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測定甲潑尼龍(MP)沖擊治療HSP及HSPN前后外周血IL-8及TNF-α水平變化,旨在探討本病發(fā)病機制、療效反應及臨床意義。方法:選擇2009年10月~2010年3月入住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治療的HSP及HSPN患兒共30例,均符合2005年歐洲風濕病防治委員會和歐洲兒童腎臟病防治委員會及美國風濕協(xié)會共同制定的HSP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入院前4周內(nèi)均未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且除外其他疾病。男18例,女12例;年齡5~16(11.3±2.77)歲。其中重癥HSP (非腎臟受累而消化道癥狀嚴重者,有嘔血和便血)5例,根據(jù)是否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50mg/kg)又將HSPN分為腎炎組(10例)與腎病組(15例)。選擇25例來醫(yī)院做健康體檢的兒童設(shè)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3~14(9.5±2.37)歲。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患兒在入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療前空腹抽取無菌靜脈血1ml,EDTA抗凝,3 000r/min離心10min,分離收集上清,-80°C凍存。MP治療一個療程后的第4天抽取患兒靜脈血1 ml,同上方法分離收集上清。同時用同樣方法抽取健康兒童組無菌靜脈血1ml,分離收集上清。應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進行IL-8及TNF-α檢測。結(jié)果:治療前重癥HSP組、腎炎組和腎病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以及三組在治療前后比較,IL-8及TNF-α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㩳0.01);治療后重癥HSP組血清IL-8、TNF-α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腎炎組血清IL-8、TNF-α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㩳0.01);腎病組IL-8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㩳0.01),但TNF-α水平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jié)論IL-8、TNF-α皆參與HSP及HSPN的基本發(fā)病過程,并對預后有一定的影響;大劑量MP治療HSP、HSPN起效快、療效好、安全,尤其是早期使用可以有效減輕炎癥反應。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25.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大慶;張秋業(yè);董增義;白楓;;過敏性紫癜病兒樹突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12水平與T_H1/T_H2的變化[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6年04期
2 余艷紅;潘凱麗;李琦;張寶娟;黃瑩;張靜靜;杜莉;;過敏性紫癜患兒血、尿標本中IL-13受體α2水平及其他細胞因子的檢測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年01期
3 王曉非,蔣莉,趙欣欣,柏樹令;甲基強的松龍誘導大鼠胸腺淋巴細胞凋亡的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0年01期
4 張交生;宋麗君;;過敏性紫癜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06年04期
5 丁艷,劉玲,董宗祈;過敏性紫癜腎炎患兒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變化及意義[J];臨床兒科雜志;2005年09期
6 董揚;鹿玲;鄧芳;;紫癜性腎炎患兒血清IL-8水平及甲基潑尼松龍的療效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06年04期
7 楊俊;越敏;成善青;;甲潑尼龍治療過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薈萃;2008年15期
8 史宏;李曉靜;徐鳴;劉子黎;周敏;李莎;李蕙;馮仕品;;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漿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8變化及低分子肝素干預治療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20期
9 徐志泉;何小解;易著文;;過敏性紫癜腎炎的發(fā)病機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年05期
10 胡波;鄧芳;鹿玲;張傳榮;;甲基強的松龍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
28061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80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