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被孢霉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及其在蛋雞飼料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9-09-05 18:13
【摘要】:二十碳五烯酸(EPA)、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于調(diào)節(jié)人機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已被用作營養(yǎng)增補添加劑及保健食品功能因子而廣泛地應用于食品、醫(yī)藥和農(nóng)業(yè)等行業(yè)。EPA、AA和DHA的生產(chǎn)方法主要有微生物發(fā)酵法、動植物組織提取法,其中微生物發(fā)酵法因其具有發(fā)酵條件易于控制、發(fā)酵周期短、可高密度培養(yǎng)等優(yōu)點而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本文在研究了實驗室構建的富含EPA和AA的重組高山被孢霉CCFM 442的液態(tài)發(fā)酵條件和菌體干燥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蛋雞飼喂試驗,考察高山被孢霉CCFM 442作為蛋雞飼料添加劑對蛋雞生產(chǎn)性能、雞蛋品質(zhì)的影響,旨在為富含EPA和AA的高山被孢霉CCFM 442在蛋品開發(fā)領域中的應用提供理論參考。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高山被孢霉CCFM 442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分別比較了不同碳源與氮源對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體的生長及脂肪酸產(chǎn)量的影響。研究表明以葡萄糖及混合氮源發(fā)酵時,高山被孢霉CCFM 442中EPA產(chǎn)量較高,分別達158.73 mg/L和135.40 mg/L。進一步研究了培養(yǎng)溫度和培養(yǎng)時間對菌體的生長及脂肪酸產(chǎn)量的影響作用,結果表明變溫培養(yǎng)條件下的EPA含量為25℃恒溫培養(yǎng)時的2.7倍。最后,在7.5 L發(fā)酵罐培養(yǎng)時菌體干重達到了42.7 g/L,EPA的產(chǎn)量達到了417.88mg/L,EPA產(chǎn)量是出發(fā)條件下的4倍;AA產(chǎn)量為1.57 g/L,是出發(fā)條件下的1.2倍。(2)菌體干燥工藝比較。通過考察熱風、真空和真空冷凍干燥對高山被孢霉CCFM 442中EPA損失率影響的研究發(fā)現(xiàn),真空冷凍干燥對高山被孢霉CCFM442中AA和EPA含量的影響最小,其損失率分別為12.48%和16.26%;熱風干燥對高山被孢霉CCFM 442中EPA和AA含量的影響較大,其中EPA在50℃和80℃下?lián)p失率分別達到39.41%和55.71%。從干燥成本和AA及EPA損失率等方面考慮,最終選用熱風干燥(50℃)方法對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體進行干燥。(3)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飼料作用效果研究。通過對高山被孢霉CCFM442在蛋雞飼料中的應用研究發(fā)現(xiàn),蛋雞飼料中添加5%和10%高山被孢霉CCFM442菌粉對蛋雞體重、平均蛋重、產(chǎn)蛋率、日均耗料量、料蛋比和蛋黃RCF值等指標均無顯著性影響(P0.05);而高山被孢霉CCFM 442中的EPA被機體吸收后轉化為了價值更高的DHA在蛋黃中沉積。當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粉添加比例為10%時,飼喂15天后蛋黃中DHA和AA含量較對照組分別增加2倍和1倍。與此同時,蛋黃中ω-6和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從對照組的31∶1下降到14∶1,更接近理想的ω-6/ω-3比值。該結果表明,蛋雞飼料中添加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粉可用于生產(chǎn)富含DHA和AA的營養(yǎng)強化雞蛋。
【圖文】:
亞油酸(C18:2)占TFA比例差異不顯著(圖表未列出)。試驗期內(nèi)不同飼料飼喂下蛋黃中ALA、EPA和DHA等含量的變化如表3-9所示,對應的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體補充期10 d時蛋黃脂肪酸氣相色譜圖見圖3-4。數(shù)據(jù)表明蛋黃中的棕櫚酸(C16:0)、棕櫚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亞油酸(C18:2)占 TFA 比例分別為 25%、2.5%、10%、34%和 18%,因此各組間上述五種脂肪酸含量差異不顯著可能的原因是,蛋黃中上述脂肪酸積累接近飽和,或是雞體內(nèi)代謝某些脂肪酸(如棕櫚油酸)的相關合成酶的活性較高所致。由表 3-9 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飼料中高山被孢霉 CCFM 442 菌體的添加量為 5%時,蛋黃中 ALA 和EPA 含量無顯著性變化,而蛋黃中 DHA 含量變化較為顯著。飼喂試驗進行 10 d 后,5%和 10% 高山被孢霉 CCFM442 添加組中蛋黃的 DHA 含量較對照組分別增加了 1 倍和 2倍
