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鑒定及毒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4 17:06
本試驗結(jié)合傳統(tǒng)細菌學鑒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從發(fā)病死亡的林麝肺組織和肝組織中分離鑒定出了三株銅綠假單胞菌,提取分離株的粗毒素并作用于家兔外周血淋巴細胞,觀察粗毒素對淋巴細胞的增殖影響。根據(jù)文獻合成保守性通用引物,對PAsp-1、PAsp-2、PAsp-3的16SrDNA進行擴增和目標片段測序,將測序結(jié)果在NCBI上進行相似性比較,運用生物學軟件DNA star7.1進行發(fā)育樹的構(gòu)建,并結(jié)合常規(guī)的細菌學鑒定結(jié)果,最終確定PAsp-1、PAsp-2、PAsp-3為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采用單因素試驗對各菌株的培養(yǎng)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確定了PAsp-1、PAsp-2和PAsp-3的最佳液體培養(yǎng)條件均為:溫度40℃,pH值6.5。在上述最佳條件下培養(yǎng)銅綠假單胞菌,三株菌的增殖速度均在6-14h最快,在14h時達到峰值。藥物敏感性試驗結(jié)果顯示,PAsp-1、PAsp-2和PAsp-3均對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頭孢他啶、頭孢哌酮、環(huán)丙沙星敏感;對羧芐青霉素、四環(huán)素和頭孢曲松中度敏感;對青霉素、頭孢唑啉、氨芐西林、紅霉素、復方新諾明和美滿霉素具有耐藥...
【文章來源】: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銅綠假單胞菌
1.2 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鑒定
1.3 我國養(yǎng)殖業(yè)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現(xiàn)狀
1.4 銅綠假單胞菌主要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
1.4.1 蛋白酶
1.4.2 外毒素A
1.4.3 綠膿菌素
1.4.4 鼠李糖脂
1.4.5 內(nèi)毒素
1.4.6 菌毛與鞭毛
1.4.7 其它致病因子
1.5 我國人工養(yǎng)殖林麝的現(xiàn)狀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試驗材料
2.1 試驗病料和試驗動物
2.2 主要培養(yǎng)基
2.3 主要試劑和藥品
2.4 試驗儀器
3. 試驗方法
3.1 菌株的分離鑒定
3.1.1 樣品采集
3.1.2 分離與純化
3.1.3 形態(tài)及培養(yǎng)特性
3.1.4 理化特性
3.1.5 菌種保存
3.1.6 16SrDNA基因序列測定與系統(tǒng)發(fā)育學分析
3.2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性試驗
3.2.1 菌株培養(yǎng)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
3.2.2 平板計數(shù)法測定活菌數(shù)
3.2.3 藥物敏感性測定
3.2.4 致病性試驗
3.3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毒素研究
3.3.1 毒素的粗提
3.3.2 兔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分離和培養(yǎng)
3.3.3 體外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4. 試驗結(jié)果
4.1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鑒定
4.1.1 菌株分離與純化
4.1.2 分離菌株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
4.1.3 菌株16SrDNA分子鑒定
4.2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性試驗
4.2.1 菌株培養(yǎng)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
4.2.2 平板計數(shù)法測定活菌數(shù)
4.2.3 藥物敏感性試驗
4.2.4 致病性試驗
4.3 銅綠假單胞菌的毒素研究
4.3.1 毒素濃度的測定
4.3.2 兔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分離
4.3.3 銅綠假單胞菌毒素對家兔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5. 討論
5.1 菌株的分離鑒定
5.2 菌株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力試驗
5.3 粗毒素研究
5.3.1 粗毒素的提取和淋巴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
5.3.2 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6. 結(jié)論
7. 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1年中國CHINET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監(jiān)測[J]. 楊青,俞云松,孫自鏞,陳中舉,徐英春,張小江,汪復,朱德妹,胡付品,卓超,蘇丹虹,張泓,孔菁,張朝霞,季萍,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單斌,杜艷,胡云建,艾效曼,徐元宏,沈繼錄,黃文祥,賈蓓,魏蓮花,吳玲.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3(05)
[2]竹鼠綠膿桿菌的分離和鑒定[J]. 馮世文,李軍,曾蕓,楊威,陳澤祥. 中國動物保健. 2013(05)
[3]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現(xiàn)狀及耐藥分析[J]. 張栩,盛傳倫.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3(01)
[4]死亡番鴨胚中綠膿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陳紅梅,程龍飛,萬春和,施少華,傅光華,黃瑜. 中國獸醫(yī)雜志. 2012(12)
[5]綠膿桿菌外毒素A的最新研究進展[J]. 夏海華,于沖,曲曉軍,孫建華,王金英. 生物技術(shù). 2012(02)
[6]綠膿桿菌研究進展[J]. 韓青松,簡永利,涂宜強,高永安,宋顯章,涂國眾,段龍川.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2(01)
[7]雛雞綠膿桿菌病病原的分離與鑒定[J]. 王勇.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1(15)
