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黃止痢復(fù)方中藥提取物抗禽致病性大腸桿菌作用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18:42
目的為了獲得四黃止痢復(fù)方中藥提取物(Extract from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Sihuangzhili,ECCS)、獲悉ECCS抗禽致病性大腸桿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作用機制及其治療效果,本研究開展了建立ECCS多組分HPLC檢測方法、優(yōu)化其制備工藝參數(shù)、研究其體外抗APEC-O2的活性、對毒力基因的影響及體內(nèi)治療效果系列實驗,為ECCS的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以四黃止痢復(fù)方中藥(黃芩、黃柏、大黃、黃連、板藍根、甘草)為原料,甲醇為提取溶劑,用浸漬法提取,設(shè)計浸漬溫度、浸漬時間、液料比、甲醇體積分數(shù)4個因素為自變量,黃芩苷、鹽酸小檗堿含量及干膏率綜合評分為因變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含量。以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為基礎(chǔ),用Design-expert軟件設(shè)計三因素三水平,響應(yīng)面法建立數(shù)學模型,得到最優(yōu)制備工藝參數(shù),制備ECCS;利用肉湯二倍稀釋法測定ECCS對APEC-O2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吸光光度法檢測ECCS對細菌生長曲線...
【文章來源】:錦州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專屬性試驗色譜圖
圖 2 鹽酸小檗堿、黃芩苷標準曲線(三)單因素實驗由圖 3a 所示,綜合評分在溫度為 25℃時達到峰值,但隨浸漬溫度的不斷升高,綜合評分也逐漸下降,到 100℃時達到最低,所以最佳浸漬溫度選為 25℃。由圖 3b 所示,綜合評分從 30 min 到 120 min 時顯著升高,120 min 時到達最大值,超過 120 min 時開始降低?赡苁请S著浸漬時間的增加,鹽酸小檗堿和黃芩苷中的水溶性雜質(zhì)的溶出增加,將有效成分分子包裹起來,阻止其擴散,導致其提取率下降。為了試驗精確,選取綜合評分最高點 120 min 以及其兩側(cè) 90 min 和150 min 三個水平進行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由圖 3c 可知,料液比在 1:200 至 1:250 時,綜合評分顯著提高,但在 1:250到 1:350 時升高緩慢,當料液比超過 1:350 后綜合評分開始降低。可能是料液比較小時,黃芩苷、鹽酸小檗堿不能完全溶出,達到一定料液比后完全溶出,但若
圖 3 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圖注:浸漬溫度(a)、浸漬時間(b)、料液比(c)、甲醇體積分數(shù)(d)對綜合評分的影響(四)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1、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設(shè)計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將浸漬溫度固定為 25℃,其它因素選取合適的水平,展開響應(yīng)面試驗。具體因素水平見表 13。表 13 響應(yīng)面分析因素水平因素 浸漬時間(A)/min 甲醇體積分數(shù)(B)/% 料液比(C)/(g/mL)-1 90 65 1︰3000 120 75 1︰3501 150 85 1︰4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苦參功勞顆粒治療雞大腸桿菌病的Ⅲ期臨床試驗[J]. 高艷艷,高富紅,張曉會,劉興金. 中國動物保健. 2018(10)
[2]大腸桿菌毒力因子及耐藥機制研究進展[J]. 赫鳴睿. 現(xiàn)代畜牧科技. 2018(09)
[3]鹽酸小檗堿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 韓寧娟,方歡樂,牛睿,葛維娟,劉榮利. 生物化工. 2018(02)
[4]車前子黃酮的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微波提取及其對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丘富安,張建龍,丁育詩,任喆,李益坤,董星,李健,李燁瑤,秦韜,黃一帆. 中國獸醫(yī)科學. 2017(10)
[5]雞大腸桿菌病診斷與防治[J]. 賈新利,項廣財. 當代畜牧. 2017(23)
[6]四黃止痢顆粒中幾種有效成分的薄層鑒別研究[J]. 賈紀萍,熊玥,宋慧敏,李芳,李正雄,陳曉蘭.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7(04)
[7]靛玉紅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J]. 林健,林志立,陳良善,陳純真,林芳芳. 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8]中藥飲片對多重抗生素耐藥細菌的抑菌作用[J]. 黃琨明,楊志高,劉愛云,郭惠東,寧小玲.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6(13)
[9]細菌生長曲線測定實驗方法的研究[J]. 朱艷蕾. 微生物學雜志. 2016(05)
[10]黃連的藥理作用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 尹麗麗.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28)
博士論文
[1]復(fù)方中藥對雞大腸桿菌病的治療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 張瀚元.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2]大黃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內(nèi)、外抗菌作用及機制研究[D]. 劉明.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補骨脂乙素抗菌機制研究[D]. 周娟.河南大學 2016
[2]黃連水提物對痢疾桿菌的抑菌機制研究[D]. 黃燕飛.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3]馬齒莧提取物對產(chǎn)ESBLs大腸桿菌體外抑菌作用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孫燕杰.廣西大學 2016
[4]蘇魯部分地區(qū)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及2個O78分離株致病性的研究[D]. 曹春光.揚州大學 2015
