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形束CT測量分析預種植區(qū)頜骨質量
發(fā)布時間:2020-04-17 09:29
【摘要】:目的:應用錐形束CT對預種植區(qū)牙槽骨相對骨密度及骨量進行測量分析,為臨床安全、穩(wěn)定地植入種植體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對56例擬種植患者利用日本公司3D,multi-Image Morita Micro CT,對患者缺牙區(qū)進行掃描,掃描圖像運用Iviewer專業(yè)軟件進行重建,對100個預種植位點骨密度及骨量進行測量。利用SPSS1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Mann-Whitney U檢驗比較不同區(qū)域骨密度的差異,并分析骨密度、骨量與種植區(qū)域及年齡的關系。結果:1.下前牙區(qū)平均相對骨密度值最大,為(132.68±15.87),其次為下后牙區(qū)(120.43±13.76),上前牙區(qū)(107.67±14.34),骨密度值最小為后上牙區(qū)(90.55±14.55),缺牙區(qū)域的骨密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隨年齡增長,骨密度值逐漸下降。3.前牙缺失后多表現(xiàn)為牙槽骨寬度不足,后牙多為牙槽骨高度不足。結論:所有預種植區(qū)域中,前下牙區(qū)平均骨密度值最大,后上牙區(qū)平均骨密度值最小,隨年齡增長,頜骨密度逐漸下降。錐形束CT可以提供種植區(qū)骨密度、骨量的信息,對種植的術前設計和術后評估有重要意義。
【圖文】:
量牙槽骨相對骨密度重建后,軟件顯示 3 個窗口,分別表示被掃描物的冠狀面、矢狀窗口中,十字交叉的觀察軸為其余 2 個窗口中的觀察層面。圖像度,,使骨質的顯像清晰可辨。在左上冠狀面窗口中可任意旋轉圖察軸綠色垂直線與被測牙槽嵴縱軸平行,移動觀察軸至缺牙區(qū)近 1)
標記牙長軸,從牙尖或切緣至根尖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816.98
本文編號:2630715
【圖文】:
量牙槽骨相對骨密度重建后,軟件顯示 3 個窗口,分別表示被掃描物的冠狀面、矢狀窗口中,十字交叉的觀察軸為其余 2 個窗口中的觀察層面。圖像度,,使骨質的顯像清晰可辨。在左上冠狀面窗口中可任意旋轉圖察軸綠色垂直線與被測牙槽嵴縱軸平行,移動觀察軸至缺牙區(qū)近 1)
標記牙長軸,從牙尖或切緣至根尖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816.98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云龍;李長福;;牙種植中數(shù)字化曲面斷層與錐體束CT應用的對比[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年13期
2 徐成文;劉亞林;;錐形束CT在口腔種植領域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本文編號:2630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6307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