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的分離與鑒定
發(fā)布時間:2015-03-03 17:33
莊曉薇
(山東省臨朐縣畜牧局,山東 臨朐 262600)
摘要:對16份豬場病豬病料進行病原菌分離、血清學鑒定、致病力試驗、保護力試驗、細菌回收試驗、藥敏試驗,結果表明,該病原菌為II 型豬鏈球菌,引起關節(jié)炎的豬鏈球菌較引起敗血癥的豬鏈球菌致病力弱;該菌對頭孢菌素、青霉素高度敏感。
關鍵詞:豬鏈球菌;分離;鑒定
中圖分類號:S852.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8-0013-03
目前發(fā)現(xiàn)的豬鏈球菌莢膜型已超過 30 種。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 4~10 月份發(fā)生較多。常為地方性流行,多呈敗血性,短期波及全群,如不進行防治,則發(fā)病率、病死率很高,慢性常為地方性散發(fā)性傳染[2]。
1 豬場發(fā)病情況
2012 年 4 月,山東省臨朐縣某生豬繁育場仔豬流行關節(jié)炎及敗血癥,發(fā)病豬多為 2~6 周齡仔豬。無菌采取病豬的關節(jié)液、肝、脾、肺及腸系膜淋巴結,經(jīng)實驗室分離鑒定,證實為II 型豬鏈球菌。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 無菌采取該生豬繁育場患關節(jié)炎病豬的關節(jié)液 8 份,分別編號為 1-8 號;無菌采取患敗血癥豬的肝、肺、脾及腸系膜淋巴結 8 份,分別編號為 9~16 號。
2.1.2 試劑 試驗所用的各種糖均購自上海化學試劑二廠,批號為 2010~2012 年不等。
2.1.3 培養(yǎng)基 綿羊鮮血平板、匹克氏增菌液、10 ml/L豬血清肉湯及各種糖培養(yǎng)基按常規(guī)方法制備。
2.1.4 試驗抗原 豬鏈球菌診斷血清與平板凝集抗原均購自中國獸藥鑒察所,批號為 990725。
2.1.5 藥敏紙片 購自廣東省某軍區(qū)后勤部,批號 20000312。
2.1.6 試驗動物 健康小白鼠 (30~35 g) 50 只,購自青島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2.2 方法
2.2.1 病原分離 將所采病料分別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然后分別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37 ℃ 需氧培養(yǎng) 24 h 后,挑取可疑菌落接種于匹克氏增菌液,37 ℃ 培養(yǎng) 24 h 后,革蘭氏染色,顯微鏡檢查,再接種于血清肉湯,純化后放置 4 ℃,冷藏備用[3]。
2.2.2 分離菌株的鑒定
(1)生化試驗。隨機抽取上述分離菌血清肉湯培養(yǎng)物 3#、8#、13#、15#,分別接種于蔗糖、山梨醇、棉子糖、葡萄糖、水楊苷、馬尿酸鈉培養(yǎng)基,37 ℃培養(yǎng)24 h 后,觀察其對糖的利用情況[4]。
(2)血清學鑒定。將 3#、8#、13#、15# 菌經(jīng)血清肉湯培養(yǎng) 8 h,通過 3 000 r/min 離心 10 min,PBS 洗滌 2 次,用pH 7.2 的 0.01mol/L PBS制成 1:10~1:20倍稀釋的細菌懸液。取 1 滴上述細菌懸液與適當?shù)目寡逶跐崈舨F匣靹,立即觀察凝集現(xiàn)象。同感;潔霉素和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而對土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具有耐藥性。
4 討論
過去屢有敗血型豬鏈球菌的報道,而關于集約化養(yǎng)豬場關節(jié)炎型鏈球菌病的報道較少。本次試驗從患關節(jié)炎豬的關節(jié)液中成功分離出了豬鏈球菌。另外,該種豬場約有60% 的仔豬流行關節(jié)炎,嚴重者可發(fā)生敗血癥而死亡,給種豬場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所以,研究該病可為生產中防制該病提供理論依據(jù)。
病豬的鼻液、尿液、肌肉、內臟和關節(jié)內均帶有病原體,建議首先應加強對健康豬的免疫。另一方面,在發(fā)病后對病豬和健康豬進行隔離,根據(jù)實驗室藥敏試驗結果配合藥物治療,,建議用頭孢菌素、青霉素、潔霉素等藥物治療。該種豬繁育場采納我們的建議,首先對所有的未發(fā)病仔豬用滅活疫苗免疫接種,對已發(fā)病的豬用青霉素等藥物配合治療,另外注意衛(wèi)生管理。該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5 結論
引起豬關節(jié)炎的豬鏈球菌的致病力較小,而引起敗血癥的豬鏈球菌的致病力較強。但通過生化試驗和血清學鑒定,它們又是同種細菌且血清型也相同。同種血清型的豬鏈球菌的致病力之間的差異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本升,劉玉斌,茍仕金,等. 動物微生物學[M]. 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2] 黃毓茂,黃引賢.2型豬鏈球菌的血清學鑒定[J].中國獸醫(yī)學報,1995,15(1):63-65
[3] 李健強,李大金.獸醫(yī)微生物學實驗實習指導[M]. 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刊社,1999.
[4] 張彥明,賈靖國,劉安典.動物性食品衛(wèi)生檢驗技術[M]. 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
[5] 蔡寶祥.家畜傳染病學[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
[6] 甘肅農業(yè)大學.獸醫(yī)微生物學[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82.
[7] 劉榮標.獸醫(yī)微生物學(上)[M]. 臺北:藝軒圖書出版社,1984.
[8] 鄭明球.家畜傳染病學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
COPYRIGHT © 2011 版權所有:湖北省畜牧獸醫(yī)
本文編號:162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62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