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復發(fā)性腎母細胞瘤臨床特點與治療的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03-25 20:45
【摘要】:目的分析兒童復發(fā)性腎母細胞瘤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探討復發(fā)腫瘤的治療方法。 方法回顧性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小兒外科2003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17例兒童復發(fā)性腎母細胞瘤臨床資料。其中9例采用手術聯(lián)合術前術后化療、放療的治療方法。臨床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運用Kaplan-Meier曲線進行生存率分析。 結果本組17病例按NWTSG分期標準Ⅰ期4例、Ⅱ期8例、Ⅲ期3例、Ⅳ期1例、Ⅴ期1例。病理類型預后良好型(FH)12例,預后不良型(UH)5例。原發(fā)腫瘤淋巴結轉移陽性率低于復發(fā)腫瘤,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全組17例有9例共接受12次再次手術,其中根治性切除1次,腫瘤單純切除11次,術后化療9例,放療3例。再次手術組1年累及生存率高于未手術組,P=0.001,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盡管腎母細胞瘤術后可能反復復發(fā),且復發(fā)頻率和強度都會增加,但病理類型仍然與原發(fā)瘤保持一致。治療的方法在于多學科合作和個性化的治療,嚴格規(guī)范的綜合治療仍然可能獲得比較好的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7.11
本文編號:2600422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7.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祝峙;p53基因網絡的研究進展[J];癌癥;2003年05期
2 蔣也平;沈穎;孫寧;;174例腎母細胞瘤臨床特點及生存分析[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3 徐卯升,陳方,徐敏,耿紅全,謝華,劉國華,張忠德;腎母細胞瘤手術與腫瘤局部復發(fā)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年03期
4 吳紅波;趙美英;李建華;魏于全;文艷君;;腎母細胞瘤相關基因新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01期
5 魏華;孔燕;靳振懷;陳淑敏;丁勇;;mdm2基因在腎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年03期
6 趙衛(wèi)紅;華瑛;盧新天;賈鈞;;小兒腎母細胞瘤綜合治療的長期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23期
7 王常林,蔡煒嵩,侯英,陳輝,楊屹,楊建勛,牛之彬,王浩;腎母細胞瘤術后復發(fā)、轉移的治療[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8 張亮,高解春,陳蓮,沈兆忠,羅建民;腎母細胞瘤16q雜合性丟失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2年03期
9 劉唐彬;NWTS-5試驗性治療和生物學研究簡介[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1998年01期
,本文編號:26004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26004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