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TGF-β1相關性分析及其對乳腺癌預后評估的意義
本文關鍵詞: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TGF-β1相關性分析及其對乳腺癌預后評估的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乳腺癌 彈性成像技術 膠原纖維 轉化生長因子β1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β1 (TGF-β1)的表達和膠原纖維面積百分比的關系,并探討超聲彈性成像硬度評分與乳腺癌組織中膠原纖維含量、TGF-β1表達水平的相關性。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分別檢測102例術前未接受任何治療的乳腺癌患者的癌組織及30例正常乳腺組織中TGF-β1蛋白表達水平情況。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檢測癌組織及正常乳腺組織中膠原纖維的含量,并用Image-Pro Plus圖像處理軟件對其進行定量分析。比較乳腺癌組織中膠原纖維和TGF-β1兩者關系,并將TGF-β1表達水平與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淋巴結轉移和pTNM分期等指標進行分析。術前對所有乳腺癌患者進行超聲彈性成像,采用改良5分法對腫瘤進行硬度評分,并進一步探討乳腺癌UE與膠原纖維、TGF-β1的相關性。結果:1.乳腺癌組織中膠原纖維面積百分比高于正常乳腺組織(29.44±12.21 vs.20.32±8.28, t=2.464, p0.01)2.免疫組化結果示102例乳腺癌組織中有73例TGF-β1表達陽性,30例正常乳腺組織有8例TGF-β1表達陽性。乳腺癌組織中TGF-β1蛋白陽性表達率要明顯高于正常乳腺組織(p=0.000)。TGF-β1蛋白表達水平與年齡、腫瘤大小不相關(p=0.881,p=0.877),與組織學分級、淋巴結轉移和pTNM分期成正相關(p=0.003,p=0.013,p=0.008)。乳腺癌組織中膠原纖維面積百分比與TGF-β1蛋白陽性表達有正相關關系(r=0.747 p0.01)。3.UE評分:1分0例,2分7例,3分26例,4分43例,5分26例。UE評為2、3、4、5分四組的膠原纖維平均面積百分比依次為14.29±2.72,19.39-+5.89,30.77-9.49,41.39±9.72,膠原纖維含量在不同的硬度評分的乳腺癌灶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UE評分與膠原表達成正相關(r=0.769,p0.01)。4.UE評分為2分、3分、4分、5分四組中TGF-β1陽性表達分別有4例、9例、36例、24例。UE評分≥4分組與4分組腫塊內TGF-β1表達率分別為54.55%、79.71%且兩組陽性表達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1)。乳腺癌灶的UE硬度評分與TGF-β1日性表達水平呈正相關(r=0.592,p0.01)。結論:1.乳腺癌組織中存在TGF-β1的高表達,并且與膠原纖維的含量成正相關,說明TGF-β1在乳腺癌組織中能夠促進膠原纖維的合成及分泌。2. TGF-β1蛋白在浸潤型導管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與癌組織的組織學分級、淋巴結轉移和pTNM分期有關,說明TGF-β1在乳腺癌的發(fā)生及演變過程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以作為乳腺癌預后評估的生物學指標。3.乳腺癌UE硬度評分與膠原纖維、TGF-β1成正相關,提示彈性評分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膠原纖維、TGF-β1蛋白表達量,因此,UE彈性信息的特征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和預后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7.9;R44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賀克英;嚴家春;; 肝硬化膠原纖維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機制探討[J];淮海醫(yī)藥;1993年S1期
2 梁惠珍,梁英杰;偏光鏡在觀察膠原纖維類型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學儀器與應用;2000年03期
3 周俐紅,郭志坤;兔心臟膠原纖維的組織學構筑及定量分析[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劉新華;但年華;胡楊;肖世維;但衛(wèi)華;;牛肌腱膠原纖維提取條件優(yōu)化及其結構表征[J];功能材料;2012年S1期
5 趙德育;潘延;李成合;謝賢春;張東;吉中和;郝娃;李壽復;;原位肝細胞形成膠原纖維的形態(tài)學證據(jù)[J];電子顯微學報;1984年03期
6 邊振甲;;肝纖維化發(fā)病機制研究工作中的新發(fā)現(xiàn)——肝細胞在原位可以形成膠原纖維[J];醫(yī)學研究通訊;1985年05期
7 周玉琳;;顯示平滑肌和膠原纖維的雙色染色法[J];解剖學通報;1990年04期
8 徐振平,范雪輝,郭志坤;不同月齡小鼠心臟膠原纖維的組織學變化[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吳幼銳;;兔角膜基質層膠原纖維立體結構的光鏡及電鏡觀察[J];解剖學報;1986年02期
