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重組犬流感病毒的小鼠致病性研究
【圖文】:
·34·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7年12月LZ36LZ20LZ52LZ45LZ56QZ5WZ1WZ2LZ317NNTW15Control01234567891011121314重體%)(時間(d)1201101009080圖1小鼠體重變化圖Fig.1BodyweightofthemiceinfectedwithdifferentCIVs2.2攻毒后小鼠存活率通過14d的體重監(jiān)測,結(jié)果只有LZ56組的重組H1N1亞型毒株均在攻毒后6d和攻毒后7d致死小鼠,其存活率為77.78%,其他組的毒株均未能致死小鼠,其存活率為100%(圖2)。2.3小鼠攻毒后病毒在呼吸道的復制情況采用TCID50方法,對10組小鼠各個臟器中病毒進行滴定,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重組病毒均能在肺臟和上鼻竇復制,平均病毒滴度≥103.7TCID50/mL,其中LZ56組在肺臟的復制能力較好,感染后3d和5d分別達到106.0TCID50/mL和106.1TCID50/mL。此外LZ45組相比其他組的肺臟復制較差,感染后5d的病毒滴度僅有103.7TCID50/mL。相對應的是,上鼻竇病毒滴度分別為104.5TCID50/mL和104.9TCID50/mL。結(jié)果表明這些重組H1N1和H3N2亞型CIVs能較好地適應在哺乳動物體內(nèi)的復制,甚至具有潛在的傳播能力(圖3)。2.4小鼠肺臟病理變化我們采用HE染色觀察小鼠肺臟損傷程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有CIVs重組病毒都可以造成肺臟不同程度的病變,其中以LZ36、LZ45、QZ5和LZ56組小鼠肺臟損傷較為嚴重,主要以支氣管壞死脫落、肺泡壁增厚、肺泡腔以及支氣管內(nèi)有大量的彌漫性浸潤的單核細胞為主。對照組肺泡均勻,無萎縮或擴張,無充血或炎細胞浸潤(HE染色-藍紫色,圖中黑色箭頭所指)、巨噬細胞(HE染色-紅色,圖中藍色箭頭所指),見圖4。毒株Strains簡稱Abbreviation基因片段GenesegmentsPB2PB1PAHANPNAMNSA/Canine/Guangxi/LZ317/2013(
·34·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2017年12月LZ36LZ20LZ52LZ45LZ56QZ5WZ1WZ2LZ317NNTW15Control01234567891011121314重體%)(時間(d)1201101009080圖1小鼠體重變化圖Fig.1BodyweightofthemiceinfectedwithdifferentCIVs2.2攻毒后小鼠存活率通過14d的體重監(jiān)測,結(jié)果只有LZ56組的重組H1N1亞型毒株均在攻毒后6d和攻毒后7d致死小鼠,其存活率為77.78%,其他組的毒株均未能致死小鼠,其存活率為100%(圖2)。2.3小鼠攻毒后病毒在呼吸道的復制情況采用TCID50方法,對10組小鼠各個臟器中病毒進行滴定,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重組病毒均能在肺臟和上鼻竇復制,平均病毒滴度≥103.7TCID50/mL,其中LZ56組在肺臟的復制能力較好,感染后3d和5d分別達到106.0TCID50/mL和106.1TCID50/mL。此外LZ45組相比其他組的肺臟復制較差,感染后5d的病毒滴度僅有103.7TCID50/mL。相對應的是,,上鼻竇病毒滴度分別為104.5TCID50/mL和104.9TCID50/mL。結(jié)果表明這些重組H1N1和H3N2亞型CIVs能較好地適應在哺乳動物體內(nèi)的復制,甚至具有潛在的傳播能力(圖3)。2.4小鼠肺臟病理變化我們采用HE染色觀察小鼠肺臟損傷程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有CIVs重組病毒都可以造成肺臟不同程度的病變,其中以LZ36、LZ45、QZ5和LZ56組小鼠肺臟損傷較為嚴重,主要以支氣管壞死脫落、肺泡壁增厚、肺泡腔以及支氣管內(nèi)有大量的彌漫性浸潤的單核細胞為主。對照組肺泡均勻,無萎縮或擴張,無充血或炎細胞浸潤(HE染色-藍紫色,圖中黑色箭頭所指)、巨噬細胞(HE染色-紅色,圖中藍色箭頭所指),見圖4。毒株Strains簡稱Abbreviation基因片段GenesegmentsPB2PB1PAHANPNAMNSA/Canine/Guangxi/LZ317/2013(
【作者單位】: 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南寧市華波寵物醫(yī)院;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回國項目(2015GXNSFCA139002);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2016GXNSFBA380219) 廣西大學博士啟動項目(XBZ160123) 山東省博士基金(BS2013SW022)
【分類號】:S85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流感病毒可能致命的秘密被發(fā)現(xiàn)[J];中國家禽;2001年22期
2 王均忠 ,Simon M.Shane;流感病毒的跨種感染[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02年05期
3 劉明,張云,楊濤;A型流感病毒反義遺傳學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04年01期
4 羅天海;Ian Brown;;豬正面臨著禽型流感病毒的威脅[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06年06期
5 李世宏;梁紀蘭;楊銳樂;嚴作廷;王東升;蘭菁;;中藥抗流感病毒研究進展[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7年05期
6 ;甲型H1N1流感病毒[J];飼料工業(yè);2009年10期
7 ;A型流感病毒復制機理研究獲進展[J];中國家禽;2013年08期
8 魏浩澈;季宏偉;徐志文;周遠成;陳蕾;吳云飛;;A型流感病毒在豬群中的流行情況[J];養(yǎng)豬;2013年03期
9 苗鳳源;;經(jīng)鼻接種A型流感病毒對鼷鼠嗅粘膜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87年02期
10 ;高溫、紫外線等是流感病毒的克星[J];農(nóng)村科學實驗;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伍銳;段正贏;劉澤文;楊克禮;梁望旺;鄧均華;周丹娜;田永祥;;A型流感病毒為載體的開發(fā)及其應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杜雄偉;李葉;楊卓;;A型流感病毒對小鼠致病機制的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楊琴;張興曉;楊靈芝;郭慶棟;;流感病毒在三種細胞中的生長對比[A];山東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高玉偉;夏咸柱;扈榮良;王立剛;劉丹;鄒嘯環(huán);黃耕;賀文琦;;虎流感病毒的分離、鑒定、基因分析與抗體調(diào)查(摘要)[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5 李葉;廖明;辛朝安;;A型流感病毒對小鼠致病機制的研究進展[A];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匯編[C];2004年
