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什拜羊重組SPLUNC1蛋白的體外生物學功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疆巴什拜羊重組SPLUNC1蛋白的體外生物學功能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 巴什拜羊 綿羊肺炎支原體 抑菌活性 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 細胞凋亡
【摘要】: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short palate,lung and nasal epithelium clone 1,SPLUNC1)是特異高表達于呼吸道中的一種分泌蛋白,參與機體免疫防御功能,具有抗感染、清除有害微生物、抑癌、抗腫瘤的作用。SPLUNC1作為一種天然保護性免疫蛋白,對維持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活動起著重要作用。但目前對SPLUNC1的研究多集中在人和小鼠上,未見綿羊SPLUNC1基因功能研究報導。目的:本實驗在成功表達巴什拜羊重組SPLUNC1蛋白(rSPLUNC1)的基礎上,對rSPLUNC1進行了蛋白純化及western blot檢測,并進一步研究rSPLUNC1對綿羊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增殖的影響、對部分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響、對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及誘導感染細菌的外周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為研究rSPLUNC1的生物學功能奠定基礎。方法:(1)rSPLUNC1的純化及Western blot檢測:利用課題組已構建好的巴什拜羊重組巴斯德畢赤酵母GS115/pPIC9K-SPLUNC1陽性克隆株,甲醇誘導表達96h,采用Ni-NTA瓊脂糖親和層析純化,Western blot方法檢測目的蛋白的表達。(2)rSPLUNC1對Mo增殖的影響:采用平板菌落計數(shù)和實時熒光定量PCR兩種方法檢測3種不同濃度rSPLUNC1(10μg/mL、20μg/m L、40μg/m L)對Mo菌落生長及Mo 16S rRNA增殖的影響。用體視顯微鏡觀察計數(shù)單菌落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并利用熒光定量PCR檢測Mo 16S rRNA的拷貝數(shù)。(3)rSPLUNC1對肺部病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稀釋法測定不同溶度rSPLUNC1(40μg/ml、20μg/ml、10μg/ml、5μg/ml)對巴氏桿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4種菌的抑菌活性。在96孔板內(nèi)將rSPLUNC1與測試菌培養(yǎng),分別在0h、1h、2h、3h、4h、5h、6h測定菌液的OD600。(4)rSPLUNC1對NE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用顯色底物法檢測3種不同濃度的rSPLUNC1(40μg/ml、20μg/ml、10μg/ml)對NE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將中性粒細胞與Mo和rSPLUNC1共同培養(yǎng)2h,再于96孔板加入2 mmol/L四肽底物37℃孵育5min后用酶標儀測定OD405nm值。(5)rSPLUNC1對外周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將淋巴細胞分別感染Mo、巴氏桿菌、肺炎鏈球菌3種呼吸道病菌,再加入rSPLUNC1,利用熒光雙染法檢測淋巴細胞凋亡情況,進一步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細胞凋亡的DNA Ladder。結果和結論:(1)rSPLUNC1經(jīng)純化后,雜蛋白大大減少,SDS-PAGE分析可見蛋白分子量大小為25.53kDa的目的條帶;Western Blot檢測發(fā)現(xiàn)可以與抗His標簽的鼠單克隆抗體特異性結合的目的條帶,蛋白條帶單一,大小為25.53Kda,說明表達的蛋白為目的蛋白。(2)平板菌落計數(shù)中,10μg/mL、20μg/mL、40μg/m L rSPLUNC1濃度組菌落數(shù)分別比對照組減少37.25%(p0.01)、48.74%(p0.01)、67.23%(p0.01);熒光定量PCR中,自2 h起,實驗組Mo 16S rRNA拷貝數(shù)降低,4 h時拷貝數(shù)最低,10μg/m L、20μg/m L、40μg/mL rSPLUNC1濃度組的拷貝數(shù)比對照組降低2.96%(p0.05)、92.57%(p0.01)、93.75%(p0.01)。研究表明,rSPLUNC1對體外培養(yǎng)的Mo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3)rSPLUNC1極顯著抑制巴氏桿菌、大腸桿菌的生長,在設定濃度內(nèi)(10-40μg/ml)且呈劑量效應,而對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沒有抑制效果。