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三維心臟超聲斑點追蹤技術(shù)評價左前降支心肌橋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實時三維心臟超聲斑點追蹤技術(shù)評價左前降支心肌橋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斑點追蹤技術(shù) 實時三維超聲 左前降支 心肌橋 左心功能
【摘要】:研究背景:心肌橋(myocardial bridging, MB)是一種先天性的冠狀動脈發(fā)育異常,是由冠狀動脈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室壁心肌纖維之間形成。心肌橋因其異常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可以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當心肌橋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時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生的危險性進一步增加。本研究應用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shù)(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RT3D-ST)探討心肌橋?qū)ψ笮墓δ艿挠绊?研究肌橋患者心肌局部收縮功能的改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應用RT3D-ST檢測心室整體及局部心肌應變,結(jié)合心肌橋相關心肌缺血的臨床癥狀,評價孤立性左前降支心肌橋、肌橋合并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探討心肌應變值與壁冠狀動脈收縮期狹窄程度的相關性;觀察不同時期藥物治療后心肌缺血癥狀和心功能的改變,評價心肌橋藥物對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期望闡明RT3D-ST可以作為一種檢測心肌橋患者早期心功能改變的新方法,在心肌橋患者的病情評估、治療及判斷預后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方法:1)研究對象共112例,其中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患者82例,其中橋血管收縮期狹窄程度30%~49%(Noble Ⅰ級)24例:收縮期狹窄程度50%~74%(Noble Ⅱ級)28例,收縮期狹窄程度≥75%(NobleⅢ級)30例,正常對照組30例。應用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心肌橋患者的橋血管狹窄程度,血管內(nèi)超聲測定心肌橋的長度和厚度,同時測定壁冠狀動脈內(nèi)血流儲備分數(shù)(fractional flow reserve, FFR)。應用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shù)測定心肌橋患者及正常對照組三維左室容積、左室射血分數(shù),同時進行心肌運動分析,分別測定左室整體及各個節(jié)段的縱向(longitudinal strain, LS)、圓周(circumferential strain, CS)、徑向(radial strain,RS)及面積(area strain, AS)收縮期峰值應變。2)隨訪β受體阻滯劑或鈣離子受體拮抗劑治療的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患者,分別于給藥后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后復查心電圖、常規(guī)二維超聲和實時三維斑點追蹤超聲,評估不同給藥時期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的改變情況。3)研究對象共67例,分為兩組:孤立性左前降支心肌橋組32例,左前降支心肌橋合并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組35例。比較壁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肌橋的長度和厚度;應用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心室的舒張功能、局部和整體的心肌收縮功能,研究心肌橋合并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對患者的心功能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1)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可以導致早期心功能受損,局部心肌運動減弱。隨著壁冠狀動脈收縮期狹窄程度的加重,左心室舒張功能減低,心室局部收縮功能減低。壁冠狀動脈狹窄≥50%患者的左前降支支配供血心室節(jié)段的心肌應變峰值LS、AS下降,CS、RS無明顯改變。左心室整體的心肌應變值有以上相同的改變。2)實時三維斑點追蹤技術(shù)測得的心肌應變值與壁冠狀動脈收縮期狹窄程度呈負相關,其中AS相關性最好,呈顯著負相關。3) FFR≥ 0.75的孤立性肌橋患者的左前降支支配節(jié)段的心肌應變值較FFR0.75患者的心肌應變值在LS, AS中明顯減低,而CS、RS兩組無明顯差異。4)隨訪經(jīng)過β受體阻滯劑或鈣離子受體拮抗劑治療后的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患者,發(fā)現(xiàn)治療三個月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心電圖有所改善;六個月后患者的心肌應變峰值增加,心肌收縮運動增強,局部心功能得到改善;服藥一年后心肌應變值較治療前明顯增加,心室舒張和收縮功能都得到改善。5)左前降支心肌橋合并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在心肌橋和粥樣硬化斑塊共同作用下,心肌缺血程度加重,導致左室舒張功能、心肌局部及整體收縮功能下降。研究結(jié)論:隨著壁冠狀動脈收縮期狹窄程度加重,患者的心室舒張功能、縱向和面積心肌應變值明顯減低,圓周和徑向心肌應變值無明顯改變。合并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橋患者的心肌局部及整體收縮功能進一步下降。p受體阻滯劑可以顯著提高肌橋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遠期預后。RT3D-ST能夠評估早期心室局部收縮功能改變,對于心肌橋患者的早期病情及治療預后心功能評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斑點追蹤技術(shù) 實時三維超聲 左前降支 心肌橋 左心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1.1;R445.1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縮略詞表10-11
- 前言11-16
- 參考文獻13-16
- 文獻綜述16-37
- 心肌橋的臨床研究進展16-30
- 參考文獻26-30
- 三維斑點追蹤成像技術(shù)的臨床應用30-37
- 參考文獻34-37
- 第一部分 評價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患者左心功能37-67
- 一 研究對象37
- 二 儀器與方法37-40
- 三 統(tǒng)計學處理40-41
- 四 實驗流程圖41-42
- 五 實驗結(jié)果42-54
- 六 討論54-61
- 七 小結(jié)61-62
- 參考文獻62-67
- 第二部分 觀察β受體阻滯劑藥物治療后左前降支孤立性心肌橋患者左心功能67-78