6 祝艷華;王雯慧;陳懷濤;;中藥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五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劉曉玲;曹帥;賈曉娟;李晶;楊利敏;畢玉海;劉文軍;;流感病毒蛋白的細胞核穿梭與病毒的復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人獸共患病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第十四次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12年
8 孫怡朋;楊俊;劉金華;;我國豬群中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生物學特性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9 冉偉;孫藝學;朱利塞;丁壯;叢彥龍;;流感病毒種內(nèi)與種間傳播的影響因素[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孫丹丹;包永占;史萬玉;鐘秀會;;中藥抗流感病毒作用機制研究進展[A];紀念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成立30周年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中獸醫(yī)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華東區(qū)第十九次中獸醫(yī)科研協(xié)作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流感病毒可能已在豬身上悄悄傳播多年[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凌朔;新流感病毒家族的前世今生[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3 曹斯;廣東研制流感病毒“追蹤器”[N];廣東科技報;2013年
4 唐志強;甲型流感研究“重歸原點”[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本報記者;專家就防控寵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答記者問[N];農(nóng)民日報;2009年
6 記者 何德功;新型流感病毒將在人與人之間蔓延?[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7 本報駐美國記者 毛黎;警惕甲型H1N1流感病毒變異[N];科技日報;2009年
8 記者 張新生;南極企鵝身上發(fā)現(xiàn)流感病毒[N];科技日報;2009年
9 葛進;日本開發(fā)出雞流感早期檢測系統(tǒng)[N];農(nóng)民日報;2009年
10 王金寶;牛妊娠期不容忽視流感病毒的危害[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文輝;犬Ⅲ型干擾素的功能特點及B型流感病毒NEP蛋白出核功能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2 萬志敏;抗體壓下H9N2流感病毒囊膜糖蛋白關鍵抗原表位氨基酸的變異分析[D];揚州大學;2015年
3 孔暉暉;H7N9亞型流感病毒遺傳演化分析及H7N9弱毒疫苗在哺乳動物模型上的免疫效力評價[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6年
4 于楊;宿主hnRNPC2在A型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5 陳濟鐺;廣東省豬群和執(zhí)業(yè)人群流感病毒血清學調(diào)查及新型PICV載體流感疫苗免疫保護效果評價[D];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6 何賞;流感病毒H5N1亞型虎源株的生物學特性及溯源[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7 房家立;A型流感病毒感染誘導COX2基因表達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8 徐一鳴;流感病毒多亞型檢測方法的研制和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9 朱紫祥;p53在I型干擾素介導的先天性抗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作用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3年
10 張守平;p-STAT1蛋白參與調(diào)節(jié)A型流感病毒的復制及炎性反應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慧芝;A型流感病毒條形碼檢測技術研究[D];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兵;SPF雞與BALB/c小鼠體內(nèi)流感病毒唾液酸受體組織分布的差異性分析[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王靜;HD-11細胞感染H9N2流感病毒后先天性免疫相關基因mRNA表達變化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李朋;貂源H9N2亞型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學特性及其致病性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倩;苦參主要成分的分離提取及其抗犬流感病毒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6 邵信媛;應用酵母雙雜交系統(tǒng)篩選與流感病毒NS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7 趙苗苗;廣東省H3N2亞型犬流感血清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病毒的分離、鑒定及遺傳進化分析[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8 姜穎越;重組hIFITM3腺病毒的構(gòu)建及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9 馬樹杰;NA蛋白對流感病毒受體結(jié)合特性的影響及鴨源H7N9流感病毒生物學特性的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6年
10 李國利;eIF4A3對流感病毒復制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530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530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