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紅蛋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
本文關鍵詞:胞紅蛋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
更多相關文章: 人臍靜脈內皮細胞 氧化應激 胞紅蛋白 蛋白激酶C
【摘要】:[目的]胞紅蛋白(cytoglobin,CYGB)是一種具有抗氧化應激作用的珠蛋白,研究顯示CYGB能夠通過抗氧化應激來達到細胞保護作用。本文旨在探討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在氧化損傷過程中CYGB的表達;構建CYGB表達/干擾質粒HUVECs模型,研究CYGB在氧化應激過程中對HUVECs的保護作用并探討可能的機制。[方法]1、培養(yǎng)HUVECs,倒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2、實驗分為4組:對照組,25μg/ml oxLDL、50μg/ml oxLDL、100μg/ml oxLDL、200μg/ml oxLDL處理組;Western blot檢測HUVECs在不同濃度oxLDL刺激24h后,細胞內CYGB蛋白的表達水平;Western blot檢測HUVECs在100μg/ml oxLDL刺激不同時間(4、8、12、24h)后,細胞內CYGB蛋白的表達水平。3、將HUVECs分為4組:對照組、100μg/ml oxLDL組、100μg/ml oxLDL+CYGB組及100μg/ml oxLDL+CYGB sh RNA組,然后觀察在氧化應激時CYGB對HUVECs的作用。于24h后,檢測CYGB蛋白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脫氫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以及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4、將HUVECs分為3組:對照組、100μg/ml oxLDL組、100μg/ml oxLDL+Staurosporine(PKC抑制劑)組。觀察PKC抑制劑在oxLDL誘導HUVECs損傷中的作用。檢測CYGB蛋白水平、GSH-PX、SOD、LDH、MDA、Bcl2和Bax的蛋白水平。[結果]1、倒置顯微鏡下顯示,正常HUVECs呈現典型鋪路石狀態(tài)。2、Western blot結果顯示:0,25μg/ml oxLDL、50μg/ml oxLDL、100μg/ml oxLDL處理HUVECs 24h后,CYGB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00μg/ml oxLDL處理HUVECs 4、8、12、24h后,CYGB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在24h組CYGB表達水平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轉染CYGB表達質粒后HUVECs中CYGB的表達明顯增加;轉染CYGB干擾質粒后HUVECs中CYGB的表達明顯降低。4、Western blot結果顯示:100μg/ml oxLDL組和100μg/ml oxLDL+CYGB組中CYGB蛋白表達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而100μg/ml oxLDL+CYGB shRNA組中CYGB蛋白表達水平則低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100μg/ml oxLDL組相比,100μg/ml oxLDL+CYGB組中細胞SOD、GSH-PX活性顯著提高,Bcl2的表達也顯著增加(P0.05),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明顯降低,Bax的表達明顯降低(P0.05);與100μg/ml oxLDL組相比,100μg/ml oxLDL+CYGB sh RNA組中細胞SOD、GSH-PX活性顯著降低,Bcl2的表達降低(P0.05),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明顯升高,Bax的表達增加(P0.05)。5、Western blot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100μg/ml oxLDL組CYGB表達升高;而與100μg/ml oxLDL組相比,100μg/ml oxLDL+Staurosporine組中CYGB蛋白表達水平降低(P0.05);與100μg/ml oxLDL組相比,100μg/ml oxLDL+Staurosporine組中細胞SOD、GSH-PX明顯降低,Bcl2的表達也顯著降低(P0.05),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明顯升高,Bax的表達明顯增加(P0.05)。[結論]1、CYGB在oxLDL引起的內皮細胞損傷中能發(fā)揮拮抗作用;2、CYGB發(fā)揮拮抗作用可能與PKC信號通路有關。
【關鍵詞】:人臍靜脈內皮細胞 氧化應激 胞紅蛋白 蛋白激酶C
【學位授予單位】:南華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63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5
- 第1章 緒論15-19
- 1.1 引言15-17
- 1.2 技術路線17-19
- 1.2.1 HUVECs形態(tài)觀察17
- 1.2.2 構建HUVECs的氧化損傷模型17
- 1.2.3 CYGB對oxLDL處理的HUVECs的保護作用17-18
- 1.2.4 CYGB對oxLDL處理的HUVECs保護作用的初步機制18-19
- 第2章 實驗材料19-21
- 2.1 細胞株19
- 2.2 主要試劑19-20
- 2.3 主要儀器20
- 2.4 數據分析20-21
- 第3章 實驗方法21-31
- 3.1 細胞培養(yǎng)21-22
- 3.1.1 細胞復蘇21
- 3.1.2 細胞傳代21
- 3.1.3 細胞凍存21-22
- 3.2 實驗分組22-23
- 3.3 oxLDL處理HUVECs對CYGB表達的影響23-26
- 3.3.1 不同濃度的oxLDL處理HUVECs對CYGB表達的影響23-25
- 3.3.1.1 試劑配制23-24
- 3.3.1.2 蛋白提取24
- 3.3.1.3 蛋白定量24
- 3.3.1.4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24-25
- 3.3.2 oxLDL處理HUVECs不同時間對CYGB表達的影響25-26
- 3.4 CYGB表達/干擾HUVECs模型的構建和鑒定26
