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制備及藥理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制備及藥理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姬松茸多糖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抗腫瘤生長、抗氧化、抗輻射、抗突變等多種生物活性,研究發(fā)現(xiàn),多糖的活性與它本身的分子結構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化學修飾的方法可以提高多糖溶解性,增強多糖本身的生物活性。本研究探索了姬松茸多糖磷酸化的工藝方法以及磷酸化多糖的藥理作用,為進一步開發(fā)新產(chǎn)品奠定理論基礎。(1)利用大孔樹脂吸附法對姬松茸多糖進行純化,并通過單因素試驗觀察物料比、磷酸化試劑配比、溫度、時間和pH值對姬松茸多糖磷酸根接枝量的影響,進而通過正交試驗設計法得出姬松茸多糖磷酸化的最適條件。結果表明,多糖與磷酸化試劑物料比為1:3,STPP與STMP比例為6:1,溫度95℃,時間5.5h,pH值為9,此時磷酸根接枝量為9.35%,為姬松茸多糖磷酸化的最佳反應條件。(2)利用腹腔注射法對小鼠進行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急性毒性試驗。安全劑量范圍測定中,給藥量范圍0.25g/kg至5g/kg小鼠存活率均為100%。最大給藥量試驗中,給藥劑量分別為5g/kg、10g/kg和15g/kg,通過組織學檢查和血液生化指標檢測,所有試驗組小鼠與對照組小鼠均無顯著差異。證明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對小鼠是無毒害的。(3)用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和姬松茸多糖進行了對比試驗,測試兩種多糖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雙球菌、鏈球菌這四種細菌的抑菌效果。結果顯示兩者對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均有抑菌作用,且磷酸化姬松茸多糖抑菌效果較好。(4)三組小鼠分別灌服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姬松茸多糖和生理鹽水。結果顯示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組的小鼠體重和免疫器官重量增長較快,顯著高于姬松茸多糖組和對照組。三組小鼠的各器官均正常良好,無顯著性差異。同上處理的三組小鼠灌服大腸桿菌,灌服13 d后眼球采血測定血清抗體(IgG)含量,處死后取三組小鼠脾臟,通過RT-PCR對小鼠脾臟中IL-2、IL-4、INF-γ表達水平進行測定。結果顯示,一免后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組的抗體(IgG)含量顯著高于生理鹽水對照組;二免后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抗體含量顯著高于另兩組。一免后三組小鼠的基因表達水平無顯著性差異,而二免后兩個多糖組小鼠的基因表達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二次免疫的免疫效果優(yōu)于一次免疫。結果說明姬松茸多糖磷酸化前后均可以顯著提高二免小鼠血清抗體水平,均可以顯著提升二免小鼠脾臟中IL-2、IL-4、INF-γ的表達,且均為磷酸化姬松茸多糖效果較好。
【關鍵詞】:磷酸化 姬松茸多糖 抑菌 免疫調(diào)節(jié)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農(nóng)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53.7
【目錄】:
- 中文摘要13-14
- Abstract14-16
- 第一章 引言16-25
- 1 研究目的和意義16-17
- 2 研究現(xiàn)狀17
- 3 多糖的種類和來源17-18
- 3.1 動物多糖17-18
- 3.2 植物多糖18
- 3.3 微生物多糖18
- 4 多糖的提取方法18-19
- 4.1 熱水浸提法18-19
- 4.2 復合酶解法19
- 4.3 微波輔助法19
- 4.4 超聲波法19
- 5 多糖的生物活性19-21
- 5.1 抗氧化作用20
- 5.2 降血糖作用20
- 5.3 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20-21
- 5.4 抗病毒、抗腫瘤作用21
- 6 多糖的分子修飾21-25
- 6.1 硫酸化修飾22-23
- 6.2 磷酸化修飾23
- 6.3 乙;揎23-24
- 6.4 羧甲基化修飾24
- 6.5 烷基化修飾24-25
- 第二章 姬松茸多糖磷酸化修飾工藝的研究25-36
- 1 材料與方法25-27
- 1.1 材料25
- 1.2 方法25-27
- 1.2.1 對姬松茸多糖的純化方法優(yōu)選25-26
- 1.2.2 磷酸化反應條件的篩選26
- 1.2.3 多糖含量的測定26-27
- 1.2.4 磷酸根含量的測定27
- 1.2.5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理化性質(zhì)的測定27
- 2 結果與分析27-34
- 2.1 大孔樹脂法對姬松茸多糖純化方法的優(yōu)選結果27-28
- 2.2 磷酸化多糖反應條件的篩選結果28-33
- 2.2.1 單因素試驗結果28-31
- 2.2.2 正交試驗結果31-33
