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幼鼠和兒童血紅素加氧酶抗炎機制和臨床意義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17-06-26 06:13
本文關鍵詞:肥胖幼鼠和兒童血紅素加氧酶抗炎機制和臨床意義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肥胖SD幼鼠內臟脂肪組織中血紅素加氧酶-1表達的變化及與脂肪組織巨噬細胞浸潤/極化間的關系。并探討肥胖兒童血清血紅素加氧酶-1與體內炎癥因子、抗炎癥因子的相互聯(lián)系,及其與體格指標、頸動脈內膜情況、血生化代謝改變的關系。方法在動物實驗中,取3周齡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正常組和肥胖組,分別給予標準飲食和高脂飲食,喂養(yǎng)至7w齡,取血檢測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胰島素水平(FINS),定量PCR檢測幼鼠腎周脂肪組織中血紅素加氧酶-1(HO-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單核細胞趨化蛋白(MCP-1)基因表達變化,F4/80、CD206免疫組化法觀察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浸潤和極化情況。在臨床研究中,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到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兒科內分泌門診就診的肥胖兒童為研究對象,按照單純性肥胖及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將其分為單純性肥胖組及代謝綜合征組,每組各60例;體質量正常的健康兒童60例為對照組。分別測量三組兒童身高(H)、體重(W)、腰圍(WC)、血常規(guī)、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島素(FINS);單純性肥胖組及代謝綜合征組增加檢測血清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并進行超聲心動檢查,測量左右頸動脈內徑、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用ELASA酶聯(lián)法測定三組兒童血清HO-1、MCP-1、IL-6和IL-10濃度。并對上述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組幼鼠已經存在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升高,胰島素抵抗情況明顯,HO-1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組,炎癥因子IL-6、MCP-1基因表達明顯高于正常組,抗炎癥因子IL-10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免疫組化以及平均光密度值(MOD)結果顯示,肥胖組巨噬細胞浸潤明顯多于正常組(P0.05),肥胖組F4/80免疫組化平均光密度值(MOD)值與CD206免疫組化MOD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兩組的BMI、血壓及腰圍明顯高于對照組,代謝綜合征組的血壓明顯高于單純性肥胖組,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代謝綜合征組的IR、FINS、TG、non HDL-C明顯高于單純性肥胖組,HDL-C明顯低于單純性肥胖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代謝綜合征組的左頸動脈內徑、左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單純性肥胖組HO-1水平高于代謝綜合征組及對照組,差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肥胖兩組的WBC、hs CRP升高,炎癥因子MCP-1升高,抗炎癥因子IL-10降低的炎癥狀態(tài)。肥胖兒童的HO-1與SBP、DBP、IL-10呈正相關(P0.05);與MCP、hs CRP呈負相關。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顯示SBP和TG是影響肥胖兒童HO-1濃度的獨立危險因子。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是影響MCP-1的獨立危險因子。結論1.肥胖幼年SD大鼠的內臟脂肪組織中巨噬細胞浸潤明顯增多,炎癥因子IL-6、MCP-1升高,說明幼年肥胖個體已經存在低度炎癥反應,抗炎癥因子IL-10降低,考慮是中和炎癥因子的反應性降低。2.幼年SD大鼠的肥胖早期,HO-1的反應性增加,并可能通過促進M1型巨噬細胞向M2型巨噬細胞的極化發(fā)揮炎癥作用,可能是肥胖早期機體對抗炎癥反應的一個保護機制。3.肥胖兒童已出現(xiàn)低度炎癥狀態(tài),表現(xiàn)為WBC、hs CRP、MCP-1的增加及抗炎因子IL-10的降低。在肥胖早期,HO-1出現(xiàn)反應性的增高,降低促炎癥因子水平,升高抗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炎癥情況,這可能是HO-1對抗炎癥的重要機制之一。隨著肥胖所致的代謝紊亂加重,HO-1出現(xiàn)降低,體內炎癥進一步加重。4.肥胖兒童的HO-1可能通過降低炎癥因子,增加抗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機體的炎癥反應,早期合理應用誘導劑增加HO-1的表達,可能對改善肥胖所致的炎癥狀態(tài)及其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血紅素加氧酶 肥胖幼鼠 脂肪組織 炎癥狀態(tài) 巨噬細胞浸潤 巨噬細胞極化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23.14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縮略語/符號說明9-12
- 前言12-16
- 研究現(xiàn)狀及成果12-15
- 研究目的和方法15-16
- 一、動物實驗16-26
- 1.1 材料與方法16-19
- 1.2 結果19-23
- 1.3 討論23-25
- 1.4 小結25-26
- 二、 臨床研究26-38
- 2.1 資料與方法26-28
- 2.2 結果28-33
- 2.3 討論33-37
- 2.4 小結37-38
- 結論38-39
- 參考文獻39-47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7-48
- 綜述48-55
- 參考文獻51-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倪國華;鄭風田;;洋快餐對兒童健康的影響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2年06期
2 朱偉芬;梁黎;;肥胖兒童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3年01期
本文關鍵詞:肥胖幼鼠和兒童血紅素加氧酶抗炎機制和臨床意義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5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4851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