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與MR關節(jié)造影診斷腕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準確性的Meta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correctly diagnose the carpal triangle fibrocartilage (TFC) tear an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tear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asonable treatment. At present, MRI is often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carpal triangle fibrocartilage. Meta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and MR arthrography (MRA) in the diagnosis of TFC lacer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Chinese databases, such as Wanfang, Vip Database and CNKI, Cochrane Library, Medline,Embase and Pub Med, were searched to collect documents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to extract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s. The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research quality to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literature quality. To tes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literature, to calcul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I and MRA in diagnosis of TFC tear, and to draw a summary of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Results A total of 15 literature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2 in Chinese and 13 in English. The weight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I in diagnosing TFC tear were 0.66 (95%CI 0.61 ~ 0.71), respectively. 0.75 (95%CI 0.69, 0.81), while the aggregate weight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RA in the diagnosis of TFC tear were 0.80 (95%CI 0.73, 0.87), respectively. 0.86 (95%CI 0.74? 0.93). The area under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FC patients diagnosed by MRA was 0.8566 and 0.7875,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rea under the 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MRA diagnosis of TFC tear was 0.8566,0.7875, respectively. The Q * index was 0.9123 and 0.8446,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MRA in diagnosis of TFC lacer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RI in diagnosis of TFC laceration. Further examination of MRA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diagnosis of TFC laceration is not clear.
【作者單位】: 天津市天津醫(yī)院放射2科;天津市天津醫(yī)院放射1科;
【分類號】:R445.2;R6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儀;不全流產型輸卵管妊娠MRI診斷1例報告[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1年11期
2 史大鵬,李舒茵,竇社偉,張健;痛性眼肌麻痹綜合征的MRI診斷[J];中華眼科雜志;2001年01期
3 李濤,王集鍔;慢性壓迫性頸脊髓病的手術療效與MRI表現(xiàn)分析[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1年03期
4 李燕,張巖,苗翠蓮,范占明,黃連軍;MRI診斷兩肺多發(fā)囊狀肺動靜脈瘺一例[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年03期
5 駱偉仙;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MRI診斷[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3年04期
6 郭麗艷,栗亞新;橄欖橋腦小腦萎縮5例臨床與MRI分析[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3年01期
7 月強,楊志剛,余建群,劉暢;腎上腺骨髓脂肪瘤的MRI表現(xiàn)特征(附2例報告)[J];華西醫(yī)學;2004年02期
8 沈新平;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的MRI診斷與病理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年S1期
9 任伯緒;盧宏柱;;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的病理和臨床與MRI表現(xiàn)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年04期
10 吳晶;杜亞麗;趙華東;;腦橋外髓鞘溶解癥MRI表現(xiàn)(附1例報告)[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新平;;彌漫性星形細胞瘤的MRI診斷與病理研究[A];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4年
2 何雨潔;汪晶瑩;夏黎明;張克文;向旭;劉書田;代慧明;;原發(fā)性椎管內腫瘤的MRI診斷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3 白青科;趙振國;李躍華;隋海晶;謝秀海;龔怡;趙曉暉;曲忠森;陸練軍;沈健;夏衛(wèi)英;;多模式MRI指導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4 趙振國;白青科;隋海晶;謝秀海;趙曉暉;王連文;陸練軍;沈健;;急診MRI快速評價指導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鄧忠良;陳富;柯珍勇;程昀;冉金偉;;MRI引導的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初步臨床應用[A];第三屆中西醫(yī)結合脊柱及相關疾病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卜文良;蘇偉年;藍威;;MRI對早期診斷腦彌漫性軸索損傷的51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經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7 劉波;魏光師;陳樹良;吳姍姍;;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MRI診斷[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8 李春高;張東友;;小腦發(fā)育不良性神經節(jié)細胞瘤MRI診斷價值[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9 樓毅;王翔;周海春;賴燦;;MRI在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中的診斷價值(附15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牛軍;李欣;葉祖萍;王春祥;陳靜;戴春娟;胡博;吳雪青;詹江華;;MRI對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的臨床診療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腰椎間盤髓核退變的MRI表現(xiàn)與病理學的相關性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姜恒;我國醫(yī)用永磁MRI磁體開發(fā)獲重大突破[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3 王迪;MRI“揪”出更多乳腺癌病例[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4 張忠霞;美癌癥學會建議:乳腺癌高危女性每年做一次MRI[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5 馬艷紅;北京安貞醫(yī)院建立國內最大冠心病MRI數(shù)據(jù)庫[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6 衣曉峰 李華妍;步行負荷診斷腰椎狹窄與MRI相當[N];中國醫(yī)藥報;2013年
7 秦篤烈;MRI和起搏器可以兼得[N];健康報;2003年
8 記者 閆煈;衛(wèi)生部加強PET—MRI配置管理[N];健康報;2011年
9 楊文利;千億MRI市場能否重新洗牌[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鵬;MRI高信號與頸脊髓慢性壓迫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相關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黃琴;MRI引導聚焦超聲聯(lián)合載基因微泡靶向開放血腦屏障促進外源基因體內轉染[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沈婕;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人腦組織結構及代謝改變MRI評價[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陳杰;MRI血氧水平依賴成像和磁敏感成像與腎癌病理分級的相關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5 張仁知;3.0T MRI評價與早期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6 熊斌;滑動多層MRI在直腸癌M分期中的價值[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武海澄;MRI磁體系統(tǒng)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8 吳瓊華;腰椎間盤突出的MRI和病理學評價及相關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馮霞;鼻咽癌放療后常規(guī)MRI顯示陰性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林炳權;抗MECA-79-PBCA-USPIO納米微粒制備優(yōu)化、表征及對良惡性淋巴結MRI診斷評價[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穎;MRI計算機輔助診斷系統(tǒng)在乳腺小腫塊中的診斷價值[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2 王明磊;子宮內膜癌MRI動態(tài)增強和DWI表現(xiàn)與VEGF-C的相關性分析[D];鄭州大學;2014年
3 周佳;多模態(tài)MRI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4 李勇;兒童股骨頭骨骺缺血壞死MRI實驗探討和臨床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5 程林;MRI在幼兒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診治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7年
6 朱希;擬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患者MRI和認知損害的隨訪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姚劉永;踝關節(jié)外側副韌帶的解剖和MRI觀察及臨床應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4年
8 郭虎城;MRI診斷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張卓奇;聚丙烯酰胺水凝膠注射隆乳MRI的影像學研究與臨床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尤壯志;關節(jié)MRI在膝關節(jié)交叉韌帶損傷的臨床應用研究[D];內蒙古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63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246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