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患兒外周血TNF-α、IFN-γ、IL-17、IL-6、IL-10和IP-10表達及臨床意義研究
本文關鍵詞: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患兒外周血TNF-α、IFN-γ、IL-17、IL-6、IL-10和IP-10表達及臨床意義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 細胞因子 生物制劑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摘要】:目的檢測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JIA)患兒不同亞型外周血Th1/Th2、Th17/Treg細胞相關因子及趨化因子(IP-10)水平,分析其與疾病活動度、病程及生物制劑治療等的關系,探索Th1/Th2、Th17/Treg細胞亞群及趨化因子在JIA疾病中的作用及意義。方法選擇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門診和住院治療的符合2001年ILAR標準的61例JIA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DAS28分值分組:活動期40例(低度活動組27例、中度活動組9例、高度活動組4例),其中多關節(jié)型7例,全身型33例;緩解組21例,其中多關節(jié)型10例,全身型11例。共26例首次使用生物制劑,其中規(guī)律生物制劑治療者14例。收集JIA患兒外周血標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漿中TNF-α、IFN-γ、IL-17、IL-6、IL-10、IP-10水平。結果1.細胞因子及IP-10水平與JIA疾病活動:JIA患兒ESR與DAS28分值呈顯著正相關(p0.01);tnf-α、ifn-γ、il-17、il-6的濃度與das28分值均呈強正相關(p0.01),il-10的濃度與das28分值呈強負相關(p0.01),ip-10的濃度與das28分值呈弱負相關(p0.01);tnf-α與ifn-γ、il-17與il-6的濃度均互為強正相關(p0.01),il-10與tnf-α、il-17、il-6的濃度均呈顯著負相關(p0.01),ip-10與il-17表達水平呈弱負相關(p0.01);活動期tnf-α、ifn-γ、il-17、il-6的濃度均明顯高于緩解期(p0.05),活動期il-10的濃度低于緩解期(p0.05),活動期ip-10的濃度與緩解期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不同亞型jia中細胞因子及ip-10水平:sjia組中,il-6與il-17的濃度呈強正相關(p0.01),pjia組中,ip-10與il-17的濃度呈顯著負相關(p0.01);sjia組中,il-17、il-6的濃度均明顯高于pjia組(p=0.012、p=0.006),pjia組中,tnf-α、ip-10的濃度均明顯高于sjia(p=0.046、p=0.011),ifn-γ、il-10的濃度在sjia與pjia中無明顯差異(p0.05)。3.生物制劑治療效應及對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生物制劑治療后,jia患兒das28分值有顯著下降(p0.05),治療前、后患兒反應良好(72.9%,n=19)及反應中等者(15.6%,n=4)居多。治療后tnf-α、ifn-γ、il-17、il-6的濃度較治療前均有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il-10水平較治療前升高(p0.05),后期隨訪組中tnf-α、ifn-γ、il-17、il-6與治療后比較均維持在較低水平。結論1.不同時期jia患兒外周血各因子表達有明顯差異,活動期th1、Th17細胞相關因子占優(yōu)勢,隨疾病緩解,Th2、Treg細胞相關因子逐漸處于優(yōu)勢。2.不同亞型JIA患兒外周血各因子表達亦有差異,pJIA中高表達Th1細胞相關因子(TNF-α)及趨化因子IP-10,sJIA中高表達Th17細胞相關因子(IL-17)。3.生物制劑治療后JIA患兒在疾病活動方面得到了持續(xù)而顯著的改善,不僅能顯著降低JIA患兒的DAS28分值,且能抑制Th1、Th17細胞相關因子表達,促使Th2和Treg細胞相關因子表達,從而維持Th1/Th2、Th17/Treg細胞亞群的動態(tài)平衡。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25.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瑞容,黃紅銘,丁潤生,陸德炎;IFN-γ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發(fā)病中作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03年05期
2 高劍銘,韓非,胡偉漢,趙充,崔念基;IFN-γ治療放射性顳頜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前瞻性臨床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05年03期
3 呂志宇;榮本兵;李曉紅;李作孝;;實驗性變態(tài)反應性腦脊髓炎豚鼠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泌IFN-γ量的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0年01期
4 吳興福,黃政新,王霞芳;IFN-γ抗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實驗觀察[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2年05期
5 吳怡玲;鄧國防;;抗結核藥物性肝炎患者血清IL-10與IFN-γ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年11期
6 張隨濤;李明;;甘寧顆粒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響的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年02期
7 尹燕明,胡建功,陳憲銳,李和樓,萬寶美,王海霞;IFN-γ抗慢性乙型肝炎纖維化臨床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8 覃漢軍,江中喜;體外IFN-γ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抗瘤作用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9 薛利軍;檢測潛伏結核桿菌感染的全血IFN-γ測定法與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法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2年06期
