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非妊娠性絨毛膜癌超聲表現(xiàn)1例
本文選題:子宮大小形態(tài) + 肌壁回聲; 參考:《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年04期
【摘要】:正患者女,10歲。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陰道出血,開始3~4d似月經(jīng)量,隨后為陰道淋漓出血、暗紅色,期間下腹痛2次,每次持續(xù)約半小時,能忍受,未診治,婦科檢查(肛腹診):外陰:發(fā)育正常、潮紅,未婚型;盆腔:可觸及一大小約7cm×6cm的包塊,質(zhì)中,活動欠佳,無壓痛。超聲表現(xiàn):子宮大小形態(tài)正常,輪廓清,邊光整,肌壁回聲均勻,宮腔線居中,宮內(nèi)膜厚0.3cm。盆腔內(nèi)可見大小約7.6
[Abstract]:The female patient was 10 years old. There was no obvious cause of vaginal bleeding 1 month ago. She began to have vaginal bleeding for 3 to 4 days, followed by vaginal bleeding, dark red, and pain in the lower abdomen for 2 times, lasting about half an hour each time, which was tolerable and untreated. Gynecologic examination (anal abdomen diagnosis: vulva: normal development, flushed, unmarried type; pelvic cavity: can touch a size of about 7cm 脳 6cm mass, in quality, poor activity, no tenderness. Ultrasonic findings: normal uterine size, clear outline, smooth edge, homogeneous echo of muscle wall, median uterine cavity lin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of 0.3 cm. The visible size of the pelvis is about 7.6
【作者單位】: 平頂山市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超聲診斷科;
【分類號】:R445.1;R737.3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彩霞;子宮內(nèi)膜增殖癥186例臨床病理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丁向東;宮頸宮內(nèi)膜樣型微小偏離性腺癌報道及文獻復習[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步仰高;王永珍;朱貝利;李茉;胡勇;;胎盤部位超常反應及文獻復習[J];安徽醫(yī)學;2011年10期
4 王東升;;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X線檢查及診斷價值[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5 祁真玉;于東紅;;橫結腸脂肪瘤1例[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6 鐘輝;劉錦鈺;;p63和Ki-67蛋白在子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鄒蘭英;謝小強;陳廷煊;任紅兵;李軍川;;乳腺錯構瘤25例臨床病理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付紅霞;任國慶;李艷麗;張新新;;原發(fā)性小腸良性腫瘤34例病理分析[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9 安鳳玲;韓麗霞;;精原細胞瘤臨床病理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杜娟;柳劍英;蘇靜;;兩種組織脫鈣法對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影響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于紹梅;;超聲在診斷輸卵管間質(zhì)部妊娠中的應用分析[A];2010年貴州省醫(yī)學會超聲學分會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張紅云;趙建武;孫廣煜;;卵巢內(nèi)胚竇瘤9例臨床分析[A];第二屆西部地區(qū)(12省區(qū))婦產(chǎn)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叢愛芳;董曉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診斷體會[A];2010年度全國醫(yī)藥學術論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0年
4 裴曉華;郭琪;;乳腺增生未必為乳腺增生病[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合乳腺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趙倩倩;;乳腺纖維瘤患者的手術與護理[A];2014年河南省外科現(xiàn)代護理理論與循證實踐新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4年
6 朱思國;胡慧;陳軍;;針吸細胞病理學檢查中8例假陽性的探討分析[A];2014年12月《臨床心身疾病》雜志學術研討會綜合刊[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榮;高脂血癥中醫(yī)“血脈微型ve瘕”論及其軟堅散結法方藥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汪龍霞;子宮內(nèi)膜異位囊腫介入性治療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4年
3 王權勝;前列腺增生癥圍手術期中醫(yī)證型與癥狀評分、病理基礎的相關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蔡蔚;前癃通膠囊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臨床觀察及對人前列腺組織Bcl-2、Bax表達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5 李文波;共聚焦激光顯微內(nèi)鏡對早期胃癌及胃上皮內(nèi)瘤變的診斷價值[D];山東大學;2009年
6 容維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Legumain的表達及其對臨床病理和預后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趙玉斌;乳腺癌EphA2,EphrinA1,ERα,ERβ和PR的表達及RNAi沉默EphA2基因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周俊;早產(chǎn)胎膜早破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MMPs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鄺菲;3.0TMRI在正常子宮頸及子宮頸病變的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10 游方;調(diào)經(jīng)助孕方對DOR模型大鼠卵泡發(fā)育障礙影響的實驗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倪金龍;外陰硬化性苔蘚與HLA-DQB1基因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時利霞;E-鈣黏附素、α-鏈蛋白和黏著斑激酶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中的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0年
3 尹維;P16~(INK4A)及KI67在子宮頸鱗癌發(fā)病中的意義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1年
4 李彥嫻;常規(guī)MRI與PWI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價值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5 趙婷婷;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超聲彈性成像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逯晶;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1年
7 厲鷗;MyD88、TLR4和STAT3在肝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0年
8 五且昆·吐爾遜;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中CDKN2A/p14~(ARF)、MSX1、CALCA蛋白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張冬輝;胃間質(zhì)瘤的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對比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阮歌;甲基蓮心堿增強吡柔比星抗腫瘤作用的體外實驗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444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94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