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融合抗菌肽基因雙質粒共轉化重組畢赤酵母菌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豬融合抗菌肽基因雙質粒共轉化重組畢赤酵母菌的構建
更多相關文章: 豬抗菌肽 融合基因 共表達 雙質粒轉化 畢赤酵母
【摘要】:為構建高效表達的豬融合抗菌肽蛋白的重組酵母菌發(fā)酵表達體系,規(guī);a制備新型免疫分子防控動物傳染病,本試驗從實驗室先前構建的p GAPZαA-P質粒中克隆出已構建好的豬融合抗菌肽CAMPs基因片段。通過I nfusion技術,將C AMPs片段分別克隆入p PIC9K和p PICZαA真核表達質粒中,并通過P CR以及測序驗證,成功構建了p PIC9K-CAMPs和p PICZαA-CAMPs重組質粒。通過電轉化將線性化p PIC9K-CAMPs轉入畢赤酵母G S115基因組中,并篩選高拷貝菌株G S-PK-CAMPs。再將線性化p PICZαA-CAMPs轉入重組酵母G S-PK-CAMPs中,篩選出高拷貝菌株G S-PKZ-CAMPs。對重組酵母GS-PKZ-CAMPs進行誘導表達后作轉錄表達研究,檢測抗菌肽是否表達。最終結果顯示,成功獲得了G S-PKZ-CAMPs可誘導表達菌株,這給豬融合抗菌肽蛋白的大規(guī)模發(fā)酵制備和應用于動物傳染病的防治奠定了可靠的初步基礎。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物疫病防控與食品安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Q78;S859.797
【正文快照】: 抗菌肽作為宿主防御肽,是機體天然的免疫保護屏障,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還具有很強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1],因具有獨特的抗菌機制,微生物對其產生耐藥性的概率極低[2]。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抗菌肽不但能夠顯著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有的還能促進動物生長[3]。因此,抗菌肽作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潤;邢麗麗;郝葆青;宋慧;;抗菌肽的研究進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S1期
2 張召兄;潘曉亮;任耀軍;;抗菌肽概述及抗菌分子機理的研究進展[J];草食家畜;2006年04期
3 李明魁;郭菊;張遂平;;抗菌肽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畜牧獸醫(yī);2007年01期
4 張?zhí)m廷;劉忠淵;張富春;;抗菌肽結構與功能關系及分子改造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2008年05期
5 廖世奇;周思彤;曾家豫;;生物抗菌肽的研究進展[J];甘肅醫(yī)藥;2009年01期
6 譚顯勝;李巍巍;王志明;袁哲明;;抗菌肽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年16期
7 李書偉;晏家友;;抗菌肽的研究進展[J];四川畜牧獸醫(yī);2010年05期
8 朱鑫;馬清泉;董娜;單安山;;改良型抗菌肽的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2年09期
9 蔡靈;;抗菌肽來源及其應用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13期
10 梁世德,張士璀;抗菌肽和抗菌肽基因[J];海洋科學;199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家萍;王成林;楊瑩;尤征英;;多功能抗菌肽及其分子改造的研究進展[A];華東·華中地區(qū)第十二次蠶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孫振鈞;;蚯蚓抗菌肽研究進展[A];畜牧業(yè)環(huán)境、生態(tài)、安全生產與管理——2010年家畜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尚德靜;白冰;李曉帆;付欣;鄭俊杰;;中國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皮膚抗菌肽基因和功能多樣性研究[A];“基因、進化與生理功能多樣性”海內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比較生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4 黃自然;黃亞東;溫劉發(fā);鄭青;廖富頻;胡建雄;黃國慶;姜麗華;黃永彤;李運南;梁淑娃;彭中建;董加喜;夏楓耿;陳松彬;;抗菌肽生物工程及其應用[A];全國桑樹種質資源及育種和蠶桑綜合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廖富,
本文編號:1305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dongwuyixue/130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