- 3.5 GSH-PX活性測定26-28
- 3.5.1 試劑組成及配制26-27
- 3.5.2 樣本處理27
- 3.5.3 GSH-PX活性測定操作步驟27-28
- 3.6 SOD活性檢測28-29
- 3.6.1 試劑組成及配制28
- 3.6.2 樣本處理28
- 3.6.3 SOD活性檢測步驟28-29
- 3.7 LDH活性檢測29-30
- 3.7.1 試劑組成及配制29
- 3.7.2 樣本處理29
- 3.7.3 LDH活性檢測步驟29-30
- 3.8 MDA含量檢測30-31
- 3.8.1 試劑組成及配制30
- 3.8.2 樣品處理30
- 3.8.3 MDA含量檢測步驟30-31
- 第4章 實驗結果31-47
- 4.1 細胞形態(tài)學觀察結果31
- 4.2 oxLDL處理HUVECs對CYGB表達的影響31-33
- 4.2.1 不同濃度oxLDL處理HUVECs對CYGB表達的影響31-32
- 4.2.2 oxLDL處理HUVECs不同時間對CYGB表達的影響32-33
- 4.3 CYGB對oxLDL處理的HUVECs的拮抗作用33-40
- 4.3.1 CYGB表達/干擾HUVECs的構建和鑒定33-34
- 4.3.2 oxLDL處理HUVECs對CYGB蛋白表達的影響34-35
- 4.3.3 CYGB對oxLDL處理HUVECs時GSH-PX、SOD、LDH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35-38
- 4.3.4 CYGB對oxLDL處理HUVECs時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38-40
- 4.4 PKC抑制劑對HUVECs CYGB蛋白表達的影響40-41
- 4.4.1 PKC抑制劑的抑制效果40
- 4.4.2 PKC抑制劑對oxLDL處理的HUVECs中CYGB蛋白表達的影響40-41
- 4.5 CYGB對oxLDL處理的HUVECs的拮抗作用的初步機制41-47
- 4.5.1 PKC抑制劑對oxLDL處理的HUVECs中SOD、GSH-PX、LDH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41-44
- 4.5.2 PKC抑制劑對oxLDL處理的HUVECs中Bcl2、Bax蛋白表達的影響44-47
- 第5章 討論47-51
- 第6章 結論51-53
- 參考文獻53-57
- 綜述 新型缺氧保護因子胞紅蛋白的研究進展57-69
- 參考文獻64-69
- 攻讀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69-70
- 課題資助情況70-71
- 致謝71-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亮海;王剛;尹珊輝;于瀟華;徐競鷗;;丙丁酚對oxLDL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抑制的保護作用[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15期
2 劉韻;譚斌;秦旭平;;oxLDL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機制[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年19期
3 蔣光峰;張金慧;李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血清NO和oxLDL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21期
4 荊清,秦永文,沈茜,張國元,吳宗貴;內皮素A受體在oxLDL促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中的作用[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12期
5 劉欣;oxLDL與腸道細胞凋亡[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3年05期
6 王群山;抗-oxLDL抗體的檢測與動脈粥樣硬化[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3年01期
7 曾瑩 ,趙高峰 ,錢軍 ,王宗立 ,佘銘鵬;oxLDL對轉人apoA1基因小鼠動脈平滑肌細胞膽固醇攝取和清除的影響(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4期
8 董巍;陶劍虹;;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清抗oxLDL抗體的測定水平[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6年05期
9 肖林林;朱華慶;程筱雯;江志奎;左莉;周青;桂淑玉;汪淵;;褪黑素通過p38/MAPK信號通路調控oxLDL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MLCK的表達[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10 劉偉;朱自強;祖淑玉;朱廣瑾;;腎上腺髓質素對oxLDL誘導的HUVECs組織因子及其抑制物表達的干預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Ding Yiling;Deng Yali;;The Expression of LOX-1、oxLDL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in Pre-eclampsia[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婦產科學術會議產科會場(產科學組、妊高癥學組)論文匯編[C];2012年
2 ;The Expression of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 in oxLDL-treated HUVECs is Regulated by the Melatonin through the pathway of ERK/MAPK[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9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3 李玫;吳宗貴;張國元;劉莉;曹陽;;oxLDL對單核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中青年醫(yī)師論壇論文匯編[C];2008年