- 一 研究對象67
- 二 實驗方法及步驟67-69
- 三 結(jié)果69-73
- 四 討論73-75
- 五 小結(jié)75
- 參考文獻75-78
- 第三部分 評價左前降支心肌橋合并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左心功能78-92
- 一 研究對象78
- 二 實驗方法及步驟78-80
- 三 統(tǒng)計學處理80
- 四 實驗流程圖80-81
- 五 實驗結(jié)果81-85
- 六 討論85-88
- 七 小結(jié)88
- 參考文獻88-92
- 總結(jié)和展望92-95
- 致謝95-96
- 附錄 作者簡介及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科研成績96-9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錫衷;心肌橋研究進展[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3年01期
2 馬曄,馬建芳,陳宏,邱鳳英,謝德輝,張寧;心肌橋的臨床診治進展[J];解放軍保健醫(yī)學雜志;2004年02期
3 王大英,陳萬春,胡偉國,楊偉;心肌橋致運動后暈厥2例[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5年05期
4 顏景信;;心肌橋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年19期
5 姚萬才,齊金萍,姜乃春;狗心肌橋及其顯微結(jié)構(gòu)[J];解剖科學進展;1998年01期
6 張惠瓊;曾煊炫;黃銀輝;;心肌橋研究的新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4年04期
7 張家駒,劉群,王佩顯;心肌橋及其臨床[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1年05期
8 張家駒,劉群,王佩顯;心肌橋及其臨床[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1年07期
9 謝曉華,謝映偉,武旭東,蓋魯粵;心肌橋誤診因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年01期
10 毛鵬琪,張晉蘭,馬文英,張波;心肌橋患者心電圖1例[J];實用心電學雜志;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樂清;趙莉莉;邱原剛;張芙榮;朱建華;陳君柱;;心肌橋14例臨床研究[A];2004年浙江省危重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董彥;蔡偉;李學文;周瑞娟;趙季紅;姜鐵民;;應用定量組織速度成像與應變、應變率成像對心肌橋患者局部心肌缺血及心肌功能的評估[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3 王寧夫;潘浩;童國新;;心肌橋近端血管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介入治療療效觀察[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鄒彩萍;;心肌橋超聲心動圖初步研究[A];2012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黨浩丹;;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評估心肌橋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應用價值[A];第三十屆航天醫(yī)學年會、第十三屆航天護理年會暨第四屆航天醫(yī)院管理論壇論文匯編[C];2014年
6 雷秀兵;楊陽;;心肌橋基礎研究進展[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周瑜;丁浩;強璐瑩;王越;許世雄;;心肌橋冠狀動脈血液動力學[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楊婭;李治安;;心肌橋冠狀動脈血流顯像與冠狀動脈內(nèi)多普勒的對照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唐關敏;胡惠林;朱建芳;朱良楓;汪世軍;;心肌橋致壁冠狀動脈內(nèi)血栓形成引發(fā)急性心肌梗死一例[A];2012年浙江省內(nèi)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趙林芬;楊立;蔡祖龍;;心肌橋與壁冠狀動脈的影像學研究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急診科 教授 羅學宏;心肌橋是什么病[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2 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yī)院教授 孫建男邋衣曉峰 李華妍 整理;別小看了心肌橋[N];健康報;2008年
3 大慶油田總醫(yī)院教授 孫健男衣曉峰整理;CT新功能 識別心肌橋[N];健康報;2009年
4 身體周刊記者 許珈;跑步的代價[N];東方早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點;實時三維心臟超聲斑點追蹤技術(shù)評價左前降支心肌橋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丁皓;心肌橋冠狀動脈血液動力學數(shù)值模擬與體外模擬裝置研制[D];復旦大學;2010年
3 古今;雙源CT低劑量冠狀動脈成像及心肌橋的影像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喻杰;缺血性心臟病多層螺旋CT心肌灌注成像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恩林;斑點追蹤及組織同步顯像技術(shù)評價心肌橋noble分級與左心室心肌功能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甘義榮;心肌橋患者手術(shù)治療與藥物治療臨床療效對比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余繼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shù)治療左前降支心肌橋的臨床觀察[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王建華;多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狀動脈變異臨床應用的價值[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熊小亞;冠狀動脈心肌橋近端粥樣硬化狹窄的影響因素[D];蘭州大學;2015年
6 代巧鳳;心肌橋最新研究進展[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章麗萍;心肌橋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5年
8 黃山;心肌橋患者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臨床資料分析[D];揚州大學;2015年
9 徐時;心肌橋形態(tài)學觀測及其相關因素分析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張萍;心肌橋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51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fangshe/105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