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評價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體與節(jié)段長軸收縮功能
本文選題:斑點追蹤成像 + 型糖尿病 ; 參考:《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討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體與節(jié)段長軸收縮功能早期改變中的價值。方法采用2D-STI(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測量兩組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以及整體長軸應變,并測量頸總動脈內(nèi)-中膜(IMT)厚度,比較上述兩組參數(shù),行左心室整體長軸應變與IMT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比較,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基底段、中間段、心尖段以及整體長軸應變減低,左心室整體長軸應變與IMT呈線性相關。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體與節(jié)段長軸收縮功能減低,2D-STI可以評價其左心室整體與節(jié)段長軸收縮功能的早期改變。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arly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ing. Methods the left ventricular basal segment, middle segment, apical segment and global long axis strain were measured by 2D-STI (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ing imaging), and the IMT thickness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s measu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lobal long axis strain of left ventricle and IMT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left ventricular basal segment, middle segment, apical segment and global long axis strain were decreased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There wa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left ventricular long axis strain and IMT. Conclusion 2D-STI can evaluate the early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and segmental long axis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超聲科;
【分類號】:R445.1;R58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顏社平;王銀榮;閆瑞玲;莊磊;王偉娟;;二尖瓣環(huán)位移與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價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12期
2 蔣濤;袁亮輝;周啟昌;;速度向量成像評價1型糖尿病兔模型心功能演變過程[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思華;姜凡;解翔;張新書;;AMAT技術測量二尖瓣環(huán)位移評價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J];安徽醫(yī)學;2014年12期
2 蔡詩婷;劉曉穎;譚虹虹;陳少賢;楊軼;楊敏;;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誘導H9c2心肌細胞凋亡模型的建立[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3年05期
3 張建;湯全;梁貴友;劉達興;王峰;吳芹;姚剛;張登沈;;siRNA沉默PPARγ基因?qū)Υ笫笮募〖毎毖俟嘧⒅乱葝u素抵抗現(xiàn)象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4 鄧慧敏;劉菊妍;周杰;劉珊珊;;消渴丸對GK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機理初探[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4年01期
5 張紅;哈斯;王曉磊;;超聲在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診斷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6 王貴法;;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J];河北醫(yī)藥;2015年06期
7 胡波;李德才;;高脂飲食對糖尿病大鼠心肌損傷的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3年09期
8 連艷凱;宋貝貝;楊立沛;;射血分數(shù)正常的心力衰竭及其與糖尿病的關系[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20期
9 齊曉丹;張春晶;師巖;于海濤;程昊;岳麗玲;孫濟宇;韓爽;富東娜;;肌肽通過調(diào)節(jié)JNK和NF-kappaB通路抑制高糖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英文)[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4年02期
10 王鋼;;糖代謝異常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盛蘭;microRNA-30c通過調(diào)節(jié)自噬參與調(diào)控糖尿病心肌病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張錚;7磷酸肌醇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3 王文珂;高遷移率族蛋白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習雪峰;運動和EGCG對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馬線粒體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5 楊盛蘭;microRNA-30c通過調(diào)節(jié)自噬參與調(diào)控糖尿病心肌病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姚晶;糖尿病心肌組織肌漿網(wǎng)鈣轉(zhuǎn)運ATP酶小泛素樣修飾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7 程怡;α7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激動劑后處理對大鼠離體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善;高糖對大鼠心肌細胞PPARδ表達影響的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2 劉曉晨;p38MAPK在犬體外循環(huán)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島素抵抗發(fā)生機制中的作用[D];遵義醫(yī)學院;2013年
3 田忠;糖尿病小型豬急性心肌缺血代謝組學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4 聞小林;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心肌縱向應變及應變率[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齊明旭;血尿酸與代謝綜合征對舒張性心力衰竭的交互影響[D];南華大學;2013年
6 陳阜緒;不同葡萄糖濃度培養(yǎng)基對原代乳鼠心肌細胞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黃江燕;肉桂醛對高糖環(huán)境下大鼠心肌成纖維細胞增殖及膠原蛋白分泌的影響和機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8 毛俊倩;積雪草酸對高糖培養(yǎng)心肌細胞VDAC的表達及Ca~(2+)超載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李兆鋼;α-硫辛酸對高糖誘導培養(yǎng)的乳鼠心肌細胞肥大的保護作用[D];遼寧醫(yī)學院;2013年
10 穆慶;Calpain-Akt信號通路在哮喘氣道平滑肌重建中的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冬戈;喬旭柏;杜俊;楊重慶;方芳;馬正中;陳蔓麗;錢貽簡;;糖尿病心肌病的組織病理學觀察[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7年12期
2 周佳;周啟昌;蒲大容;劉紅雨;丁正東;田蕾琪;周嘉煒;肖永志;;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兔急性心肌缺血局部心肌功能的研究[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年02期
3 王志強;管琰;劉嫻;孫麗娜;陳勇軍;;應用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測量二尖瓣環(huán)位移評價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年16期