[8]圈養(yǎng)林麝膿腫病病原菌分離鑒定及藥敏分析[J]. 趙克雷,李旭鑫,帕哈爾定·帕拉哈提,曾博,張修月,岳碧松. 四川動物. 2011(04)
[9]雛雞綠膿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靳雙星,陳理盾,段繼永.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1(07)
[10]水貂綠膿桿菌分離株的生物學特性和血清型分析[J]. 白雪,柴秀麗,閆喜軍,高晗,張海玲,趙建軍,張蕾,邵西群,羅國良,王長鳳. 畜牧與獸醫(yī). 2011(07)
碩士論文
[1]銅綠假單胞菌PA2800在耐藥性和致病性中的作用研究[D]. 魏金花.西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18648
【文章來源】: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銅綠假單胞菌
1.2 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鑒定
1.3 我國養(yǎng)殖業(yè)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感染現(xiàn)狀
1.4 銅綠假單胞菌主要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
1.4.1 蛋白酶
1.4.2 外毒素A
1.4.3 綠膿菌素
1.4.4 鼠李糖脂
1.4.5 內(nèi)毒素
1.4.6 菌毛與鞭毛
1.4.7 其它致病因子
1.5 我國人工養(yǎng)殖林麝的現(xiàn)狀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試驗材料
2.1 試驗病料和試驗動物
2.2 主要培養(yǎng)基
2.3 主要試劑和藥品
2.4 試驗儀器
3. 試驗方法
3.1 菌株的分離鑒定
3.1.1 樣品采集
3.1.2 分離與純化
3.1.3 形態(tài)及培養(yǎng)特性
3.1.4 理化特性
3.1.5 菌種保存
3.1.6 16SrDNA基因序列測定與系統(tǒng)發(fā)育學分析
3.2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性試驗
3.2.1 菌株培養(yǎng)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
3.2.2 平板計數(shù)法測定活菌數(shù)
3.2.3 藥物敏感性測定
3.2.4 致病性試驗
3.3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毒素研究
3.3.1 毒素的粗提
3.3.2 兔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分離和培養(yǎng)
3.3.3 體外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4. 試驗結(jié)果
4.1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分離鑒定
4.1.1 菌株分離與純化
4.1.2 分離菌株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
4.1.3 菌株16SrDNA分子鑒定
4.2 林麝源銅綠假單胞菌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性試驗
4.2.1 菌株培養(yǎng)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值
4.2.2 平板計數(shù)法測定活菌數(shù)
4.2.3 藥物敏感性試驗
4.2.4 致病性試驗
4.3 銅綠假單胞菌的毒素研究
4.3.1 毒素濃度的測定
4.3.2 兔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分離
4.3.3 銅綠假單胞菌毒素對家兔外周血淋巴細胞增殖的影響
5. 討論
5.1 菌株的分離鑒定
5.2 菌株的優(yōu)化培養(yǎng)、耐藥性和致病力試驗
5.3 粗毒素研究
5.3.1 粗毒素的提取和淋巴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
5.3.2 淋巴細胞增殖試驗
6. 結(jié)論
7. 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1年中國CHINET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監(jiān)測[J]. 楊青,俞云松,孫自鏞,陳中舉,徐英春,張小江,汪復,朱德妹,胡付品,卓超,蘇丹虹,張泓,孔菁,張朝霞,季萍,王傳清,王愛敏,倪語星,孫景勇,單斌,杜艷,胡云建,艾效曼,徐元宏,沈繼錄,黃文祥,賈蓓,魏蓮花,吳玲.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 2013(05)
[2]竹鼠綠膿桿菌的分離和鑒定[J]. 馮世文,李軍,曾蕓,楊威,陳澤祥. 中國動物保健. 2013(05)
[3]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現(xiàn)狀及耐藥分析[J]. 張栩,盛傳倫.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3(01)
[4]死亡番鴨胚中綠膿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陳紅梅,程龍飛,萬春和,施少華,傅光華,黃瑜. 中國獸醫(yī)雜志. 2012(12)
[5]綠膿桿菌外毒素A的最新研究進展[J]. 夏海華,于沖,曲曉軍,孫建華,王金英. 生物技術(shù). 2012(02)
[6]綠膿桿菌研究進展[J]. 韓青松,簡永利,涂宜強,高永安,宋顯章,涂國眾,段龍川.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2(01)
[7]雛雞綠膿桿菌病病原的分離與鑒定[J]. 王勇.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1(15)
[8]圈養(yǎng)林麝膿腫病病原菌分離鑒定及藥敏分析[J]. 趙克雷,李旭鑫,帕哈爾定·帕拉哈提,曾博,張修月,岳碧松. 四川動物. 2011(04)
[9]雛雞綠膿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靳雙星,陳理盾,段繼永.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1(07)
[10]水貂綠膿桿菌分離株的生物學特性和血清型分析[J]. 白雪,柴秀麗,閆喜軍,高晗,張海玲,趙建軍,張蕾,邵西群,羅國良,王長鳳. 畜牧與獸醫(yī). 2011(07)
碩士論文
[1]銅綠假單胞菌PA2800在耐藥性和致病性中的作用研究[D]. 魏金花.西北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18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30186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