4 吳凡;屈伸;;oxLDL及炎性因子對ABCA1功能和表達的影響及相關信號轉導機制的探討[A];湖北省暨武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和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5 ;Effects of SOCS1 on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oxLDL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MicroRNA profiling identifies miR-146a and miR-29a and their target genes CD40L and LPL in the regulation of oxLDL-treated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lipid uptake[A];第十三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7 李宏霞;孔凡娟;白淑芝;赫文;邢文靜;席玉慧;李鴻珠;田野;徐長慶;;鈣敏感受體參與oxLDL誘導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細胞MMP-2產生[A];第八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孫少衛(wèi);朱炳陽;高治平;廖端芳;;Caveolae和Caveolin-1介導ox-LDL的攝取及跨內皮轉運[A];第六屆海峽兩岸心血管科學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Ke Yang;Xiao Qun Wang;Lin Lu;Qiu Jing Chen;Wei Feng Shen;;MiR-146a inhibits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induced lipid accumul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via targeting toll-like receptor 4[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10 史君;王靜;;PPARδ特異性激動劑GW501516對oxLDL誘導的內皮細胞MMP-2表達的影響[A];中國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青年生理學工作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君玲;艾地苯醌對oxLDL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劉科峰;機械牽張力和oxLDL疊加促進巨噬細胞MAPK活化及細胞的增殖與凋亡[D];中山大學;2016年
3 王燕;oxLDL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oxLDL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臨床觀察研究—體外阻斷oxLDL對內皮細胞損傷的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4 鄭華;oxLDL介導的特異性免疫應答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性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徐海珊;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對oxLDL誘導人血管內皮細胞ET-1基因表達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6 王莉;oxLDL誘導小鼠足細胞脂質蓄積和CXCL16表達以及辛伐他汀干預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7 鐘禹成;經鼻腔給予oxLDL誘導免疫耐受在ApoE~(-/-)小鼠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中作用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8 王立俊;糖尿病大鼠早期內皮功能障礙與oxLDL/LOX-1和NF-κB信號通路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陳婷;microRNA-155調控oxLDL刺激樹突細胞參與動脈粥樣硬化免疫炎癥反應的作用及機制[D];浙江大學;2013年
10 孟濤;oxLDL和其受體LOX-1誘導滋養(yǎng)細胞凋亡及與子癇前期發(fā)病關系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尿酸、oxLDL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D];承德醫(yī)學院;2016年
2 王賀林;GDF11抑制oxLDL引起的巨噬細胞系RAW264.7細胞泡沫化進程及其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6年
3 李維;胞紅蛋白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誘導內皮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D];南華大學;2016年
4 任重;硫化氫對oxLDL誘導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南華大學;2008年
5 孫鶯;oxLDL的酶聯免疫診斷試劑盒的制備[D];蘭州大學;2006年
6 崔佳;oxLDL與食管癌的關聯及機理探討[D];濟南大學;2011年
7 胡恒境;硫化氫對oxLDL誘導巨噬細胞Lp-PLA_2表達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3年
8 陳瑜;oxLDL的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制備[D];蘭州大學;2008年
9 李媛彬;oxLDL干擾HUVECs的DSG1和DSC2表達并增加單層內皮細胞對LDL的通透性[D];南華大學;2010年
10 閆潔;慢性缺氧和高脂飲食影響兔血漿中oxLDL和Lp-PLA_2表達及促動脈粥樣硬化形成[D];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6879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8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