4 管海辰;周啟昌;田蕾琪;曾施;蒲大容;謝鋒;劉芳;;速度矢量成像評價2型糖尿病亞臨床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9年01期
5 吳衛(wèi)華;黃艷;陸靜;魏松霞;馬蘭;謝曉奕;;斑點追蹤法測量二尖瓣環(huán)位移評估左心室收縮功能[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01期
6 張婷婷;李天亮;;組織運動二尖瓣環(huán)位移自動追蹤技術對正常人左心室收縮功能的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成珍珍;王建華;丁桂春;;斑點追蹤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3年11期
2 潘敏;魯樹坤;王雙雙;劉俐;張蒂榮;陳蕓;David J.Sahn;;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對左室徑向收縮功能的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3 楊穎;齊麗彤;張寶娓;趙鋒;陳峰;何萍;;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心室扭轉(zhuǎn)的初步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8年05期
4 劉麗萍;郭泰;蘆芳;;應用超聲斑點追蹤技術早期診斷心肌缺血的初步研究[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年07期
5 董瑞慶;楊俊華;王如興;;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扭轉(zhuǎn)及解旋運動的臨床應用[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2年05期
6 何艷;王東平;陳金國;張娜;楊體霞;沈童童;周利民;張軍;;斑點追蹤技術評價缺血心肌的運動速度[J];安徽醫(yī)藥;2012年05期
7 郭娟;郭瑞強;陳金玲;曹省;胡波;;對比三維斑點追蹤技術和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人左心室心肌應變[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年12期
8 董金杭;陳明;;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測定左心室功能的臨床應用現(xiàn)狀[J];重慶醫(yī)學;2014年11期
9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黎鵬;申屠偉慧;鄧又斌;;二維斑點追蹤與組織多普勒測量左室收縮期扭轉(zhuǎn)的對比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10 宋家琳;黎春雷;童春;黎鵬;段煉;鄧又斌;;斑點追蹤顯像技術對正常成人左室扭轉(zhuǎn)和解旋運動的初步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樂鳳;黃品同;游向東;申屠偉慧;丁延華;;應用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體和局部的收縮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2 賈莉莉;黃燦亮;周貴明;杜鑫;于雪芳;萬征;;斑點追蹤顯像評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軸局部收縮功能[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馬靜;曲俊樸;董金杭;陳明;;正常人左心室收縮的超聲三維斑點追蹤[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4 鄭桂霞;田家瑋;王珍珍;;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二尖瓣置換術后左室收縮期應變的初步評估[A];慶祝中國超聲診斷50年暨第十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5 黃佳;周青;謝斌;胡波;鄧傾;郭瑞強;;二維斑點追蹤應變成像技術對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6 鄧堯;謝明星;呂清;項飛翔;萬琳媛;金畢;李朝軍;;二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正常人群頸動脈彈性[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7 郁怡;孫錕;席麗麗;趙麗嬌;;斑點追蹤超聲定量評價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心肌舒張功能[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8 田新橋;黃品同;吳朝明;吳道珠;張超;李崇壽;黃福光;;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檢測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徑向舒張異常的臨床價值[A];第二屆長三角超聲醫(yī)學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潘敏;魯樹坤;王雙雙;劉俐;張蒂榮;陳蕓;David J.Sahn;;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在理解心肌結構和功能關系中的價值[A];第九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胡波;周青;陳金玲;黃佳;鄧傾;曹省;郭瑞強;;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近期與中遠期左心室功能改善[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康瑜;斑點追蹤顯像監(jiān)測隱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預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2 馬春梅;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扭轉(zhuǎn)和解旋運動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3 董麗莉;斑點追蹤顯像技術定量評價右心室容量及壓力負荷改變對左心室扭轉(zhuǎn)功能影響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王秋霜;三維超聲斑點追蹤技術與SPECT對照評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圍的相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5 姜嵐;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正常兒童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及其影響因素[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張靜;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圍術期左室形態(tài)及收縮功能的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7 胡波;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預后的臨床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8 巴桑;超聲心動圖技術對高血壓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價值[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佩;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評價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王帥;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正常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左心室心肌應變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3 梁曉霞;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心肌應變的初步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劉琨;超聲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縮窄性心包炎患者心臟功能的改變[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于微;超聲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左心室旋轉(zhuǎn)和扭轉(zhuǎn)[D];吉林大學;2012年
6 蘇杭;二維斑點追蹤技術研究二尖瓣成形術前后左房功能變化[D];浙江大學;2013年
7 董珊珊;超聲斑點追蹤成像技術在評價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縮功能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聶紅軍;比較三維和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左室收縮功能[D];中南大學;2014年
9 何艷;超聲斑點追蹤技術對缺血心肌短軸方向二維應變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邰越;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室扭轉(zhuǎn)及旋轉(zhuǎn)運動[D];吉林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10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91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