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碘化丙啶染色DNA定量方法檢測HL-60細胞凋亡結(jié)果的比較
本文關鍵詞:兩種碘化丙啶染色DNA定量方法檢測HL-60細胞凋亡結(jié)果的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DNA HL-細胞 碘化丙啶 細胞凋亡 合成前期 雙鏈核酸 細胞周期 細胞群體 堿基插入 iodide
【摘要】:正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雙鏈核酸的2個堿基對之間,每5個堿基插入1個熒光分子,與核酸的結(jié)合均勻、穩(wěn)定。細胞經(jīng)過RNA酶處理后,PI可以與細胞內(nèi)DNA特異性結(jié)合,在流式細胞儀上經(jīng)488 nm激光激發(fā),發(fā)出峰值610~620 nm的熒光,可以準確的反映細胞群體中DNA含量的分布情況,適用于DNA定量檢測。根據(jù)細胞周期中不同時項DNA的變化來檢測細胞周期中DNA合成前期(G0/G1期)、DNA合成期(S期)與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實驗與測試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藥理學系;首都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
【關鍵詞】: DNA;HL-細胞;碘化丙啶;細胞凋亡;合成前期;雙鏈核酸;細胞周期;細胞群體;堿基插入;iodide;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272406)~~
【分類號】:R3416
【正文快照】: 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北京100069)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雙鏈核酸的2個堿基對之間,每5個堿基插入1個熒光分子,與核酸的結(jié)合均勻、穩(wěn)定。細胞經(jīng)過RNA酶處理后,PI可以與細胞內(nèi)DNA特異性結(jié)合,在流式細胞儀上經(jīng)488 nm激光激發(fā),發(fā)出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晉藝聰;洪帥;焦玉國;;單細胞凝膠電泳檢測DNA損傷的方法及應用[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范妤;宋強;郭東艷;李濤;;單細胞凝膠電泳試驗條件的優(yōu)化與篩選[J];甘肅醫(yī)藥;2013年05期
2 劉娟;張雪峰;司萬童;王建英;賀小英;吳飛;;尾礦庫周邊地下水對SD大鼠的毒性效應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4年12期
3 薛同敏;郭忠;;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應用進展[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劉寧;高建民;劉鵬;陸地;尹偉力;段效輝;;應用DNA彗星電泳法檢測輻照食品[J];檢驗檢疫學刊;2014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姜旭;硫酸銦對L929細胞毒性機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2 甄建偉;玉米赤霉烯酮對睪丸間質(zhì)細胞的毒性作用[D];揚州大學;2012年
3 王燕飛;氟暴露致工人外周血淋巴細胞DNA損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高繼萍;氟通過caspase途徑和DNA損傷介導大鼠腎臟細胞凋亡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衛(wèi),孫金蘇,閆長會,張慧麗;體外硫芥對人外周血淋巴細胞DNA的損傷[J];癌變.畸變.突變;2001年01期
2 王濤,衡正昌,張遵真;彗星試驗檢測間接致突變物的DNA損傷作用[J];癌變.畸變.突變;2001年03期
3 馬愛國,AndrewR.Collins,SusanJ.Duthie;不同細胞 DNA 氧化損傷及自身修復能力的分析[J];癌變.畸變.突變;1997年03期
4 趙倩,段麗菊,劉英帥;彗星實驗檢測單細胞DNA損傷的方法[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04年05期
5 閆學昆;陳英;杜杰;張學清;;單細胞凝膠電泳在輻射生物劑量估算與環(huán)境污染監(jiān)測中的應用[J];輻射防護;2009年01期
6 張軍寧,洪承皎,朱壽彭;單細胞凝膠電泳檢測外照射誘導DNA單鏈斷裂和雙鏈斷裂[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2年03期
7 閆學昆;陳英;杜杰;張學清;駱億生;;彗星實驗圖像分析中彗星分割閾值的選擇[J];輻射研究與輻射工藝學報;2009年01期
8 王小紅,江洪,夏明珠,楊益壽;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1年01期
9 張建平;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及其應用[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97年05期
10 程淑群,王勛;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在職業(yè)和環(huán)境醫(yī)學生物監(jiān)測中的應用[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明志;齊浩;郭偉;;DNA損傷與修復檢測—彗星實驗方法改進[A];第六屆全國光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程淑群;生物固硫型煤和普通煤對實驗動物生物學指標影響的對比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1年
2 蔡筱彥;凋亡素基因轉(zhuǎn)入人類肝癌細胞誘導細胞凋亡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3 羅明志;單細胞凝膠電泳[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首屆全國法醫(yī)DNA檢驗技術交流會》年內(nèi)召開[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0年01期
2 龔志君,陳林立;循環(huán)DNA與惡性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0年05期
3 吳偉,崔光華;DNA控釋遞送系統(tǒng)[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0年02期
4 ;幾種線粒體DNA提取方法的比較[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11期
5 ;線粒體DNA損傷與修復[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1年11期
6 姚ng;夏立照;;安徽省3種常見蜚蠊基因組多態(tài)性DNA的研究[J];熱帶病與寄生蟲學;2001年01期
7 高春芳;王皓;高國華;宓慶梅;孔憲濤;;非同位素法分析序列特異性DNA結(jié)合蛋白的三種方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1年05期
8 吳曉平 ,張小如;線粒體DNA突變及其與衰老的關系[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2年06期