說明rSPLUNC1能夠抑制巴氏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4)10μg/ml rSPLUNC1顯著提高Mo感染的外周中性粒細胞NE的活性(p0.05),20~40μg/ml rSPLUNC1極顯著地提高Mo感染的外周中性粒細胞NE的活性(p0.01,p0.01)。說明rSPLUNC1能夠調(diào)節(jié)NE活性,對抗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義。(5)采用熒光雙染法未見有細胞凋亡的綠色熒光信號,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也未見細胞凋亡的特征性DNA Ladder條帶。說明SPLUNC1沒有誘導感染病原菌的淋巴細胞發(fā)生凋亡。
【關鍵詞】:短的上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基因1 巴什拜羊 綿羊肺炎支原體 抑菌活性 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 細胞凋亡
【學位授予單位】:石河子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26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主要縮略詞10-14
- 引言14-15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5-25
- 1 SPLUNC1的研究進展15-17
- 1.1 SPLUNC1的發(fā)現(xiàn)及分布15
- 1.2 SPLUNC1的分子結構和作用機理15-16
- 1.3 SPLUNC1的生物學功能16-17
- 2 巴什拜羊的生物學特性17-18
- 3 蛋白質(zhì)分離與純化技術研究進展18-20
- 3.1 根據(jù)蛋白質(zhì)的物理特性進行分離純化的技術18-19
- 3.2 根據(jù)蛋白質(zhì)的生物學特性進行分離純化的技術19
- 3.3 其他分離純化技術19-20
- 4 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的研究進展20-21
- 4.1 NE的生物學特點20
- 4.2 NE與疾病的關系20-21
- 4.3 NE的檢測方法21
- 5 細胞凋亡的研究進展21-25
- 5.1 細胞凋亡的信號傳導途徑及調(diào)控21-23
- 5.2 細胞凋亡引起的細胞變化23
- 5.3 細胞凋亡的檢測途徑23-25
- 第二章 rSPLUNC1的表達及純化25-32
- 1 材料與方法26-29
- 1.1 實驗菌株26
- 1.2 實驗試劑26
- 1.3 實驗儀器26
- 1.4 培養(yǎng)基及其他試劑配制26-28
- 1.5 實驗方法28-29
- 2 結果29-31
- 2.1 rSPLUNC1的SDS-PAGE檢測29-30
- 2.2 rSPLUNC1的純化SDS-PAGE檢測30
- 2.3 rSPLUNC1的Western blot鑒定30-31
- 3 討論31-32
- 第三章 rSPLUNC1對體外培養(yǎng)的Mo生長的影響32-44
- 1 材料與方法32-37
- 1.1 實驗材料32-33
- 1.2 平板菌落計數(shù)測定rSPLUNC1對Mo菌落生長的影響33
- 1.3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rSPLUNC1對Mo 16sRNA增殖的影響33-37
- 1.4 數(shù)據(jù)處理37
- 2 結果37-42
- 2.1 平板菌落計數(shù)結果37-38
- 2.2 Mo 16SrRNA基因擴增結果38-39
- 2.3 質(zhì)粒PCR結果39
- 2.4 標準曲線的建立39-41
- 2.5 Mo 16SrRNA定量結果分析41-42
- 3 討論42-44
- 第四章 rSPLUNC1對呼吸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44-49
- 1 材料與方法44-45
- 1.1 主要實驗菌株44-45
- 1.2 主要試劑、材料及儀器45
- 1.3 rSPLUNC1對細菌的抑制作用45
- 1.4 數(shù)據(jù)處理45
- 2 結果45-48
- 2.1 rSPLUNC1對巴氏桿菌(Pm)的抑菌效果45-46
- 2.2 rSPLUNC1對大腸桿菌(E.coli)的抑菌效果46-47
- 2.3 rSPLUNC1對肺炎鏈球菌(Sp)的抑菌效果47
- 2.4 rSPLUNC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a)的作用47-48
- 3 討論48-49
- 第五章 rSPLUNC1對中性粒細胞彈性蛋白酶的影響49-54
- 1 材料與方法49-51
- 1.1 實驗材料49-50
- 1.2 rSPLUNC1對NE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50-51
- 1.3 數(shù)據(jù)處理51
- 2 結果51-52
- 2.1 標準曲線的建立51-52
- 2.2 rSPLUNC1對NE活性的調(diào)節(jié)作用52
- 3 討論52-54
- 第六章 rSPLUNC1對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54-60
- 1 材料與方法54-56
- 1.1 實驗材料54-55
- 1.2 實驗方法55-56
