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聲學造影評價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介入治療的早期療效
發(fā)布時間:2021-11-07 12:11
目的探討心肌聲學造影和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在評價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TO)病變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后左室功能早期恢復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擬行PCI血運重建的CTO病變患者39例作為病例組,另選年齡、性別與其相匹配且冠狀動脈造影正常者39例作為對照組,術前分別行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二維斑點追蹤成像和心肌聲學造影檢查,病例組于PCI血運重建術后72 h內再行超聲檢查,比較手術前后左室功能參數(shù),并按所開通冠狀動脈不同將病例組分為3個亞組:左前降支組16例、左回旋支組4例和右冠狀動脈組19例,比較各亞組冠狀動脈對應供血區(qū)域手術前后局部心肌灌注和局部心肌縱向應變(RLS)的差異。結果 PCI術前病例組與對照組比較,灌注計分指數(shù)(PSI)較高,左室整體縱向應變(GLS)、曲線平臺期峰值強度(A)、曲線斜率(β)、心肌血流量(A·β)均較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PCI術后病例組常規(guī)左室功能參數(shù)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SI較術前顯著降低,GLS、A、β、A·β均較術前顯著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左前降支組、右冠狀動脈組、左回旋...
【文章來源】: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20,22(05)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RCA組PCI術前和術后牛眼圖
術前LAD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RCA組局部心肌灌注PCI術前后變化比較:術前RCA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2。LCX組局部心肌灌注PCI術前后變化比較:術前LCX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維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后左心室功能的價值[J]. 王萍,劉勇,侯淑鳳,葉慧明,劉穎萍,任利輝.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7(01)
本文編號:3481832
【文章來源】: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 2020,22(05)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RCA組PCI術前和術后牛眼圖
術前LAD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RCA組局部心肌灌注PCI術前后變化比較:術前RCA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2。LCX組局部心肌灌注PCI術前后變化比較:術前LCX供血對應區(qū)域局部PSI、A、β、A·β與術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二維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前后左心室功能的價值[J]. 王萍,劉勇,侯淑鳳,葉慧明,劉穎萍,任利輝.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7(01)
本文編號:3481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4818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