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與厚壁型膽囊癌的螺旋CT鑒別診斷
本文選題:膽囊炎 + 黃色肉芽腫。 參考:《臨床放射學雜志》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比較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XGC)和厚壁型膽囊癌(GBC)的螺旋CT特點,旨在提高兩者鑒別診斷中的準確率。方法搜集臨床或病理確診的22例XGC和25例GBC的臨床和螺旋CT資料進行對照研究。結果CT征象對照中,膽囊壁內低密度結節(jié)、膽囊壁內黏膜線完整情況以及膽道梗阻情況、淋巴結腫大等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0.002,0.010,0.031),而膽囊壁最大厚度,厚壁范圍、強化方式、強化程度、鄰近肝臟浸潤、合并膽囊、膽管結石以及周圍脂肪間隙清晰征象差異無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826,0.595,0.820,0.064,0.798,0.062,0.110)。結論增厚的膽囊壁內低密度結節(jié)和完整的膽囊內壁黏膜線是診斷XGC較具特征性CT表現(xiàn),膽囊壁內低密度結節(ji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準確度,有利于兩者的鑒別。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piral CT features of 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XGC) and thick-walled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spiral CT data of 22 cases of XGC and 25 cases of GBC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in contrast with CT sig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w density nodule, intact mucosal line and 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 and lymph node enlargement in the gallbladder wall, while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gallbladder wall, the range of thick wall, and the enhancement mod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0. 000 ~ 0. 002 ~ 0. 010 ~ 0. 010 ~ 0. 03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nhancement degree, adjacent liver infiltration, cholecystolithiasis, cholelithiasis and the clear sign of periadipose space. Conclusion thickened low-density nodules in the wall of the gallbladder and intact mucosal lin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gallbladder are the characteristic CT findings of XGC. The low density nodules in the wall of the gallbladder have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the two.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附屬昆山醫(yī)院放射科;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基金】:蘇州市2012年度科技發(fā)展計劃(應用基礎研究-醫(yī)療衛(wèi)生)項目(編號:SYSD2012025)
【分類號】:R735.8;R730.44;R575.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朱玉春;王建良;沈紀芳;張懷信;;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螺旋CT表現(xiàn)[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1年03期
2 馬黎斌;夏進東;林江;王偉時;曹紀芳;孫緯緯;;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影像學表現(xiàn)及其病理學基礎[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年07期
3 寧尚峰;廖玲;;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CT診斷[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8年01期
4 郎寧;劉劍羽;王永進;單晗;;多排螺旋CT鑒別診斷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和膽囊癌[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Mila Ghosh;Puja Sakhuja;Anil K Agarwal;;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a premalignant condi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1年02期
2 Paulo N Martins;Patricia Sheiner;Marcelo Facciuto;;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 mimicking gallbladder cancer and causing obstructive cholestasis[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2年05期
3 鐘星;陳自謙;張俊祥;鐘群;;256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在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年05期
4 陳徐艱;王兢;沈亦鈺;鐘征翔;;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79例回顧性研究[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3年06期
5 史鳳霞;;MSCT對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診斷價值(6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CT和MRI雜志;2013年06期
6 葉國忠;江仲;;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診治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3年06期
7 陳雪華;熊雯;;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影像表現(xiàn)及病理學特征[J];當代醫(yī)學;2014年05期
8 馬光慧;嵇鳴;葉春濤;肖立;韓鄲;;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MRI特征[J];磁共振成像;2014年04期
9 黃海;何承祥;肖詩銘;劉禹;盛春曉;;急性膽囊炎與膽囊癌影像學的診斷鑒別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年08期
10 王蔚藍;孫海明;;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45例診治分析[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金芳;史朝暉;劉大晗;;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19例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6年08期
2 謝余澄;;慢性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臨床及病理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0年12期
3 李春明,倪仲琳,趙亞新;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及其手術特點[J];肝膽胰外科雜志;2003年01期
4 杜訓松;魏渝清;;厚壁型膽囊癌與慢性膽囊炎的CT鑒別診斷[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8年10期
5 殷薇薇,黃朝暉,鄭祥武,陳國榮,洪瑞鎮(zhèn);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影像學表現(xiàn)(附5例報告)[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4年09期
6 沈訓澤;孫繼紅;王伯胤;余日勝;;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CT診斷(附11例報告)[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8年04期
7 倪炯;趙江民;湯如勇;李銘;楊爍慧;席芊;;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CT診斷[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3期
8 巫佩霞,邸榮慶;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48例臨床病理分析[J];實用外科雜志;1993年06期
9 楊田;楊立群;張柏和;張永杰;周立寧;吳孟超;;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與膽囊結石的關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年10期
10 施勤;周建勝;張峭巍;章士正;;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的CT表現(xiàn)[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英,斯琴,蘇亞菲;膽囊癌的超聲診斷研究[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1年S1期
2 楊彪;膽囊癌術后長期存活2例報告[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1年06期
3 潘江華,童曉春,黃關立;膽囊癌29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1年10期
4 湯華,阮永征;膽囊癌12例診治體會[J];中原醫(yī)刊;2001年02期
5 苗新泉;膽囊癌45例診治分析[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袁本雙,趙建軍;膽囊癌的診斷[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1年03期
7 張耀斌,司繼林;膽囊癌2例報告[J];陜西腫瘤醫(yī)學;2001年02期
8 許伯平;膽囊癌的早期診斷與手術治療體會[J];江蘇臨床醫(yī)學雜志;2001年06期
9 黃開紅,黃志清,李海剛,曾韻潔;膽囊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表達的意義[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1年05期
10 彭淑牖,牟一平,曹利平;膽囊癌外科治療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婉媛;袁錦芳;毛楓;王文平;;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張海鋒;;淺談雙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3 王小紅;馬勝林;鐘海均;;膽囊癌的綜合治療進展[A];2007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景澤;孫媛媛;于鳳海;胡和平;;膽囊癌100例臨床及組化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5 湯煥亮;曹浩強;費建國;;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陶云年;張文奇;王善軍;王和平;夏龍飛;;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崔云甫;;膽囊癌外科治療方法的選擇[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李升平;王俊;梁哲昭;;膽囊癌中吲哚胺2,3-雙加氧酶的表達和調節(jié)性T細胞的浸潤及其臨床意義[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陸秀偉;謝筱f^;徐莉萍;鄧海旋;張裕超;;膽囊癌淋巴結轉移的多層螺旋CT分析[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10 霍苓;陳敏華;廖盛日;嚴昆;黃信孚;;體表超聲對膽囊癌分期診斷研究[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市腫瘤醫(y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 宋天強;膽囊癌 誰高危怎么切都有新觀點[N];健康報;2013年
2 記者 胡德榮;膽囊癌關鍵驅動基因被捕獲[N];健康報;2014年
3 記者 唐聞佳;膽囊癌防治有望獲新途徑[N];文匯報;2014年
4 記者 白毅;膽囊癌關鍵驅動基因首次揭示[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5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教授 羅學宏;膽囊癌的危險因素知多少[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6 吳葉青 蔣廷玉;膽囊癌患者激增需引起關注[N];新華日報;2005年
7 北京友誼醫(yī)院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8 王麗;膽囊癌發(fā)生機理研究獲突破[N];科技日報;2007年
9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沙文茹;及早出擊 預防膽囊癌[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海林;膽囊癌組織相關蛋白的篩選與鑒定[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2 宗華杰;人重組TRAIL治療膽囊癌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談q,
本文編號:18901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89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