- 1.3 數(shù)據(jù)處理56
- 2 結果56-58
- 2.1 DNA ladder檢測凋亡結果56-57
- 2.2 Annexin V-FITC/PI雙染法細胞凋亡檢測結果57-58
- 3 討論58-60
- 全文總結60
- 創(chuàng)新點60-61
- 參考文獻61-71
- 致謝71-72
- 作者簡介72-73
- 石河子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導師評閱表7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武軍;余雄;李建華;王旭光;趙福賓;馬杰;趙澤;;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為研究[J];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01期
2 依明·蘇來曼;;新疆巴什拜羊經(jīng)濟效益分析[J];現(xiàn)代畜牧獸醫(yī);2008年06期
3 ;巴什拜羊的由來[J];新疆畜牧業(yè);2010年03期
4 海拉提·庫爾曼;提力克;;巴什拜羊幾種表型性狀及其利用[J];草食家畜;2011年02期
5 決肯·阿尼瓦什;克木尼斯汗;海拉提;季文憑;杜曼;;巴什拜羊瘦肉型新品系的培育及其生產(chǎn)性能分析[J];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2期
6 ;巴什拜羊標準[J];新疆畜牧業(yè);1990年01期
7 才蔡;;裕民縣巴什拜羊走進內(nèi)蒙古大草源[J];山西農(nóng)經(jīng);2008年02期
8 克木尼斯?jié)h·加漢;決肯·阿尼瓦什;;巴什拜羊羔羊體重增長規(guī)律的研究[J];草食家畜;2010年03期
9 克木尼斯?jié)h·加漢;決肯·阿尼瓦什;;引入1/4野盤羊血的瘦肉型巴什拜羊羔羊產(chǎn)瘦肉性能的初步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0年17期
10 海拉提·庫爾曼;依明·蘇來曼;杜曼;閆京陽;決肯·阿尼瓦什;;巴什拜羊與野生盤羊后代雜種的適應性分析[J];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韓業(yè)東;決肯·阿尼瓦什;帕娜爾;李齊發(fā);謝莊;;巴什拜羊群體遺傳多樣性與遺傳分化的研究[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2 孟慶龍;李曰俊;敬兵;師駿;馮曉軍;;塔里木盆地西部巴什托普斷裂的主要特征及其油氣勘探意義[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學術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慧敏;巴什拜羊回來了[N];人民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龐旭民 整理;裕民之子——巴什拜[N];塔城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李明勝;愛國民主典范巴什拜[N];塔城日報(漢);2011年
4 記者 李明勝;科技引領巴什拜羊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N];塔城日報(漢);2012年
5 記者 李建華;我區(qū)巴什拜羊示范區(qū)項目建設初見成效[N];塔城報;2007年
6 記者 范春海;巴什拜羊成裕民名牌[N];塔城報;2007年
7 通訊員 李明勝;裕民巴什拜羊大出風頭[N];伊犁日報(漢);2008年
8 記者紀洲;裕民縣做大做強巴什拜羊產(chǎn)業(yè)[N];新疆日報(漢);2009年
9 本報記者 紀洲;走出新疆的巴什拜羊[N];新疆日報(漢);2009年
10 記者 龐旭民 李明勝;裕民巴什拜羊尾巴變小了[N];塔城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冷青文;盤羊和巴什拜羊MHC-DRB1、DRB3基因多態(tài)性與綿羊肺炎支原體感染相關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決肯·阿尼瓦什;巴什拜羊生物學特性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曉麗;新疆巴什拜羊重組SPLUNC1蛋白的體外生物學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2 邵勇鋼;新疆巴什拜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標與體重相關性的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3 韓業(yè)東;巴什拜羊微衛(wèi)星位點的遺傳多樣性及其與體重體尺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4 柳春云;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油氣田石炭系儲層預測[D];西安石油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396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93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