10 韓秀嫻;;眼部蛋白聚糖結構與功能(第二部份)[J];眼科新進展;198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書卿;李晶;陳偉俊;單志華;;膠原纖維分散對軟化的影響[A];2010年全國皮革化學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鄭偉;;心肌中膠原纖維容積分數(shù)的測量[A];第九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3 劉蓮鳳;高昕;許加超;付曉婷;;加熱溫度對刺參組織結構和膠原纖維影響的研究[A];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方式轉變——2011年中國水產(chǎn)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4 湯克勇;劉京龍;賈鵬翔;;皮膠原纖維干熱收縮機理的研究[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劉一山;廖學品;石碧;;皮膠原纖維的化學改性及其雷達波吸收特性[A];2010年全國皮革化學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劉安軍;趙征;曹小紅;劉占民;;來航雞生長過程中肌肉內膠原纖維結構與性質的變化[A];2001年肉類科技交流會暨中國畜產(chǎn)品加工研究會第三屆肉類科技大會論文集[C];2001年
7 趙德育;李成合;崔勤;潘延;姬政;;大鼠胰腺實質細胞產(chǎn)生膠原纖維的研究[A];第八次全國電子顯微學會議論文摘要集(Ⅰ)[C];1994年
8 吳云;龍先明;趙寧;廖品學;;膠原纖維固化楊梅單寧對低濃度含鈾廢水中鈾的吸附[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5冊(輻射防護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9 楊勝波;王國亞;龍勝;張永;;注射性坐骨神經(jīng)損傷后針刺腧穴對大鼠腓腸肌膠原纖維和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還原酶的影響[A];中國解剖學會2013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3年
10 田云飛;趙純培;陳紅;劉歲林;王英梅;李志強;;掃描探針顯微鏡在膠原纖維精細結構研究中的應用[A];全國第七屆掃描隧道顯微學學術會議(STM'7)論文集(一)[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楊朝暉;你可以讓骨頭更結實[N];科技日報;2012年
2 韓雪;老人更不可缺銅[N];保健時報;2005年
3 姜海燕;裝假牙后勿忘補充維生素C[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鄒祥龍;制革化學關鍵基礎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張斐斐;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膠原纖維的制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3 羅小娟;大孔介孔硅納米顆粒負載仿生礦化前驅體進行膠原纖維內礦化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4 陸愛霞;膠原纖維固化金屬離子吸附材料的制備及其對蛋白質、酶和微生物的吸附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廖學品;基于皮膠原纖維的吸附材料制備及吸附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朱杰;心肌纖維與Ⅰ型膠原纖維的超微結構及生物力學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7 余曉佳;穴區(qū)膠原纖維和肥大細胞在針刺效應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鄒超;類骨結構膠原纖維基多孔磷酸三鈣/膠原復合材料的制備、表征和評價[D];浙江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積財;Ⅰ型膠原基生物源纖維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萬;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與TGF-β1相關性分析及其對乳腺癌預后評估的意義[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劉京龍;皮膠原纖維的結構與耐干熱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王曉波;改性皮革膠原纖維對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富集特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煒強;膠原纖維的二次諧波和雙光子激發(fā)熒光發(fā)射信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6 楊歡;熒光探針法研究膠原蛋白體外自組裝行為及膠原纖維熱穩(wěn)定性[D];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
7 王琦;大鼠心臟膠原纖維網(wǎng)絡的超微結構及缺血再灌注后的變化[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8 楊建華;膠原纖維/植物纖維復合材料的研制[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9 孟卓君;膠原纖維在離子液體中的溶解與再生及膠原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10 施文斌;不同擴張方式對擴張皮膚中膠原纖維和肌動蛋白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915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29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