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本文選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 + 實時熒光定量PCR; 參考:《動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10期
【摘要】:根據(jù)GenBank公布的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5′端非編碼區(qū)核苷酸序列,設(shè)計引物和TaqMan熒光探針,建立了BVDV的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建立的方法只能檢測到BVDV,而與CSFV、BRV、MT及IBRV沒有交叉反應(yīng),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在1010~102模板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所制作的標準曲線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991,最低可檢測到100個拷貝的陽性質(zhì)粒。所建立的BVDV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具有快速、特異、靈敏等特點。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5'noncoding region nucleotide sequence of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 published by GenBank, primers and TaqMan fluorescence probe were designed, and a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method for BVDV was established. 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only detect BVVV, but has no cross reaction with CSFVV BRVN MT and IBRV, and has a high specificity, and h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1010 ~ 102 templat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tandard curve was 0.991.A minimum of 100 copies of positive plasmids could be detected. The established BVDV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assa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it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作者單位】: 廣西獸醫(yī)研究所;
【基金】: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專項資金項目(945200603) 廣西科技攻關(guān)與新產(chǎn)品試制項目(桂科合0992033-5)
【分類號】:S852.65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賀;李波;周虛;譚建華;;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研究進展及應(yīng)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6年S1期
2 賈玉堂;湯繼順;李立冰;徐智明;;牛病毒性腹瀉的發(fā)病機理與診治[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年02期
3 謝麗基;謝芝勛;龐耀珊;盧兆發(fā);謝志勤;劉加波;鄧顯文;唐小飛;;對蝦IHHNV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水生態(tài)學雜志;2008年06期
4 王樹成,林建輝,劉宏,董志珍;用MDBK傳代細胞繁殖BVDV毒株的研究[J];中國動物檢疫;199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軍利;張傳溪;肖強;付建玉;殷坤山;;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茶葉科學;2010年03期
2 李鳳蘭;李學湛;閔凡祥;韓峰;魏琪;馮艷忠;郭梅;;實時定量PCR在植物真菌病原體定量檢測中的應(yīng)用[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范晴;謝芝勛;劉加波;龐耀珊;鄧顯文;謝志勤;謝麗基;彭宜;;牛輪狀病毒TaqMan實時熒光RT-PCR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年04期
4 錢谷民;陳金勇;;牛病毒性腹瀉的臨床癥狀及防治措施[J];當代畜牧;2012年04期
5 王東海;陳國華;;補中益氣湯治療耕牛瀉癥和脫癥的臨床應(yīng)用[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2年07期
6 王文麗;譚婧;鄭潤生;徐暉;;產(chǎn)毒真菌的分子生物學鑒定方法研究進展[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2年10期
7 鄧波;劉佩紅;周錦萍;王建;劉健;鞠厚斌;葛菲菲;崔立;華修國;;豬博卡病毒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年09期
8 趙海云;;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年02期
9 謝芝勛;謝麗基;龐耀珊;盧兆發(fā);謝志勤;孫建華;鄧顯文;劉加波;唐小飛;;WSSV和IHHNV二重實時熒光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水生生物學報;2009年01期
10 謝芝勛;謝麗基;龐耀珊;劉加波;鄧顯文;謝志勤;;貝類派琴蟲和折光馬爾太蟲二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J];水生生物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蘇建青;犬瘟熱免疫層析試紙及熒光定量PCR診斷方法的建立與評價[D];吉林大學;2008年
2 馮健;日本落葉松×長白落葉松無性系間生根差異的分子機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8年
3 李新蒼;克氏原螯蝦Kazal型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基因克隆、表達及功能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4 萬光龍;基于甘藍型油菜小孢子培養(yǎng)和胚狀體誘導(dǎo)的植株再生、轉(zhuǎn)化與誘變體系的構(gòu)建[D];浙江大學;2010年
5 薛高峰;硅提高水稻對白葉枯病抗性的生理與分子機理[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9年
6 霍金龍;版納微型豬近交系13個種質(zhì)遺傳特性候選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功能預(yù)測[D];云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國坡;RT-PCR和熒光定量RT-PCR檢測CSISV在SPF雛雞體內(nèi)分布[D];河南科技學院;2010年
2 左琦;利用病毒誘導(dǎo)的基因沉默技術(shù)探討番茄PG與乙烯關(guān)系[D];天津大學;2010年
3 李天松;BVDV熒光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和初步應(yīng)用[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4 張寶寧;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病毒的分離、RT-PCR鑒定、NS2-3區(qū)基因克隆及變異分析[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5 王麗霞;豬脂肪沉積候選基因PTP-1B和AQP7的分離和初步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6 李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E2蛋白的原核表達與巢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和應(yīng)用[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8年
