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選擇素配體靶向性USPIO-PBCA納米微粒的制備及其在淋巴結的MRI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18:29
研究背景和目的一、研究背景:淋巴結是哺乳動物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通路是惡性腫瘤轉移的重要途徑,臨床上判斷淋巴結是否累及,是腫瘤分期、治療方案選擇、疾病預后判斷的重要參考指標。淋巴結活檢具有較大價值,但是進行淋巴結深部活檢或臨床治療后復查常常比較困難,尋找一種簡單、安全、無創(chuàng)的淋巴結檢查方法受到廣泛的重視。傳統(tǒng)上,判斷淋巴結的轉移與否常采用測定淋巴結徑線的方法,此方法作為常規(guī)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對淋巴結的定性診斷價值仍有很大的爭議。超聲波檢查淋巴結血管的變化在鑒別淋巴結的良惡性病變中具有一定的意義,但良惡性淋巴結的征象有較多的重疊,超聲的診斷準確率偏低。X線淋巴結造影術方法復雜、費時,有一定的并發(fā)癥,不能滿意顯示淋巴結細節(jié)等特點。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CT從分子代謝的角度判斷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但分辨率低,且價格昂貴。采用對比劑增強的MR淋巴管成像是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性的檢測方法,目前使用最廣泛、較理想...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11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L-選擇素配體靶向性USPIO-PBCA納米微粒制備
1.1 材料與儀器
1.2 方法及結果
1.3 討論
本章結論
第二章 MECA-79單抗的免疫組化靶向能力分析
2.1 材料與方法
2.2 結果
2.3 討論
2.4 結論
第三章 活體動物MRI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
3.3 討論
3.4 結論
全文結論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縮寫詞簡表
致謝
博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統(tǒng)計學審稿證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淋巴結病變的影像學進展[J]. 楊剛,李孝鵬. 安徽醫(yī)學. 2010(06)
[2]新型MR特異性對比劑Gd-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納米微粒的合成及其肝臟靶向性(英文)[J]. 呂國士,許乙凱.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9(08)
[3]載5-氟尿嘧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性質的研究[J]. 李湘斌,張陽德.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08(23)
[4]新型磁共振對比劑USPIO及應用研究現狀[J]. 王芳,陸菁菁,金征宇.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8(05)
[5]納米微粒靶向治療兔舌癌的實驗研究[J]. 金武龍,周梁,郭慧玲,田潔.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08(04)
[6]磁性阿霉素納米藥物研制及其靶向性的實驗研究[J]. 蔡林,胡治平,牛光峰,王棟鋒,金偉,王建平. 中國骨腫瘤骨病. 2008(04)
[7]超順磁氧化鐵(SPIO)的MR免疫成像現狀及研究進展[J]. 賈飛鴿,許乙凱. 放射學實踐. 2008(01)
[8]EDC/NHS交聯對膠原物理化學性能的影響[J]. 王迎軍,楊春蓉,汪凌云.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2)
[9]L-選擇素和甘露糖受體與腫瘤淋巴轉移的相關性[J]. 初海鷹,楊佩滿,張嘉寧. 解剖科學進展. 2006(03)
[10]L選擇素的研究進展及其與臨床疾病[J]. 袁兆紅,王昌義. 國際兒科學雜志. 2006(01)
博士論文
[1]新型MR葉酸靶向對比劑SPIO-PBCA納米微粒的合成及實驗室研究[D]. 馮婕.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磁流體聚集對磁性藥物靶向的影響[D]. 周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 2006
本文編號:3354012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11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L-選擇素配體靶向性USPIO-PBCA納米微粒制備
1.1 材料與儀器
1.2 方法及結果
1.3 討論
本章結論
第二章 MECA-79單抗的免疫組化靶向能力分析
2.1 材料與方法
2.2 結果
2.3 討論
2.4 結論
第三章 活體動物MRI研究
3.1 材料與方法
3.2 結果
3.3 討論
3.4 結論
全文結論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縮寫詞簡表
致謝
博士研究生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統(tǒng)計學審稿證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淋巴結病變的影像學進展[J]. 楊剛,李孝鵬. 安徽醫(yī)學. 2010(06)
[2]新型MR特異性對比劑Gd-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納米微粒的合成及其肝臟靶向性(英文)[J]. 呂國士,許乙凱.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09(08)
[3]載5-氟尿嘧啶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性質的研究[J]. 李湘斌,張陽德.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08(23)
[4]新型磁共振對比劑USPIO及應用研究現狀[J]. 王芳,陸菁菁,金征宇.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8(05)
[5]納米微粒靶向治療兔舌癌的實驗研究[J]. 金武龍,周梁,郭慧玲,田潔.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08(04)
[6]磁性阿霉素納米藥物研制及其靶向性的實驗研究[J]. 蔡林,胡治平,牛光峰,王棟鋒,金偉,王建平. 中國骨腫瘤骨病. 2008(04)
[7]超順磁氧化鐵(SPIO)的MR免疫成像現狀及研究進展[J]. 賈飛鴿,許乙凱. 放射學實踐. 2008(01)
[8]EDC/NHS交聯對膠原物理化學性能的影響[J]. 王迎軍,楊春蓉,汪凌云.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2)
[9]L-選擇素和甘露糖受體與腫瘤淋巴轉移的相關性[J]. 初海鷹,楊佩滿,張嘉寧. 解剖科學進展. 2006(03)
[10]L選擇素的研究進展及其與臨床疾病[J]. 袁兆紅,王昌義. 國際兒科學雜志. 2006(01)
博士論文
[1]新型MR葉酸靶向對比劑SPIO-PBCA納米微粒的合成及實驗室研究[D]. 馮婕.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磁流體聚集對磁性藥物靶向的影響[D]. 周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 2006
本文編號:33540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3540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