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及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尺動脈血管壁功能
發(fā)布時間:2023-02-20 20:36
研究目的:利用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評估2型糖尿病(T2DM)及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尺動脈血管壁彈性變化及臨床意義。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分四組,對照組36例,2型糖尿病組3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組37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組32例。采用日立HV-900超聲診斷儀分別測量四組對象的尺動脈血管內徑(D),并用彈性成像技術對研究對象的尺動脈血管壁進行彈性評估,計算尺動脈內血液與管壁的應變率比值(B/A),對以上四組資料血管內徑、B/A值及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分析。把對照組按年齡分為3個組,分別為青年組,中年組及老年組,比較對照組內不同年齡段的B/A差異及其與年齡的相關性。把原發(fā)性高血壓組按血壓高低分為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比較不同級別高血壓患者的B/A差異及其與血壓的相關性。 結果:1、各組之間身高、心率、體重、性別及實驗室檢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各組之間左右側尺動脈之間血管內徑及尺動脈彈性應變率比值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各組之間尺動脈血管內徑(D)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2型糖尿病組及原發(fā)性高血壓組應變率比值(B/A)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寫詞說明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病變
三.超聲醫(yī)學在血管疾病方面的診斷及應用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
2.2 儀器與方法
2.3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三章 結果
第四章 討論
1.早期診斷并干預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血管病變的重要性
2.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尺動脈彈性評價結果及其臨床意義
3.本研究的弊端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圖
致謝
本文編號:3747273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寫詞說明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病變
三.超聲醫(yī)學在血管疾病方面的診斷及應用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
2.2 儀器與方法
2.3 統(tǒng)計學處理
第三章 結果
第四章 討論
1.早期診斷并干預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血管病變的重要性
2.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尺動脈彈性評價結果及其臨床意義
3.本研究的弊端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圖
致謝
本文編號:3747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7472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