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熱病毒敏感細胞系和感染性克隆的構建與初步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13:26
犬瘟熱(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熱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食肉科動物死亡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近年來,隨著全球環(huán)境變化、動物棲息地的人為頻繁干預及病毒的進化,CDV的自然宿主已由傳統(tǒng)的犬科、浣熊科和鼬科擴大到貓科、靈貓科等所有陸地食肉科動物,此外也有偶蹄目、海豹和非人靈長類自然感染CDV的報道。CDV給全球動物養(yǎng)殖業(y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極大損失和危害的同時,其社會公共危害性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傳代細胞系上缺少CDV病毒受體,人工分離培養(yǎng)病毒十分困難,導致人們對病毒的病原學與免疫研究認知較其它病毒而言發(fā)展相對緩慢,特別是在免疫預防方面一直沿用上世紀50年代研制的CDV。因此,當前構建高效分離CDV的敏感細胞系,建立病毒的反向遺傳操作平臺,分離研究當前流行犬瘟熱野毒株的特性,分析野毒株與商業(yè)疫苗毒株抗原蛋白分子特性及抗原蛋白差異,開展有效安全成本低廉犬用疫苗或佐劑的研制具有重大意義,對預防控制國內犬瘟熱疫情蔓延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I表達犬瘟熱病毒SLAM受體的敏感細胞系構建及其病毒的分離與鑒定鑒于傳統(tǒng)的CDV分離培養(yǎng)方法有...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1.1 犬瘟熱概述
1.1.1 犬瘟熱病毒
1.1.2 病毒分離培養(yǎng)
1.1.3 病毒蛋白
1.1.4 致病機理和臨床特征
1.1.5 流行病學
1.1.6 犬瘟熱疫苗研究現(xiàn)狀
1.1.7 犬瘟熱病毒感染性克隆研究現(xiàn)狀
1.2 犬瘟熱病毒受體研究進展
1.2.1 信號淋巴細胞激活分子
1.2.2 Nectin-4
1.2.3 其他受體
1.2.4 總結
1.3 白細胞介素 18 研究進展
1.3.1 IL-18 的發(fā)現(xiàn)
1.3.2 IL-18 分子結構
1.3.3 IL-18 基因及基因調節(jié)
1.3.4 IL-18 產生和遞呈
1.3.5 IL-18 的生物學功能
1.3.6 IL-18 對宿主免疫保護作用
1.3.7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內容
第一章 表達犬瘟熱病毒 SLAM 受體的敏感細胞系構建及病毒分離與鑒定
1.1 材料方法
1.1.1 病料、質粒和細胞
1.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1.3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1.1.4 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1.1.5 表達 SLAM 蛋白 Vero 細胞系的構建
1.1.6 RT-PCR 方法鑒定 SLAM/Vero 細胞系
1.1.7 間接免疫熒光方法鑒定
1.1.8 流式細胞檢測 SLAM/Vero 細胞系
1.1.9 猴源和犬源 CDV 的分離與鑒定
1.1.10 病毒在 SLAM/Vero 細胞生長特性研究
1.2 結果
1.2.1 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
1.2.2 SLAM/Vero 細胞系的構建與鑒定
1.2.3 利用 Vero/DogSLAM 細胞系分離犬瘟熱病毒
1.2.4 犬源 CDV 和猴源 CDV 對不同動物 SLAM 受體利用比較分析
1.3 討論
1.4 小結
第二章 現(xiàn)行不同疫苗株犬瘟熱病毒免疫效果評價及其 H 蛋白基因特性分析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疫苗毒株、細胞和動物細胞、質粒與單克隆抗體
2.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2.1.3 不同疫苗株 CDV 在犬和狐貍體內免疫效果評價
2.1.4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2.1.5 RT-PCR 克隆 4 株疫苗株 CDV 的 H 基因
2.1.6 CDV H 基因序列分析
2.1.7 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2.1.8 細胞轉染
2.1.9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
2.1.10 犬瘟熱病毒 H 蛋白三維構象建立
2.2 結果
2.2.1 不同疫苗株 CDV 在犬和狐貍體內免疫效果評估
2.2.2 PCR 擴增結果
2.2.3 不同毒株 H 基因核苷酸及其對應的氨基酸同源性比較
2.2.4 H 基因系統(tǒng)發(fā)生進化樹分析
2.2.5 H 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結果
2.2.6 犬瘟熱病毒 H 蛋白糖基化位點分析
2.2.7 野生株和疫苗株犬瘟熱病毒 H 蛋白同源模型構建及比較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表達白細胞介素 18 的重組犬瘟熱病毒感染性克隆構建與初步應用
3.1 材料方法
3.1.1 病毒株,質粒和細胞
3.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3.1.3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3.1.4 感染性克隆載體的構建