圖 3-3 飼料中添加高山被孢霉 CCFM 442 對雞蛋中 DHA 和 AA 含量及 ω-6/ω-3 比的影Fig.3-3 Effect of Mortierella alpina CCFM 442 supplementation treatment on DHA and AA coand the ratio of ω-6 to ω-3 PUFAs (ω-6/ω-3) in hen egg注:圖中數(shù)據(jù)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31.5;TQ920.6
本文編號:2532362
【圖文】:
亞油酸(C18:2)占TFA比例差異不顯著(圖表未列出)。試驗期內(nèi)不同飼料飼喂下蛋黃中ALA、EPA和DHA等含量的變化如表3-9所示,對應的高山被孢霉CCFM 442菌體補充期10 d時蛋黃脂肪酸氣相色譜圖見圖3-4。數(shù)據(jù)表明蛋黃中的棕櫚酸(C16:0)、棕櫚油酸(C16:1)、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亞油酸(C18:2)占 TFA 比例分別為 25%、2.5%、10%、34%和 18%,因此各組間上述五種脂肪酸含量差異不顯著可能的原因是,蛋黃中上述脂肪酸積累接近飽和,或是雞體內(nèi)代謝某些脂肪酸(如棕櫚油酸)的相關合成酶的活性較高所致。由表 3-9 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飼料中高山被孢霉 CCFM 442 菌體的添加量為 5%時,蛋黃中 ALA 和EPA 含量無顯著性變化,而蛋黃中 DHA 含量變化較為顯著。飼喂試驗進行 10 d 后,5%和 10% 高山被孢霉 CCFM442 添加組中蛋黃的 DHA 含量較對照組分別增加了 1 倍和 2倍
圖 3-3 飼料中添加高山被孢霉 CCFM 442 對雞蛋中 DHA 和 AA 含量及 ω-6/ω-3 比的影Fig.3-3 Effect of Mortierella alpina CCFM 442 supplementation treatment on DHA and AA coand the ratio of ω-6 to ω-3 PUFAs (ω-6/ω-3) in hen egg注:圖中數(shù)據(jù)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學位授予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831.5;TQ9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時翔,黃惠琴,朱法科,林煒鐵,姚汝華;被孢霉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的初步研究[J];菌物系統(tǒng);1999年03期
2 于長青;李麗娜;;花生四烯酸研究進展[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2007年04期
3 馬玉平,李德海,王忠萍;多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J];中國乳品工業(yè);2002年02期
4 蔣加拉;劉素純;陳學武;陳敏娜;張雪嬌;;花生四烯酸的生理學功能及利用真菌生產(chǎn)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0年06期
5 張靜;趙建新;陳海琴;陳衛(wèi);張灝;;高山被孢霉發(fā)酵生產(chǎn)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初步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年11期
6 沈以凌;劉洋;虞龍;;高山被孢霉發(fā)酵生產(chǎn)花生四烯酸條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9年02期
7 范益春;彭超;任路靜;紀曉俊;常淑梅;劉欣;黃和;;磷限制對高山被孢霉發(fā)酵產(chǎn)油脂分析[J];食品科技;2010年10期
8 李振,張子坤;飼料添加劑在低膽固醇雞蛋生產(chǎn)中的應用[J];獸藥與飼料添加劑;2004年01期
9 周立新,黃鳳洪,嚴興初,李文林;α-亞麻酸與γ-亞麻酸[J];西部糧油科技;2000年06期
10 吳艷霞;亞麻籽及亞麻籽油[J];西部糧油科技;1994年02期
本文編號:2532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23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