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抑制擴散加權成像與PET/CT在惡性腫瘤轉移性病變中的臨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13:50
背景與目的:抑制擴散加權成像(diffusion-weighted whole-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是一種可用于全身檢查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尤其可以較好的顯示轉移病灶、淋巴結及骨骼系統(tǒng)病變。該文旨在評價DWIBS與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惡性腫瘤轉移性病變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對36例手術或穿刺病理證實為惡性腫瘤且有轉移的患者行DWIBS掃描,并與PET/CT結果相對照,統(tǒng)計學采用χ2檢驗、Kappa一致性檢驗比較分析。結果:36例惡性腫瘤患者共有238個轉移性病灶,其中DWIBS檢出218個(91.6%,218/238),PET/CT檢出209個(87.8%,209/238),且DWIBS和PET/CT同時檢出200個轉移性病灶,兩者的一致率為88.7%(211/238),但兩種檢查在檢出轉移病灶數(shù)目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43,P=0.157);K...
【文章來源】:中國癌癥雜志. 2015,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1.2一般資料
1.3檢查方法及參數(shù)設置
1.4圖像處理及評價
1.5圖像分析方法
1.6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果
2.1DWIBS圖像經(jīng)MIP重建及黑白反轉后的圖像質量分析
2.2DWIBS和PET/CT對惡性腫瘤轉移性病灶的檢出率和一致性比較
2.3DWIBS和PET/CT檢出骨轉移的結果比較
2.4DWIBS和PET/CT檢出淋巴結轉移的結果比較
2.5DWIBS和PET/CT檢出腦、肺、肝轉移的結果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范圍擴散加權成像在3.0T MR應用的初步研究[J]. 張春燕,王霄英,孫非,蔣學祥.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7(08)
[2]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診斷頸部淋巴結的臨床價值[J]. 張赟,梁碧玲,高立,鐘鏡聯(lián),葉瑞心,沈君. 中華腫瘤雜志. 2007 (01)
本文編號:3375006
【文章來源】:中國癌癥雜志. 2015,25(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1.2一般資料
1.3檢查方法及參數(shù)設置
1.4圖像處理及評價
1.5圖像分析方法
1.6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果
2.1DWIBS圖像經(jīng)MIP重建及黑白反轉后的圖像質量分析
2.2DWIBS和PET/CT對惡性腫瘤轉移性病灶的檢出率和一致性比較
2.3DWIBS和PET/CT檢出骨轉移的結果比較
2.4DWIBS和PET/CT檢出淋巴結轉移的結果比較
2.5DWIBS和PET/CT檢出腦、肺、肝轉移的結果比較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范圍擴散加權成像在3.0T MR應用的初步研究[J]. 張春燕,王霄英,孫非,蔣學祥.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7(08)
[2]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診斷頸部淋巴結的臨床價值[J]. 張赟,梁碧玲,高立,鐘鏡聯(lián),葉瑞心,沈君. 中華腫瘤雜志. 2007 (01)
本文編號:3375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3750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