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株猴源奈瑟氏球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1 05:11
   2017年8月20日安徽省某動物園松鼠猴發(fā)病死亡。臨床癥狀以食欲廢絕、精神沉郁為主,短時間內死亡。剖檢可見肝臟表面點狀出血,周圍組織增生。肺間質增寬,伴有彌漫性出血?谇弧⒈乔缓蜌夤軆扔写罅堪咨菽。為確診病因,本試驗通過分離培養(yǎng)、形態(tài)學觀察、生長特性和分子生物學檢測等方法對病原菌進行分離鑒定。在死亡松鼠猴肝臟中分離出一株革蘭氏陰性球菌,在含有血清的培養(yǎng)基上良好生長,呈黃色、干燥、較硬的菌落。菌體大小在0.5μm~0.6μm之間,呈不規(guī)則球形,表面有突起。麥芽糖、果糖、蔗糖、乳糖和葡萄糖發(fā)酵陽性,氧化酶試驗陽性,硝酸鹽還原陰性。經16S rRNA序列比對,初步確定該分離株為奈瑟氏球菌屬菌株,同源性均為99%,與Neisseria macacae6250株親緣性最高,命名為NS-9株。為了解分離株的生物學特性,對培養(yǎng)特性、藥物敏感性進行研究。分離株的對數(shù)期在6~12h之間。酸性條件與堿性條件對比,發(fā)現(xiàn)酸性條件下存活率較高。對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β-內酰胺類藥物較為敏感,對恩諾沙星、復方新諾明、林可霉素和青霉素均耐藥。為探究分離株的致病性,在分離株中檢測出TonB鐵載體依賴受體和三價鐵攝取轉運調節(jié)器兩條與攝鐵系統(tǒng)相關的毒力基因。動物試驗小鼠腹腔攻毒細菌數(shù)為1.04×10~(14)CFU/只,隨后臨床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但未致死。病理觀察發(fā)現(xiàn)心臟、肝臟、肺臟、脾臟和腎臟均出現(xiàn)出血和淤血。肝細胞部分壞死和增生,肺泡塌陷、肺泡上皮細胞局部壞死,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脾臟內聚集大量的多核巨細胞。綜上所述,本研究從發(fā)病松鼠猴肝分離一株猴源奈瑟菌,疑似為病原菌。對小鼠的致病力較弱。
【學位單位】:安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S852.61
【部分圖文】:

口腔,鼻腔,液體,針尖樣


圖 2- 1 口腔和鼻腔中充滿泡沫樣液體Figure 2-1 Nasal cavity and mouth filled with white foamy liquid察發(fā)現(xiàn)肝臟表面有針尖樣的出血點,并且出血點纖維性滲出。肺臟出現(xiàn)了明顯的肺間質增寬,表氣管后發(fā)現(xiàn)氣管內充滿了白色泡沫狀液體。由此導致的氣道窒息死亡。圖 2- 2 臨床剖檢結果Figure 2-2 Clinical necropsy resultsa:肺間質增寬,伴有密集針尖樣點狀出血ab

剖檢,泡沫狀液


臨川觀察發(fā)現(xiàn)該松鼠猴鼻腔中有白色泡沫狀液體流出。用止血鉗撬開咬合的牙齒,發(fā)現(xiàn)口腔中也含有大量的白色泡沫狀液體,其他部位未見到外傷。圖 2- 1 口腔和鼻腔中充滿泡沫樣液體Figure 2-1 Nasal cavity and mouth filled with white foamy liquid病理解剖觀察發(fā)現(xiàn)肝臟表面有針尖樣的出血點,并且出血點周圍組織出現(xiàn)增生,表面出現(xiàn)了纖維性滲出。肺臟出現(xiàn)了明顯的肺間質增寬,表面出現(xiàn)了密集的點狀出血。剪開氣管后發(fā)現(xiàn)氣管內充滿了白色泡沫狀液體。由此可以得出該猴可能是由于肺水腫導致的氣道窒息死亡。ab c

菌落形態(tài),肺臟,小牛血清,菌落


圖 2- 3 肺臟觸片檢查Figure 2-3 Lung contact screening菌落形態(tài)有 3%小牛血清和 1%輔酶的培病菌。挑取致病菌用四區(qū)劃線法菌落較小,顏色呈微黃色,用較高,在挑取過程中多以整塊挑 2- 4 在含 3%小牛血清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形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錦榮;Stijn van der Veen;;H因子結合蛋白的非功能變異體作為腦膜炎球菌的候選疫苗[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5年06期

2 邸濤;許夢怡;劉慧謀;王彥紅;周榮云;徐淮;;1株兔源奈瑟菌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5年03期

3 張利軍;張秀瑜;瞿渝佳;王云英;;致感染性心內膜炎長奈瑟菌的鑒定和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4 李發(fā)兵;吳永貴;齊向明;錢光榮;汪鳳英;;干燥奈瑟菌致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1例報告[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年07期

5 齊越;張雷;;淋病奈瑟菌免疫逃逸機制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年01期

6 李欣;;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對抗菌藥物敏感性測定[J];當代醫(yī)學;2012年08期

7 袁新亮;易坤;李怡芬;馬翔;;對一種快速淋病奈瑟菌鑒定方法的探討[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年06期

8 張善弟;荊成寶;;3168例泌尿生殖道標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及支原體檢測結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年22期

9 郭永建;李德忠;黃炳勇;林惠英;;快速糖分解試驗鑒定淋病奈瑟氏菌[J];福建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10 承梅麗;李玲;;黃色奈瑟氏菌敗血癥并腦膜炎2例[J];浙江醫(yī)學;1989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漢清;致病性鴨源奈瑟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3年

2 朱立天;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和孔蛋白B免疫保護性研究[D];揚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650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8650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c2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