- 2.3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理化性質(zhì)測定結果33-34
- 2.3.1 外觀檢測結果33
- 2.3.2 磷酸化修飾前后的紅外光譜圖分析33-34
- 3 討論34-36
- 3.1 大孔樹脂法純化姬松茸多糖的結果討論34
- 3.2 磷酸化多糖反應條件的篩選結果討論34-35
- 3.3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理化測定結果討論35-36
- 第三章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毒性試驗和體外抑菌試驗36-46
- 1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急性毒性試驗36-40
- 1.1 材料與方法36-37
- 1.1.1 材料36
- 1.1.2 動物分組方法36
- 1.1.3 方法36-37
- 1.2 結果與分析37-40
- 1.2.1 LD50測定結果37-38
- 1.2.2 最大給藥量試驗結果38-40
- 2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體外抑菌試驗40-44
- 2.1 材料與方法40-41
- 2.1.1 材料40
- 2.1.2 方法40-41
- 2.2 結果與分析41-44
- 2.2.1 牛津杯法藥敏試驗41-42
- 2.2.2 MIC最小抑菌濃度試驗結果42-44
- 3 討論44-46
- 3.1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急性毒性試驗討論44-45
- 3.2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的體外抑菌試驗討論45-46
- 第四章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對小鼠免疫作用的研究46-66
- 1 材料與方法46-51
- 1.1 材料46
- 1.2 動物分組方法46
- 1.2.1 多糖對小鼠體重、臟器指數(shù)和組織變化試驗46
- 1.2.2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相關基因表達試驗46
- 1.3 方法46-51
- 1.3.1 多糖對小鼠體重、臟器指數(shù)和組織變化的影響46-47
- 1.3.2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47-48
- 1.3.3 磷酸化姬松茸多糖對小鼠脾臟免疫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48-51
- 2 結果與分析51-64
- 2.1 多糖對小鼠體重、臟器指數(shù)和組織變化的影響51-53
- 2.1.1 多糖對小鼠體重的影響51-52
- 2.1.2 多糖對小鼠臟器指數(shù)的影響結果52-53
- 2.1.3 組織學檢查結果53
- 2.2 免疫后臟器指數(shù)及ELISA結果53-55
- 2.2.1 多糖對一免二免小鼠臟器指數(shù)的影響53-54
- 2.2.2 多糖對小鼠血清抗體影響54-55
- 2.3 多糖對小鼠脾臟三種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55-64
- 2.3.1 RNA純度的檢測55-56
- 2.3.2 標曲、溶解和擴增曲線56-60
- 2.3.3 多糖對INF-γ、IL-2 和IL-4 表達的調(diào)控作用60-64
- 3 討論64-66
- 3.1 多糖對小鼠體重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的影響結果討論64
- 3.2 ELISA測小鼠血清中抗體(IgG)含量結果討論64-65
- 3.3 熒光定量PCR測多糖對小鼠基因的調(diào)控65-66
- 結論66-67
- 參考文獻67-76
- 附錄76-78
- 致謝78-79
- 攻讀碩士學位論文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莉,方平;姬松茸的栽培技巧[J];安徽農(nóng)業(yè);2001年03期
2 張云凌;淺談姬松茸的藥效[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1年04期
3 唐楚才,張東祥;姬松茸優(yōu)質(zhì)干品的加工技術[J];食用菌;2001年02期
4 余培勝;室外大棚層架栽培姬松茸技術[J];食用菌;2001年06期
5 李三暑,雷錦桂,陳惠成;鎘、磷、鈣在姬松茸細胞內(nèi)的積累和分布特征及其交互作用[J];食用菌學報;2001年04期
6 ;姬松茸市場有需求[J];中國農(nóng)業(yè)信息;2003年11期
7 薛勇;姬松茸的栽培技巧[J];北京農(nóng)業(yè);2004年03期
8 胡偉;佟立君;;姬松茸“巖出101株”的由來[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7年06期
9 李娜;張靜;徐仲偉;寧正祥;;姬松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9年07期
