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前后婦女血漿脂聯(lián)素、內脂素水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2-18 15:26
目的:探討脂聯(lián)素(Adiponectin, APN)、內脂素(visfatin)在絕經期前后婦女的水平及二者關系,并且探討APN、內脂素相關影響因素。方法:選擇2009年10月至11月于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一院體檢中心體檢的100名婦女,按絕經與否,分為絕經期前組5 1例(45.22±3.68歲)和絕經期后組49例(57.78±4.41歲),檢測人體測量參數(shù)和生化指標,并測定APN、內脂素等水平。用放免法(RIA)測定脂聯(lián)素,用酶聯(lián)免疫法(EIA)法測定內脂素。結果:絕經前組APN水平(7.73±3.89ng/ml)顯著低于絕經后組APN水平(10.33±4.90ng/ml) (P<0.01),絕經前組血漿內脂素水平(596.67±177.16ng/ml)與絕經后組內脂素水平(653.39±172.75ng/ml)無明顯差異(P>0.05), 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APN與內脂素之間無明顯相關性(r=0.171,P>0.05)。血漿APN水平與體重、腰圍(WC)、體重指數(shù)(BMI)、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獻綜述
(一) 綜述
(二) 參考文獻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對象和方法
(三) 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
(六) 參考文獻
四、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型糖尿病患者大網(wǎng)膜脂肪組織脂聯(lián)素mRNA表達的研究[J]. 劉紅,王安平,夏寧.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8(08)
[2]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測定的臨床價值[J]. 段家懷.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07(10)
[3]肥胖程度與絕經婦女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的關系[J]. 高松齡,黃彩華. 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6(06)
[4]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及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的變化[J]. 梁曉萍,韓全水,文錦麗,林小蘭,楊夏敏,李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1)
[5]血漿脂聯(lián)素水平與2型糖尿病及其代謝綜合征的關系[J]. 韋秀英,胡世紅.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05(04)
[6]血清脂聯(lián)素與肥胖的關系[J]. 王遂軍,賈偉平,包玉倩,陸俊茜,方啟晨,陳蕾,陸惠娟,項坤三.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5(01)
[7]低脂聯(lián)素血癥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重要標志[J]. 劉巖,鄒大進,李慧,陳月,丁繼軍,鄭興,郭鵬飛.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5(01)
[8]正常人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 王鴻燕,鄒大進,林朱森. 上海醫(yī)學. 2005(01)
[9]中國人脂聯(lián)素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J]. 夏暉,莫永珍,卞茸文,沈捷,馬立雋.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4(03)
[10]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濃度的變化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其影響[J]. 林澤鵬,徐明星,方衛(wèi)華.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04(03)
本文編號:3631078
【文章來源】: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獻綜述
(一) 綜述
(二) 參考文獻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對象和方法
(三) 結果
(四) 討論
(五) 結論
(六) 參考文獻
四、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型糖尿病患者大網(wǎng)膜脂肪組織脂聯(lián)素mRNA表達的研究[J]. 劉紅,王安平,夏寧.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8(08)
[2]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測定的臨床價值[J]. 段家懷.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07(10)
[3]肥胖程度與絕經婦女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的關系[J]. 高松齡,黃彩華. 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6(06)
[4]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壓病的患病率及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的變化[J]. 梁曉萍,韓全水,文錦麗,林小蘭,楊夏敏,李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1)
[5]血漿脂聯(lián)素水平與2型糖尿病及其代謝綜合征的關系[J]. 韋秀英,胡世紅.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05(04)
[6]血清脂聯(lián)素與肥胖的關系[J]. 王遂軍,賈偉平,包玉倩,陸俊茜,方啟晨,陳蕾,陸惠娟,項坤三.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5(01)
[7]低脂聯(lián)素血癥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的重要標志[J]. 劉巖,鄒大進,李慧,陳月,丁繼軍,鄭興,郭鵬飛.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5(01)
[8]正常人血清脂聯(lián)素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 王鴻燕,鄒大進,林朱森. 上海醫(yī)學. 2005(01)
[9]中國人脂聯(lián)素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J]. 夏暉,莫永珍,卞茸文,沈捷,馬立雋.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04(03)
[10]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清脂聯(lián)素濃度的變化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其影響[J]. 林澤鵬,徐明星,方衛(wèi)華.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04(03)
本文編號:3631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6310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