超聲引導下側切和(或)背切在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3-09 04:12
目的:彩超引導下側切和(或)背切在乳腺良性病灶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材料與方法:均采用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對病灶進行切除對微創(chuàng)手術的121例患者(121個良性病灶)隨機使用側切和(或)背切正向切聯(lián)合(實驗組,n=59)和單純正向切(對照組,n=62),觀察3個亞組(病灶最大直徑D<1.0cm、1.0 cm≤D<2.0 cm、D≥2.0cm)的術中平均對位時間、平均旋切時間、完全切除率及并發(fā)癥,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1)最大直徑(D)<1.0cm的病灶,實驗組平均對位時間(39.35±7.88s)少于對照組(42.95±7.01s),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619,P>0.05);實驗組平均切割時間(4.48±1.56min)多于對照組(4.068±1.256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67,P> 0.05);(2)1.0cm≤D <2.0cm病灶,實驗組平均對位時間(40.71±5.98s)少于對照組(50.83±7.02s),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66,P<0.05),實驗組平均切割時間...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22880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1在超聲引導下旋切刀與乳腺腫塊對位不完全匹配時采用側切和(或)背切的超聲圖示(A為旋切刀長軸位,刀槽下未見腫塊;B為旋切刀短軸位,乳腺腫塊位于刀槽側方;C為超聲引導下側切腫塊明顯縮小;D為腫塊被完全切除。紅色箭號為旋切刀,粉色箭號為旋切刀后方聲影,黃色箭號為乳腺腫塊區(qū)域)。
實驗組D<1.0cm平均對位時間及旋切治療時間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實驗組1.0cm≤D<2.0cm,D≥2.0cm平均對位時間及旋切治療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術后3個月復查超聲,實驗組完全切除率(58/59,98.31%)與對照組(61....
本文編號:3922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922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