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表心電圖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的比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14 02:33
目的 通過比較分析心電圖改變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探討ECG在心肌病變、冠狀動脈病變中的診斷作用和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 方法 收集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yī)院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收住院患者中行CAG檢查者1628例,詳細記錄患者一般情況、ECG、CAG、UCG等檢查結果,入選符合非繼發(fā)性ST-T改變的患者共1178例,143例為AMI患者。對ECG和CAG結果比較分析。 結果 1.影響ST-T改變的相關因素很多,雙支病變(優(yōu)勢比是1.986,95%可信區(qū)間1.181~3.342,P<0.01)是主要正向相關因素:LVEF≥50%(優(yōu)勢比是0.951,95%可信區(qū)間0.936~0.966,P<0.01)是主要負向相關因素。2.伴左主干狹窄≥50%的病例中,ST-T改變的假陰性率為38.9%;在三支病變中為33.3%;在雙支病變中為38.6%;在單支病變中為57.7%;在無狹窄病變中為67.5%。冠狀動脈狹窄≥70%比狹窄50%-70%組、狹窄≥70%比無狹窄組更易發(fā)現(xiàn)ST-T異常(P<0.01),而狹窄50%-70%與無狹窄組相比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英文縮寫對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圖表
討論
結論
局限性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胸前導聯(lián)ST段下降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的對比分析[J]. 袁偉,張尚杰.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05(19)
[2]心電圖ST-T改變與心臟疾病關系的探討[J]. 王淑娟,涂文琴.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05(03)
[3]冠心病患者的心磁圖分析及應用[J]. 李英梅,陸國平,權薇薇,沈越,袁(钅榮),杜萱,李菲卡.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4(04)
[4]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電圖概念的質(zhì)疑[J]. 郭繼鴻. 心電學雜志. 2003(01)
[5]體表心電圖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價值[J]. 孟繁超,楊巍.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02(08)
[6]運動試驗和動態(tài)心電圖缺血性ST-T改變的診斷與評價[J]. 王斌,郭繼鴻.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1(03)
[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心電圖與冠脈造影對比分析[J]. 吳博賢,張桂琴,姜紅巖,顧愛峰,何敬堂.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1(02)
[8]21世紀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展望[J]. 李學斌,郭繼鴻. 新醫(yī)學. 2000(03)
[9]心電圖對心絞痛相關血管定位診斷的價值[J]. 張平,曠華. 中國廠礦醫(yī)學. 1997(06)
本文編號:3185102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英文縮寫對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資料與方法
結果
圖表
討論
結論
局限性
參考文獻
綜述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胸前導聯(lián)ST段下降與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的對比分析[J]. 袁偉,張尚杰.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05(19)
[2]心電圖ST-T改變與心臟疾病關系的探討[J]. 王淑娟,涂文琴.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05(03)
[3]冠心病患者的心磁圖分析及應用[J]. 李英梅,陸國平,權薇薇,沈越,袁(钅榮),杜萱,李菲卡.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4(04)
[4]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電圖概念的質(zhì)疑[J]. 郭繼鴻. 心電學雜志. 2003(01)
[5]體表心電圖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價值[J]. 孟繁超,楊巍.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02(08)
[6]運動試驗和動態(tài)心電圖缺血性ST-T改變的診斷與評價[J]. 王斌,郭繼鴻.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1(03)
[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心電圖與冠脈造影對比分析[J]. 吳博賢,張桂琴,姜紅巖,顧愛峰,何敬堂.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1(02)
[8]21世紀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展望[J]. 李學斌,郭繼鴻. 新醫(yī)學. 2000(03)
[9]心電圖對心絞痛相關血管定位診斷的價值[J]. 張平,曠華. 中國廠礦醫(yī)學. 1997(06)
本文編號:3185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31851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