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糞便中乳酸菌的分離鑒定及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6 05:47
【目的】篩選安全的、具有優(yōu)良特性的乳酸菌菌株,進一步研發(fā)益生制劑,為飼料添加劑等動物相關產(chǎn)品提供資源!痉椒ā繌奈覈邶埥〈笈d安嶺地區(qū)采集野豬糞便樣品13份,編號后置于4℃保溫箱迅速運回實驗室,利用MRS培養(yǎng)基分離純化乳酸菌。使用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分離菌株的基因組DNA,利用細菌16S rDNA通用引物進行PCR鑒定,將擴增得到的序列測序后在NCBI上使用BLAST與GenBank數(shù)據(jù)庫中序列進行對比分析,確定各菌株的分類學地位。將鑒定后的乳酸菌菌株分別接種于酸性(pH 3.0)和含膽鹽(0.3%)的MRS培養(yǎng)基,在不同條件下評價乳酸菌菌株的耐酸、耐膽鹽特性。將過夜培養(yǎng)的乳酸菌于室溫條件下靜置,在不同時間測定其OD600nm,進行自凝集能力評價;過夜培養(yǎng)的菌株分別與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3種致病菌混合后于室溫靜置,進行共凝集能力檢測。在體外,分別進行乳酸菌菌株對Caco-2細胞和IPEC-J2細胞的黏附能力測定,評價不同菌株的黏附能力。通過測定乳酸菌菌株對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3種致病菌的抑菌環(huán)直徑,評價分離菌株...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53(1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3株乳酸菌自凝集能力及其與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
溶血性試驗結果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P)劃線的血平板上菌落周圍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環(huán)(β型溶血),模式菌株嗜酸乳桿菌(ATCC 4356)和3株乳酸菌菌株劃線的血平板上菌落周圍無溶血現(xiàn)象,表明3株乳酸菌均無溶血性(圖3)。食物來源的腸球菌存在單一或多重毒力因子,盡管其在益生性腸球菌中的發(fā)生率較低,另外,也有關于乳桿菌中存在毒力因子的報導,因此仍需對本試驗中分離的兩株腸球菌和一株黏膜乳桿菌進行毒力因子的分析,以評估其安全性。在本研究中,以乳酸菌分離株基因組DNA為模板,使用多對毒力因子相應引物進行PCR擴增,均未檢測到毒力因子(圖4)。圖3 乳酸菌分離株的溶血性
乳酸菌分離株的溶血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興安嶺地區(qū)野生動物養(yǎng)殖業(yè)的機遇、挑戰(zhàn)與應對措施[J]. 郭玉榮,王利利,金煜. 野生動物. 2006(05)
本文編號:3232490
【文章來源】: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53(1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3株乳酸菌自凝集能力及其與致病菌的共凝集能力
溶血性試驗結果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P)劃線的血平板上菌落周圍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環(huán)(β型溶血),模式菌株嗜酸乳桿菌(ATCC 4356)和3株乳酸菌菌株劃線的血平板上菌落周圍無溶血現(xiàn)象,表明3株乳酸菌均無溶血性(圖3)。食物來源的腸球菌存在單一或多重毒力因子,盡管其在益生性腸球菌中的發(fā)生率較低,另外,也有關于乳桿菌中存在毒力因子的報導,因此仍需對本試驗中分離的兩株腸球菌和一株黏膜乳桿菌進行毒力因子的分析,以評估其安全性。在本研究中,以乳酸菌分離株基因組DNA為模板,使用多對毒力因子相應引物進行PCR擴增,均未檢測到毒力因子(圖4)。圖3 乳酸菌分離株的溶血性
乳酸菌分離株的溶血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興安嶺地區(qū)野生動物養(yǎng)殖業(yè)的機遇、挑戰(zhàn)與應對措施[J]. 郭玉榮,王利利,金煜. 野生動物. 2006(05)
本文編號:3232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2324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