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兩個規(guī);i場繁殖情況的調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12-06 20:47
【摘要】:豬場的生產效率主要受母豬生產力水平的影響,而生產力水平又由產總仔數、活仔數、仔豬出生重等產仔性能指標,以及斷奶配種間隔、生產周期等繁殖性能指標共同決定,兩者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為了深入了解江蘇省規(guī);i場母豬的生產力水平,本研究選擇江蘇省兩個不同類型的中等化規(guī)模豬場,以實地調查的形式分別收集了原種豬場2011-2014年,以及長大/大長二元雜豬場2010-2014年母豬的生產記錄及相關資料,并對所得數據進行了全面解析,并對母豬發(fā)情障礙的生理病理因素進行了初步探究,本研究獲得的主要結果如下:原種豬場母豬的胎均總產仔數、活仔數、斷奶仔數依次為11.15±3.19頭、10.51±3.05頭、9.80±2.25頭,生產周期為159.30±8.80天。并發(fā)現(1)約克夏豬、長白豬的胎均產仔數顯著(p0.05)高于杜洛克豬。(2)2-5胎豬的繁殖性能優(yōu)于其他胎次。(3)6-8月份斷奶豬只,可能由于熱應激的影響,斷奶配種間隔要長于其他月份斷奶個體。(4)杜洛克、長白、約克夏三品種后備豬在260-289日齡初配有利于提高母豬初產仔數。長大/大長二元雜母豬的胎均總產仔總產仔數、活仔數、斷奶仔數分別為11.67±2.67頭、11.12±2.61頭、10.32±1.87頭,生產周期為159.46±9.23天。并發(fā)現(1)長大/大長二元雜母豬的最佳繁殖胎次為3-6胎。(2)在230-259日齡配種時最有利于提高長大/大長二元母豬的初產仔數。(3)斷奶后4-6日配種,有利于提升母豬的下一胎產仔性能的提升。通過調查分析原種豬場母豬11年6月-13年6月的淘汰情況發(fā)現該豬場母豬因繁殖障礙而淘汰的比例較高,繁殖障礙中以超期不發(fā)情及空懷返情個體居多,屠宰的超期不發(fā)情的個體中卵泡V⒅椎謀壤锏,
本文編號:2366635
本文編號:23666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23666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