10 李上彬;;姬松茸綠色標準化生產(chǎn)技術[J];食用菌;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菁;程雪華;黃大斌;;姬松茸富集重金屬鎘的試驗初報[A];全國第6屆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張昌禧;肖寧;吳遠文;邱嬌英;;姬松茸的生藥鑒定及開發(fā)研究[A];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第二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3 李三暑;陳惠成;雷錦桂;顏明娟;鄭永標;林新堅;;姬松茸鎘污染防治及其機制[A];全國第6屆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黃大斌;楊菁;;土壤對姬松茸重金屬含量的影響[A];首屆海峽兩岸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林衍銓;李開本;黃建成;何錦星;林興生;余應瑞;;姬松茸綠色食品標準栽培初步研究[A];首屆海峽兩岸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姜紅波;林啟訓;趙衛(wèi)星;;姬松茸的營養(yǎng)藥用價值及其開發(fā)利用[A];福建省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7 賈薇;嚴淑玲;樊華;;姬松茸多糖組分對小鼠巨噬細胞作用初探[A];2010年中國菌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8 陳體強;王宏雨;毛方華;吳巖斌;王敏惠;;有機姬松茸浸膏粉化學成分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A];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張明瑯;周大坤;葉向東;;姬松茸栽培技術[A];全國第6屆食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林衍銓;李開本;黃建成;何錦星;林興生;余應瑞;;鎘在姬松茸生長過程的遷移積累研究[A];首屆海峽兩岸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有機姬松茸生產(chǎn)規(guī)程(四)[N];福建科技報;2006年
2 陳國孟;仙游無公害姬松茸通過驗收[N];福建日報;2007年
3 華耀邋余福 思興;姬松茸成致富新亮點[N];三明日報;2008年
4 楚雄州林業(yè)局 李光平;姬松茸深溝窄廂栽培法[N];云南科技報;2012年
5 陳建平 鄭志忠;產(chǎn)量占中國市場六成 銷售占日本市場七成[N];福建日報;2004年
6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科技示范園 喻初權;姬松茸栽培技術(一)[N];湖南科技報;2003年
7 省食用菌研究所科技示范園 喻初權;姬松茸栽培技術(三)[N];湖南科技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徐樹才 通訊員 林崢嶸;姬松茸給順昌帶來什么[N];福建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黨山 通訊員 江余昌;張學才:種植姬松茸叩開致富門[N];云南科技報;2006年
10 林起煌;大田利用煙稈成功栽培姬松茸[N];福建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艷榮;姬松茸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2 李曉慧;姬松茸子實體多糖對人白血病細胞HL-60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孫培龍;姬松茸多糖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及抗腫瘤活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鄭亞鳳;高多糖的姬松茸和灰樹花品種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5 劉吉成;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抗腫瘤轉移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揚帆;姬松茸酚類物質(zhì)的提取及其功能學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2 陳鑫;不同干燥方法對姬松茸干品品質(zhì)特性的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3 門繼光;基于MAPK和NF-κB信號通路的姬松茸多糖抑制哮喘氣道炎癥的實驗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4 李龍;姬松茸對小鼠Ⅱ型糖尿病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5年
5 王俊婷;姬松茸多糖對輻射損傷大鼠的免疫調(diào)節(jié)及抗氧化作用研究[D];青島大學;2015年
6 李峰;姬松茸多糖不同提取與干燥方法的比較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7 王夏梅;姬松茸子實體多糖分離純化、結構表征和免疫活性分析[D];江南大學;2016年
8 王航;姬松茸液體發(fā)酵及其保肝膠囊的制備[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9 路W
本文編號:376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7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