[5]抗S.suis BF中藥的篩選及大黃素對毒力基因和luxS的影響[D]. 韓強.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6]甘草根提取物對番茄枯萎病菌生物活性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孫紅霞.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7]APEC毒力島基因irp2、fyua缺失對其毒力影響的研究[D]. 邵穎.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8]黃芩醇提物抑菌成分的初步確定及對黑根霉抑菌機理研究[D]. 劉影.南京師范大學 2014
[9]禽病原性大腸桿菌ompA、ompT基因和腸炎沙門氏菌ompA、pgtE基因突變株的構(gòu)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 周業(yè)菲.揚州大學 2013
[10]甘草提取物及有效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D]. 劉一.延邊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13082
【文章來源】:錦州醫(yī)科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專屬性試驗色譜圖
圖 2 鹽酸小檗堿、黃芩苷標準曲線(三)單因素實驗由圖 3a 所示,綜合評分在溫度為 25℃時達到峰值,但隨浸漬溫度的不斷升高,綜合評分也逐漸下降,到 100℃時達到最低,所以最佳浸漬溫度選為 25℃。由圖 3b 所示,綜合評分從 30 min 到 120 min 時顯著升高,120 min 時到達最大值,超過 120 min 時開始降低?赡苁请S著浸漬時間的增加,鹽酸小檗堿和黃芩苷中的水溶性雜質(zhì)的溶出增加,將有效成分分子包裹起來,阻止其擴散,導致其提取率下降。為了試驗精確,選取綜合評分最高點 120 min 以及其兩側(cè) 90 min 和150 min 三個水平進行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由圖 3c 可知,料液比在 1:200 至 1:250 時,綜合評分顯著提高,但在 1:250到 1:350 時升高緩慢,當料液比超過 1:350 后綜合評分開始降低。可能是料液比較小時,黃芩苷、鹽酸小檗堿不能完全溶出,達到一定料液比后完全溶出,但若
圖 3 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圖注:浸漬溫度(a)、浸漬時間(b)、料液比(c)、甲醇體積分數(shù)(d)對綜合評分的影響(四)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1、響應(yīng)面優(yōu)化試驗設(shè)計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將浸漬溫度固定為 25℃,其它因素選取合適的水平,展開響應(yīng)面試驗。具體因素水平見表 13。表 13 響應(yīng)面分析因素水平因素 浸漬時間(A)/min 甲醇體積分數(shù)(B)/% 料液比(C)/(g/mL)-1 90 65 1︰3000 120 75 1︰3501 150 85 1︰40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苦參功勞顆粒治療雞大腸桿菌病的Ⅲ期臨床試驗[J]. 高艷艷,高富紅,張曉會,劉興金. 中國動物保健. 2018(10)
[2]大腸桿菌毒力因子及耐藥機制研究進展[J]. 赫鳴睿. 現(xiàn)代畜牧科技. 2018(09)
[3]鹽酸小檗堿提取方法研究進展[J]. 韓寧娟,方歡樂,牛睿,葛維娟,劉榮利. 生物化工. 2018(02)
[4]車前子黃酮的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微波提取及其對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丘富安,張建龍,丁育詩,任喆,李益坤,董星,李健,李燁瑤,秦韜,黃一帆. 中國獸醫(yī)科學. 2017(10)
[5]雞大腸桿菌病診斷與防治[J]. 賈新利,項廣財. 當代畜牧. 2017(23)
[6]四黃止痢顆粒中幾種有效成分的薄層鑒別研究[J]. 賈紀萍,熊玥,宋慧敏,李芳,李正雄,陳曉蘭.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7(04)
[7]靛玉紅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J]. 林健,林志立,陳良善,陳純真,林芳芳. 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1)
[8]中藥飲片對多重抗生素耐藥細菌的抑菌作用[J]. 黃琨明,楊志高,劉愛云,郭惠東,寧小玲.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 2016(13)
[9]細菌生長曲線測定實驗方法的研究[J]. 朱艷蕾. 微生物學雜志. 2016(05)
[10]黃連的藥理作用及現(xiàn)代研究進展[J]. 尹麗麗.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6(28)
博士論文
[1]復(fù)方中藥對雞大腸桿菌病的治療效果及其機理研究[D]. 張瀚元.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2]大黃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內(nèi)、外抗菌作用及機制研究[D]. 劉明.第三軍醫(yī)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補骨脂乙素抗菌機制研究[D]. 周娟.河南大學 2016
[2]黃連水提物對痢疾桿菌的抑菌機制研究[D]. 黃燕飛.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3]馬齒莧提取物對產(chǎn)ESBLs大腸桿菌體外抑菌作用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孫燕杰.廣西大學 2016
[4]蘇魯部分地區(qū)禽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分離及2個O78分離株致病性的研究[D]. 曹春光.揚州大學 2015
[5]抗S.suis BF中藥的篩選及大黃素對毒力基因和luxS的影響[D]. 韓強.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6]甘草根提取物對番茄枯萎病菌生物活性及抑菌機理的研究[D]. 孫紅霞.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7]APEC毒力島基因irp2、fyua缺失對其毒力影響的研究[D]. 邵穎.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8]黃芩醇提物抑菌成分的初步確定及對黑根霉抑菌機理研究[D]. 劉影.南京師范大學 2014
[9]禽病原性大腸桿菌ompA、ompT基因和腸炎沙門氏菌ompA、pgtE基因突變株的構(gòu)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 周業(yè)菲.揚州大學 2013
[10]甘草提取物及有效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D]. 劉一.延邊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13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9130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