9 李偉文;線粒體DNA表達與損傷修復[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2年04期
10 張彥芳 ,耿惠杰;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意義[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2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金玲;吳玲玲;周劍章;林仲華;;電化學石英晶體微天平研究DNA的控電位雜交[A];第十三次全國電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婦外周血中游離DNA的分級分離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鄭利雄;李放娟;吳育慶;張桂梅;何桂蕎;熊峰;;熒光定量PCR法在檢測梅毒血清TP-DNA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邵勇;劉亭麗;張罡棋;朱曉青;;基于脫堿基位點設計的DNA單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識別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五屆全國有機分析及生物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關明;;高分辨熔解技術在分子檢驗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檢驗分會成立30周年慶典大會資料匯編[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屆全國生物物理化學會議暨生物物理化學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張新躍;;牧草DNA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與在草業(yè)中的應用[A];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chǎn)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屆粵港生物物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鄧用川;陳菊培;羅越華;李冠一;林棲鳳;;紅樹DNA導入水稻引起的變異[A];植物分子育種——第四屆全國植物分子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張成孝;;電化學發(fā)光檢測DNA的初步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徐敏;DNA分子為何不穩(wěn)定?[N];解放日報;2005年
2 劉工;DNA計算機微乎其微 功能強大[N];經(jīng)濟參考報;2002年
3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侯巧明;DNA識別遺傳信息判斷人[N];計算機世界;2001年
4 陳丹;以科學家研制出DNA計算機[N];科技日報;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續(xù)經(jīng)營的DNA[N];民營經(jīng)濟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翟永太 聶同鋼;DNA“精確制導”[N];人民公安報;2006年
7 張夢然;首個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問世[N];科技日報;2008年
8 韓梁;DNA證據(jù)可偽造,刑案鑒定蒙陰影[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9 記者 鄭曉春;可區(qū)分真?zhèn)蜠NA的檢測技術問世[N];科技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王艷紅;以研制出新型DNA計算機[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艷偉;DNA條形碼在中國榕小蜂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2 張鳳梅;石英致DNA雙鏈斷裂修復的DNA-PKcs/JNK/p53信號轉(zhuǎn)導通路[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研制及納米材料在其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與DNA作用機理的電化學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06年
5 梁樂;功能DNA納米結(jié)構(gòu)在生物成像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計算中的編碼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蔣偉;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對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魯衛(wèi)平;DNA生物傳感器快速檢測病原微生物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樊浩;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中的新方法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周劍章;分子自組裝固定DNA和DNA與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應用[D];廈門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雪姣;釕多吡啶配合物與DNA/RNA的鍵合機理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王平紅;一些金屬配合物與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學;2006年
3 郭愛敏;DNA分子電子結(jié)構(gòu)及輸運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檢測方法的建立和廣西巴馬縣人群白細胞DNA總體甲基化水平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羅興;基于DNA自組裝模型的最大團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6 楊青喜;一種高效檢測石蠟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7 馮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復合納米材料在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D];青島科技大學;2009年
8 趙劍;基于企業(yè)DNA視角的企業(yè)進化機制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0年
9 史庭燕;樹狀DNA放大技術在臨床基因診斷中的應用[D];東南大學;2004年
10 楊培菊;金屬配合物與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9565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5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