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缺硒對大鼠體內D-絲氨酸、L-絲氨酸水平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25 11:09
本試驗旨在建立缺硒大鼠模型,研究長期缺硒對大鼠體內D-絲氨酸、L-絲氨酸水平的影響。選取3周齡雄性斷乳大鼠12只,隨機分為2組(每組6只):缺硒組大鼠飼喂低硒飼糧(硒水平為0.02 mg/kg),對照組大鼠同期飼喂正常飼糧(硒水平為0.18 mg/kg),試驗期300 d。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血漿中硒水平,利用鄰苯二甲醛和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大鼠體內D-絲氨酸、L-絲氨酸水平。結果表明:1)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譜柱(4.6 mm×150 mm,5μm),采用50 mmol/L醋酸銨和甲醇作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D-絲氨酸和L-絲氨酸得到很好地分離。2)與飼喂正常飼糧的大鼠相比,飼喂低硒飼糧的大鼠血漿中硒水平極顯著降低(P<0.01),血漿中D-絲氨酸、L-絲氨酸以及小腦中L-絲氨酸水平升高,但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由此可見,通過飼喂低硒飼糧可建立缺硒大鼠模型,長期低硒飼糧飼喂對大鼠血漿、小腦中D-絲氨酸、L-絲氨酸水平無顯著影響。
【文章來源】: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20,32(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L-絲氨酸和D-絲氨酸分離色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硒與認知功能[J]. 余海立,陳智仙,張彥,朱杰,張雙慶. 中國藥事. 2019(04)
[2]D-絲氨酸的氧化代謝途徑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譚茹尹,韋慶臣,羅佐杰. 廣東醫(yī)學. 2018(10)
[3]人體硒代謝與硒營養(yǎng)研究進展[J]. 王磊,杜菲,孫卉,張春義. 生物技術進展. 2015(04)
[4]作物富硒研究進展[J]. 謝斌,吳文良,郭巖彬,孫宏杰,焦子偉.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1)
[5]大鼠對亞硒酸鈉和富硒酵母吸收利用的比較研究[J]. 傅瑞娟,張銳,田俊梅,張丁,何偉.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1(01)
[6]大豆硒蛋白與亞硒酸鈉生物利用的比較研究[J]. 田俊梅,張丁,付瑞娟,張銳,何偉. 大豆科學. 2010(03)
[7]硒缺乏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 王艷,蘇敏. 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 2004(04)
本文編號:3552344
【文章來源】: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20,32(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L-絲氨酸和D-絲氨酸分離色譜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硒與認知功能[J]. 余海立,陳智仙,張彥,朱杰,張雙慶. 中國藥事. 2019(04)
[2]D-絲氨酸的氧化代謝途徑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 譚茹尹,韋慶臣,羅佐杰. 廣東醫(yī)學. 2018(10)
[3]人體硒代謝與硒營養(yǎng)研究進展[J]. 王磊,杜菲,孫卉,張春義. 生物技術進展. 2015(04)
[4]作物富硒研究進展[J]. 謝斌,吳文良,郭巖彬,孫宏杰,焦子偉.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1)
[5]大鼠對亞硒酸鈉和富硒酵母吸收利用的比較研究[J]. 傅瑞娟,張銳,田俊梅,張丁,何偉.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1(01)
[6]大豆硒蛋白與亞硒酸鈉生物利用的比較研究[J]. 田俊梅,張丁,付瑞娟,張銳,何偉. 大豆科學. 2010(03)
[7]硒缺乏動物模型的建立及應用[J]. 王艷,蘇敏. 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 2004(04)
本文編號:3552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5523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