3.1.5 病毒的拯救
3.1.6 RT-PCR 及測序鑒定
3.1.7 Western blotting 鑒定
3.1.8 重組病毒的培養(yǎng)與滴定
3.1.9 重組病毒生長動力學研究
3.1.10 IL-18 的生物活性評估
3.2 結果
3.2.1 表達犬 IL-18 基因的重組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3.2.2 不同載體體系表達的 IL-18 活性評定
3.2.3 粘附人 IL-2 信號肽的犬或鼠 IL-18 的重組犬瘟熱病毒載體構建
3.2.4 重組病毒的拯救及其鑒定
3.2.5 Western blotting 鑒定重組病毒
3.2.6 重組病毒生長動力學研究
3.2.7 重組病毒分泌 IL-18 的生物活性能力檢測
3.3 討論
3.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攻讀博士期間所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325859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1.1 犬瘟熱概述
1.1.1 犬瘟熱病毒
1.1.2 病毒分離培養(yǎng)
1.1.3 病毒蛋白
1.1.4 致病機理和臨床特征
1.1.5 流行病學
1.1.6 犬瘟熱疫苗研究現(xiàn)狀
1.1.7 犬瘟熱病毒感染性克隆研究現(xiàn)狀
1.2 犬瘟熱病毒受體研究進展
1.2.1 信號淋巴細胞激活分子
1.2.2 Nectin-4
1.2.3 其他受體
1.2.4 總結
1.3 白細胞介素 18 研究進展
1.3.1 IL-18 的發(fā)現(xiàn)
1.3.2 IL-18 分子結構
1.3.3 IL-18 基因及基因調節(jié)
1.3.4 IL-18 產生和遞呈
1.3.5 IL-18 的生物學功能
1.3.6 IL-18 對宿主免疫保護作用
1.3.7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內容
第一章 表達犬瘟熱病毒 SLAM 受體的敏感細胞系構建及病毒分離與鑒定
1.1 材料方法
1.1.1 病料、質粒和細胞
1.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1.1.3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1.1.4 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1.1.5 表達 SLAM 蛋白 Vero 細胞系的構建
1.1.6 RT-PCR 方法鑒定 SLAM/Vero 細胞系
1.1.7 間接免疫熒光方法鑒定
1.1.8 流式細胞檢測 SLAM/Vero 細胞系
1.1.9 猴源和犬源 CDV 的分離與鑒定
1.1.10 病毒在 SLAM/Vero 細胞生長特性研究
1.2 結果
1.2.1 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
1.2.2 SLAM/Vero 細胞系的構建與鑒定
1.2.3 利用 Vero/DogSLAM 細胞系分離犬瘟熱病毒
1.2.4 犬源 CDV 和猴源 CDV 對不同動物 SLAM 受體利用比較分析
1.3 討論
1.4 小結
第二章 現(xiàn)行不同疫苗株犬瘟熱病毒免疫效果評價及其 H 蛋白基因特性分析研究
2.1 材料與方法
2.1.1 疫苗毒株、細胞和動物細胞、質粒與單克隆抗體
2.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2.1.3 不同疫苗株 CDV 在犬和狐貍體內免疫效果評價
2.1.4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2.1.5 RT-PCR 克隆 4 株疫苗株 CDV 的 H 基因
2.1.6 CDV H 基因序列分析
2.1.7 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2.1.8 細胞轉染
2.1.9 間接免疫熒光檢測
2.1.10 犬瘟熱病毒 H 蛋白三維構象建立
2.2 結果
2.2.1 不同疫苗株 CDV 在犬和狐貍體內免疫效果評估
2.2.2 PCR 擴增結果
2.2.3 不同毒株 H 基因核苷酸及其對應的氨基酸同源性比較
2.2.4 H 基因系統(tǒng)發(fā)生進化樹分析
2.2.5 H 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結果
2.2.6 犬瘟熱病毒 H 蛋白糖基化位點分析
2.2.7 野生株和疫苗株犬瘟熱病毒 H 蛋白同源模型構建及比較
2.3 討論
2.4 小結
第三章 表達白細胞介素 18 的重組犬瘟熱病毒感染性克隆構建與初步應用
3.1 材料方法
3.1.1 病毒株,質粒和細胞
3.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3.1.3 引物的設計與合成
3.1.4 感染性克隆載體的構建
3.1.5 病毒的拯救
3.1.6 RT-PCR 及測序鑒定
3.1.7 Western blotting 鑒定
3.1.8 重組病毒的培養(yǎng)與滴定
3.1.9 重組病毒生長動力學研究
3.1.10 IL-18 的生物活性評估
3.2 結果
3.2.1 表達犬 IL-18 基因的重組真核表達載體構建
3.2.2 不同載體體系表達的 IL-18 活性評定
3.2.3 粘附人 IL-2 信號肽的犬或鼠 IL-18 的重組犬瘟熱病毒載體構建
3.2.4 重組病毒的拯救及其鑒定
3.2.5 Western blotting 鑒定重組病毒
3.2.6 重組病毒生長動力學研究
3.2.7 重組病毒分泌 IL-18 的生物活性能力檢測
3.3 討論
3.4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導師簡介
作者簡介
攻讀博士期間所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325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3258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