10 許志強,劉平,胡義揚,劉成,張志清;IFN-γ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臨床療效觀察[J];浙江醫(yī)學;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霞芳;吳妹英;吳興福;;IFN-γ抗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實驗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孟筱堅;林茂芳;牟海波;;異基因小鼠混合淋巴細胞反應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產(chǎn)生IFN-γ細胞的研究[A];第10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殷國榮;劉成芳;劉娟娟;管志玉;石蓉;張宇斌;銀晶晶;;可溶性弓形蟲速殖子抗原聯(lián)合蜂膠和IFN-γ鼻內免疫小鼠誘導的細胞免疫應答[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伍參榮;姜曉;田雪飛;賀雙藤;李杰;李珊;蔡銳;陳伶俐;高立凡;;七味白術散對HRV感染乳鼠小腸iEL IFN-γ與IFN-γR表達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孫仁山;陳曉紅;冉新澤;程天民;劉榮卿;;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檢測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鄭玉姝;趙宏坤;崔治中;;禽網(wǎng)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病毒感染SPF雞對脾白細胞中IFN-γ產(chǎn)生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7 蘆桂青;程浩;吳金民;張在云;方向明;王琦;趙可佳;;尖銳濕疣病損組織粗提蛋白對IL-12和IFN-γ分泌的影響[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8 劉菲;馮永堂;魏健;趙超;李靜;邸大琳;;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血漿VEGF、IFN-γ、NO與相關因子的檢測及意義[A];第六屆全國免疫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9 蘇踴躍;許波;羅向東;;內毒素和IFN-γ對巨噬細胞的體外調變作用[A];全國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感染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仉海峰;柳富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分析[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癥化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趙馨;T-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臨床特點及療效IFN-γ在造血調節(jié)中的作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孟筱堅;同種異體反應中產(chǎn)生IFN-γ細胞的研究及其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5年
3 王寧;中國漢族成年人TNF-α和IFN-γ基因多態(tài)性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相關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4 惠希武;重組人IFN-λ1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5 汪圣毅;腺病毒介導hIL-10基因轉染聯(lián)合IFN-γ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其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李朵璐;人IFN-γ在表達HBsAg肝細胞中的特異性表達及其體外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D];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亞麗;IFN-τ通過影響bta-miR-152等miRNA調控BoLA-I重鏈表達的分子預測[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李黎;維吾爾族飼鴿者肺IFN-γ及Il4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周靜;小青龍湯對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水平的影響[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陳月秋;高表達IFN-γ的MSC構建及其對小鼠腸炎的療效分析[D];南京大學;2014年
5 張曼;可溶性MICA-NKG2D結合上調活化性CD3~-CD56~+NK細胞產(chǎn)生IFN-γ對cGVHD的潛在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張海蓉;烏魯木齊地區(qū)維、漢哮喘患者外周血 IL-2、IL-4、IFN-γ 基因表達及甲基化水平差異性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張瑞;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TGF-β及IL-17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張海寧;支氣管擴張癥合并哮喘患者的臨床分析及IL-4和IFN-γ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6年
9 曾潔;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患兒外周血TNF-α、IFN-γ、IL-17、IL-6、IL-10和IP-10表達及臨床意義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王瀟;孕酮、雌二醇調控奶牛滋養(yǎng)層細胞表達IFN-τ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911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eklw/129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