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受體的生物學特征、信號轉導機制及苦味劑和苦味抑制劑對苦味受體的影響
本文選題:苦味受體 + 生物學特征 ; 參考:《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苦味受體(bitter taste receptors,TAS2Rs)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GPCR),由30個基因組成的基因家族編碼?辔犊墒箘游镞h離有毒有害物質,當動物嘗到苦味物質時,會刺激舌頭的味蕾中味覺受體細胞表達TAS2Rs,進而引發(fā)下游一系列信號轉導反應,最終通過鼓索神經和舌咽神經將信息整合傳到大腦,使動物產生厭惡的感覺,從而選擇拒絕攝入這些苦味物質。本文就TAS2Rs的生物學特征、信號轉導機制及苦味劑和苦味抑制劑對苦味受體的影響進行簡要綜述。
[Abstract]:Bitter taste receptor (TAS2Rs) is a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N), which is encoded by a family of 30 genes. Bitter taste keeps animals away from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 When animals taste bitter substances, they stim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AS2Rsin the taste buds of the tongue, which in turn triggers a series of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responses. Eventually, the inform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brain through the chorda tympani nerve and the glossopharyngeal nerve, causing the animal to develop a sense of disgust, thus choosing to refuse to ingest these bitter substances.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of TAS2Rs and the effects of bitter agents and bitter inhibitors on bitter receptors are briefly reviewed.
【作者單位】: 沈陽農業(yè)大學畜牧獸醫(yī)學院;樂達(廣州)香味劑有限公司;
【分類號】:S85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輝;崔煥忠;楊歡;秦貴信;常曉博;尹健;高云航;;調控抗病毒干擾素產生的信號轉導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年08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承宜;段銳;殷培軍;李燕;李艷玲;;細胞膜介導的協同光信號轉導機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2 劉承宜;段銳;李燕;李艷玲;蔡雄偉;黃平;;非視覺動物細胞膜介導的協同光信號轉導機制[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黃秀榕;祁明信;吳正正;胡艷紅;嚴京;;三氧化二砷莪術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及其信號轉導機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次全國實驗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祁明信;黃秀榕;胡俊;楊麗英;;欖香烯抑制尾加壓素-Ⅱ誘導的人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的信號轉導機制[A];第九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實驗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5 劉功儉;;糖皮質激素非基因組效應及其信號轉導機制[A];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麻醉學術年會知識更新講座[C];2006年
6 彭曦;汪仕良;;腸三葉因子促進腸上皮細胞增殖的信號轉導機制[A];全國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感染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黃秀榕;祁明信;胡艷紅;吳正正;嚴京;馬蘭;;天然藥物抑制表皮生長因子誘導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及其信號轉導機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黃秀榕;祁明信;胡艷紅;嚴京;吳正正;;天然藥物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及其信號轉導機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七次全國實驗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9 羅向東;齊潔;;熱應激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A];全國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感染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黃秀榕;祁明信;胡艷紅;嚴京;吳正正;馬蘭;;欖香烯抑制表皮生長因子誘導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的信號轉導機制[A];第八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實驗醫(yī)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天軍;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號轉導機制的結構學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楊靜文;家蠶corazonin受體信號轉導機制及生理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馮惠平;洛伐他汀對醛固酮誘導新生大鼠心室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5年
4 李楊;TGFβ_1在放射性肺損傷中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5 米曉暉;張、壓應力刺激下成骨細胞早期應答及力學信號轉導機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鄭翼;機械力作用下成骨細胞的早期應答反應及力學信號轉導機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7 李君靈;二氧化硫對血管張力作用的信號轉導機制及其與幾種內源物質的聯合作用[D];山西大學;2010年
8 劉穎;內源性bFGF在缺血性腦組織中的表達和調控及外源性bFGF的應用時間窗口和信號轉導機制[D];復旦大學;2003年
9 馬立群;SKF83959對紋狀體神經元I_(HVA)和I_(Na)的影響及其信號轉導機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徐錦榮;CCK-8對rTNF-α誘導RSC-364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影響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卞超超;ET-1調控缺氧誘導ANP分泌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2 李琪;香煙抽提物對MUC5AC表達的影響及信號轉導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吳硯樵;慢性機械壓力對MUC5AC表達的影響及信號轉導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查丁勝;成骨細胞對振動應力作用的早期應答及力學信號轉導機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付瑩坤;活血化瘀方對溶血磷脂酸誘導VSMCs增殖及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9年
6 張玲;Cobratoxin對小鼠小直徑DRG神經元T型鈣電流的影響及其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7 毛雨紅;CXCR4/CXCR7在SDF-1誘導間充質干細胞增殖、遷移中的作用及信號轉導機制研究[D];桂林醫(yī)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826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826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