7 黃琦;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毒素蛋白的克隆表達及多重熒光PCR診斷方法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8 童桂香;禽呼腸孤病毒M1、M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與病毒受體的確定及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D];廣西大學;2008年
9 文艷玲;禽腺病毒hexon基因克隆表達及間接ELISA和熒光PCR檢測方法的建立[D];廣西大學;2008年
10 雷煈;中國野葡萄醛脫氫酶基因遺傳轉(zhuǎn)化擬南芥的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榮;董永軍;梁美蘭;;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病原學與診治[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5年12期
2 王煒;武華;;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多型性及疫病防控[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8年04期
3 高存福,秦建華;牛病毒性腹瀉致病機理及實驗室診斷的研究[J];河北畜牧獸醫(yī);2004年07期
4 楊玉瑩;;持續(xù)性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病毒感染[J];內(nèi)蒙古畜牧科學;1988年02期
5 胡景艷;高產(chǎn)奶牛的綜合保健措施(上)[J];內(nèi)蒙古畜牧科學;2003年05期
6 施萬富;席志華;;中西醫(yī)治療犢牛腹瀉[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年04期
7 龐耀珊;謝芝勛;唐小飛;鄧顯文;劉加波;;二溫式多重RT-PCR快速檢測對蝦TSV和IHHNV的研究[J];水利漁業(yè);2005年06期
8 張立國,張琚;實時定量PCR技術(shù)的介紹[J];生物技術(shù);2003年02期
9 魏鎖成;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的流行病學及其防治[J];中國奶牛;2005年02期
10 王連江;齊長明;陳燕軍;王金秋;辛娟;魏永剛;;牛病毒性腹瀉病(BVD)的危害及防制[J];中國奶牛;2007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永彬;肖維威;馬文麗;;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在轉(zhuǎn)基因食品檢測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J];生物技術(shù)通訊;2011年04期
2 羅云蔓;黃莉莉;劉伯玉;張彥;胡寶瑜;朱平;郭曉奎;何平;姜敘誠;;鉤端螺旋體在不同宿主巨噬細胞內(nèi)存活能力的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7期
3 劉巧林;許寶紅;肖調(diào)義;劉敏;鐘蕾;蘇建明;;三角帆蚌精氨酸酶基因的cDNA克隆與組織表達分析[J];水生生物學報;2011年04期
4 來向華;潘國富;茍諍慷;傅曉明;;側(cè)掃聲納系統(tǒng)在海底管道檢測中應(yīng)用研究[J];海洋工程;2011年03期
5 于來寶;于來剛;陳志高;吳雄偉;;便攜式力平衡加速度傳感器檢測裝置研究[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1年S1期
6 許橙;薛文志;趙茂鑫;陳信;劉穎;于汪洋;許艷麗;馬騰壑;高妍;張嘉保;袁寶;;miRNA-181b在牛腺垂體中的表達規(guī)律及其調(diào)控作用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0期
7 方長旬;王清水;余彥;羅美蓉;黃力坤;熊君;沈荔花;林文雄;;不同脅迫條件下化感與非化感水稻PAL多基因家族的差異表達[J];生態(tài)學報;2011年16期
8 呂燕榮;任小林;周會玲;;棗果實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西北植物學報;2011年07期
9 吳永彬;肖維威;張寶;蔡翠霞;康文杰;周琳華;劉唐書;馬文麗;;轉(zhuǎn)基因大豆、玉米、油菜和水稻品系特異性檢測質(zhì)粒標準分子的快速構(gòu)建及應(yīng)用[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1年08期
10 陳江蓮;章軍;徐虹;;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不同N/P條件下藻細胞DNA含量[J];佛山科學技術(sh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江小工;徐兵;許文娟;李冰;;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TCR VγI-Jγ基因重排標準品的構(gòu)建[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張青嬋;徐興然;余興龍;張茂林;涂長春;;豬源牛病毒性腹瀉病毒ZM-95株全基因組序列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3年
3 王新華;劉守仁;張榮興;葛錫銳;;牛病毒性腹瀉病毒侵染宿主細胞的電鏡觀察[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一次獸醫(yī)病理學、第十次動物病理生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陳云霞;侯韶毅;盧桂娟;陸有飛;高永銳;王成業(yè);黃偉堅;;牛病毒性腹瀉病毒RT-PCR方法的建立及應(yīng)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孫競;陰繼霞;許文娟;周榮;孟凡義;劉啟發(fā);徐丹;周淑蕓;李揚秋;;建立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TREC的方法研究[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6 沈敏;王新華;鐘發(fā)剛;楊華;連宏軍;陳曉軍;;應(yīng)用反轉(zhuǎn)錄PCR技術(shù)快速檢測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7 王新華;沈敏;周鵬飛;鐘發(fā)剛;溫建新;;分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細胞株的建立[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0年
8 崔保安;朱沙;徐端紅;王莉;;牛病毒性腹瀉病毒NADL株E_2基因的克隆及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9 吳云成;蔡友慶;趙永波;費儉;;小鼠Nurrl基因?qū)崟r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A];2005年中國神經(jīng)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王俠;鐘金城;陳思;廖偉旋;;犏牛HSFY2基因?qū)崟r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A];中國動物遺傳育種研究進展——第十五次全國動物遺傳育種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馬名偉 李枝桂;當心!大量未檢測MP3充斥市場[N];中國電子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李英華;一滴血真的能查癌嗎?[N];檢察日報;2002年
3 ;保證多寶魚正常流通[N];中國漁業(yè)報;2007年
4 ;自行測血糖四注意[N];醫(yī)藥導(dǎo)報;2006年
5 宋瑞t,
本文編號:18744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87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