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色流式細胞術檢測兒童B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相關免疫表型的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3.71
【圖文】:
附圖 1:在FFS/SSC、CD45/SSC雙參數二小于成熟粒細胞的原/幼細胞,分別在各雙參數二維I、K、M、N、P 分別表示 CD45dim+、CD34strong、CCD33+、CD22strong。D、G、J、L、O、Q 分別表示骨疫分型中 CD34、CD20 不在同一管組合中,不能在雙種 LAIP 雙參數二維點圖
附圖 2:在 FFS/SSC、CD45/SSC、CD19/SSC 雙參數二維點圖中設門分析一群 CD45 弱表達于淋巴細胞、SSC 小于成熟粒細胞的原/幼細胞和 CD19+細胞群,分別在各雙參數二維點圖中分析原/幼細胞群和 CD19+細胞群。D、F、G、I、K、M、O、R、S、U、W、Y、Z 分別表示 CD45-/dim、CD10strong、CD34strong、CD19+/CD34+/CD22++、CD19+/CD10++/CD20+、CD19+/CD34+/CD20+、CD19+/CD13+、CD19+/CD33+、CD22strong、CD19+/CD10++/CD22++、CD19+/CD34+/CD10dim+、CD19+/CD45-/dim+/CD34-/dim+、CD19+/CD10-/CD20-/CD34-13種 LAIP。E、H、J、L、N、P、Q、T、V、X、AB、AC 分別為正常再生幼稚細胞各相應抗原的表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莉;湯永民;沈紅強;錢柏芹;寧鉑濤;張海忠;張怡;;新單抗ZCH-7-2D3與白血病細胞的反應性及其臨床意義[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4期
2 張婧婧;張楠;李光;王俠;牛新清;;急性髓系白血病98例免疫表型特征及其臨床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年15期
3 龔輝;康春香;田文洪;何英;曾麗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紅細胞相關抗體檢測及臨床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8年04期
4 宣恒報;李玉峰;曹維克;鄧之奎;李元媛;衡春;劉小寧;;免疫分型在一些特殊類型急性白血病診斷中的應用[J];現代醫(yī)學;2008年05期
5 楊玉琮;陳葳;程小麗;李旭;;急性白血病跨系列抗原表達特點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年02期
6 易麗萍;哈力達·亞森;;免疫分型及臨床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年05期
7 張秋堂;董曉鋒;李濤;;成人急性髓細胞系白血病免疫分型特點[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6期
8 孔令環(huán);韓梅;鮑彥娜;王雪野;肖中平;陳琳;封韜;;流式細胞術對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年10期
9 張秋堂,李濤;20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點[J];檢驗醫(yī)學;2005年04期
10 吳銘,楊柳,陳曉琳,張新友,徐肇明;急性白血病細胞CD34的表達與系列相關性抗原表達關系的初步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鄒典斌;張秋堂;劉淋湘;;7組3色直接熒光標記的單抗對急性白血病進行流式細胞術免疫分型[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鄒典斌;郭榮;張秋堂;魏國慶;何飛;;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流式細胞術檢測[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3 凌家瑜;孫曉非;嚴蘇麗;何麗容;甄子俊;王智輝;;117例淋巴系統(tǒng)惡性腫瘤骨髓、惡性積液多參數流式細胞術免疫表型分析[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陳葆國;李伯利;朱敏;于靈紅;羅文達;;87例成人急性白血病三色流式細胞術免疫分型及標準探討[A];第三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5 周永列;;流式細胞術白血病免疫分型[A];2011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金華利;康友敏;王賓;;流式細胞技術在細胞免疫檢測中的應用[A];2005全國第二屆核酸疫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吳銘;金鴿;徐肇明;張新友;李富榮;王興根;陳曉琳;林海清;文鴻光;孫璇;宋通微;;確定AML微小殘留病流式細胞術檢測的異常免疫表型[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徐鵬;趙權;楊桂連;門靜濤;蔡亞南;姜晶;;仔豬人工感染豬囊尾蚴后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亞群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傅松齡;龔方戚;解春紅;朱衛(wèi)華;汪偉;沈紅強;湯永民;;川崎病循環(huán)內皮細胞和其表面S100A12蛋白的研究[A];2008年浙江省兒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10 萬歲桂;孫雪靜;賀景娟;劉聰艷;趙弘;徐娟;;多參數流式細胞術檢測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陳漢橋;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有進展[N];健康報;2001年
2 陳漢橋;大連白血病免疫分型研究有新發(fā)現[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3 記者 朱國旺;“流式中國30年”高峰論壇召開[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4 鄢盛愷;日新月異的檢驗新技術[N];健康報;2000年
5 孟華;又一SARS診斷試劑盒問世[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6 阿牛 田碧文;化驗:診斷中扮演重要角色[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7 叢玉隆 李力;檢驗科的問題與對策[N];健康報;2003年
8 白京麗;中醫(yī)防治腫瘤大有可為[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9 任曉輝;骨髓磁共振成像可評估白血病[N];健康報;2000年
10 記者 孟華 張建新;一小時檢測T細胞比值[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蕊;半導體納米粒子合成與應用新方法以及微流控芯片流式細胞儀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姚波;微流控芯片及有機發(fā)光二極管熒光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3 杜娟;流式細胞術檢測糖皮質激素受體評價激素反應性及人參總皂苷作用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4 司興奎;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感染對豬免疫功能影響的細胞與分子機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楊佳薈;可誘導共刺激分子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免疫病理過程中的作用機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潘正論;天然免疫分子TLR2、TLR4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侯睿;體外不同動態(tài)力學應變對人牙周膜成纖維細胞整合素α_5、α_6、β_1表達和細胞增殖、功能活性的影響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楊力;腹腔鏡輔助小切口次全子宮切除手術的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張宏偉;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免疫分型、遺傳學異常研究及其臨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南景龍;C反應蛋白對內皮祖細胞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光明;六色流式細胞術檢測兒童B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相關免疫表型的實驗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2 隋萍;葡多酚對骨髓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作用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3 王雪梅;豬囊尾蚴感染者Th1/Th2型細胞因子表達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王曉花;乙肝病毒感染者特異性CTL及相關細胞因子的定量檢測及意義[D];山東大學;2005年
5 陳明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血小板改變初步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6 呂揚陽;小劑量吉西他濱(Gemcitabine)對人肝癌細胞(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李玉鋒;涼血活血復方對體外培養(yǎng)HaCaT、ECV304細胞的增殖、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響[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6年
8 王樂亭;復方中藥對缺氧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曾芬芳;抗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單克隆抗體ZUB1在流式細胞檢測術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7年
10 馬振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及免疫調節(jié)治療中宿主的免疫應答[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629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76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