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鉤蟲ASP-2基因密碼子優(yōu)化及在大腸桿菌中高效表達
本文關鍵詞:十二指腸鉤蟲ASP-2基因密碼子優(yōu)化及在大腸桿菌中高效表達
更多相關文章: 十二指腸鉤蟲 ASP-成熟蛋白 密碼子優(yōu)化 原核表達
【摘要】:目的:獲得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 duodenale)分泌蛋白2(mAd-ASP-2)編碼基因,構建其高效表達的大腸桿菌表達體系。方法:以RT-PCR的方法得到克隆了編碼mAd-ASP-2的成熟肽全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達載體pET-22b(+)中,組裝成表達載體pET-22b-mAd-ASP-2。利用大腸桿菌偏愛密碼子和GenScript rare codon analysis軟件獲得優(yōu)化密碼子優(yōu)化的mAdASP-2*基因序列并人工合成該基因,將其克隆入原核表達載體pET-22b(+),組裝成表達載體pET-22b-mAd-ASP-2*。將這2個表達載體分別轉化入大腸桿菌表達菌株Rosetta-gami-2(DE3)中,經IPTG誘導表達。結果:同樣條件下,密碼子優(yōu)化的mAd-ASP-2*基因比優(yōu)化前能夠獲得較高的表達,且以可溶形式存在。利用His Trap HP親和柱獲得了純化的重組蛋白mAd-ASP-2*,確定了純化重組蛋白咪唑洗脫液最佳濃度為200 mmol/L。Western blot分析結果進一步顯示,該融合蛋白可與鼠抗His-tag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說明表達蛋白為目的蛋白。結論:通過密碼子優(yōu)化實現了十二指腸鉤蟲ASP-2的高效表達,為進一步研究Ad-ASP-2的功能和以其作為血清學診斷抗原或保護性疫苗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十二指腸鉤蟲 ASP-成熟蛋白 密碼子優(yōu)化 原核表達
【基金】:鹽城市科技發(fā)展計劃(YK2008080)
【分類號】:R392;R383.13
【正文快照】: 鉤蟲是鉤口科線蟲的統(tǒng)稱,在寄生人體消化道的線蟲中,鉤蟲的危害性最嚴重,由于鉤蟲的寄生,可使人體長期慢性失血,臨床上以貧血、營養(yǎng)不良、[Acta Univ Med Nanjing,2014,34(05):627-633]胃腸功能失調為主要表現。寄生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duodenale dubi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黃慶斌;;十二指腸鉤蟲癥89例內鏡診斷治療的臨床體會[J];河北醫(yī)學;2013年05期
2 鄧莉;邵正;許琴英;胡晶晶;彭禮飛;;十二指腸鉤蟲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同源物Ad-TIMPL-1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達[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1年08期
3 付漢維;鄧莉;何慶豐;吳亞敏;彭禮飛;;十二指腸鉤蟲錳超氧化物岐化酶基因的克隆與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9年09期
4 邵正;鄧莉;何慶豐;彭禮飛;;十二指腸鉤蟲巨噬細胞遷移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和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5期
5 夏曉玲;孫煒;;十二指腸鉤蟲ASP-1成熟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達及純化[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邵正;何慶豐;鄧莉;彭禮飛;;十二指腸鉤蟲谷胱甘肽轉移酶AduGST-1基因的克隆和重組表達[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2年07期
2 許琴英;邵正;鄧莉;何慶豐;彭禮飛;;十二指腸鉤蟲熱休克蛋白HSP60基因的克隆及重組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07期
3 LIU Xiao-fei;SUN Wei-min;LI Ze-qin;BAI Rui-xue;LI Jing-xiao;SHI Zi-han;GENG Hong-wei;ZHENG Ying;ZHANG Jun;ZHANG Gen-fa;;Over-Expression of ScMnSOD,a SOD Gene Derived from Jojoba, Improve Drought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3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艷紅;新肝癌相關基因HTA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永強,張進鋼,侯鳳玲;鉤蟲病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一例報告[J];北京醫(yī)學;2003年04期
2 馮剛;饒正偉;馮軼;劉容;;十二指腸鉤蟲病診治體會(附28例)[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9年01期
3 彭禮飛;胡晶晶;鄧莉;楊陳;甘偉瓊;吳亞敏;付漢維;;十二指腸鉤蟲脂肪酸與視黃醇結合蛋白(Ad-FAR-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達[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4 張晨莉,鐘捷,金承榮,曹韻,吳云林;雙氣囊小腸鏡與小腸鋇灌診斷小腸疾病的對照研究[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5 史繼學;;鉤蟲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26例救治體會[J];實用內科雜志;1989年04期
6 胡品津;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斷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5年03期
7 彭禮飛;楊陳;王會蘭;吳亞敏;鄧莉;吳鐵;胡晶晶;;線蟲抗凝血蛋白AcaNAP7基因克隆、表達及抗凝活性鑒定[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7年03期
8 張寶貴;王瑞美;羅小萍;;胃鏡診斷鉤蟲病14例[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6年02期
9 鐘捷,張晨莉,張吉,吳云林,江石湖;推進式雙氣囊電子小腸鏡在小腸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雜志;2003年10期
10 智發(fā)朝,肖冰,姜泊,萬田莫,郭瑜,周丹,王莉惠,潘德壽,周殿元;雙氣囊電子小腸鏡在小腸出血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美洲鉤蟲和十二指腸鉤蟲在人體小腸內的分布情況[J];國際醫(yī)學寄生蟲病雜志;1976年04期
2 徐來鳳;;胃鏡診斷十二指腸鉤蟲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1993年04期
3 蔣誠者,,俞仲清;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性別組成的比較觀察[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5年01期
4 ;十二指腸鉤蟲在幼齡兔體內的發(fā)育[J];國際醫(yī)學寄生蟲病雜志;1980年02期
5 蔣華,強慧琴;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第3期幼蟲在動物體內的移行現象[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87年03期
6 張孝蓉;楊超;廖祖瑜;吳國慶;劉毅;;丙硫咪唑和噻嘧啶治療十二指腸鉤蟲移行幼蟲的動物實驗觀察[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1991年02期
7 鄭德福;嚴瑾;田洪春;李明惠;陳漪瀾;;十二指腸鉤蟲直腸寄生1例報道[J];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07年01期
8 吳德蓮;胡亞鳳;柯士鈁;沈慧英;王懋溥;;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在小鼠和倉鼠體內遷延移行習性的觀察[J];浙江醫(yī)學;1982年05期
9 李鐵華,詹斌,龔昕,肖樹華,單強,馮正;美洲鉤蟲及十二指腸鉤蟲細胞色素C氧化酶1基因測序[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9年02期
10 劉勇兵;;胃鏡下十二指腸鉤蟲1例[J];航空航天醫(yī)藥;2008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文承;長沙地區(qū)蛇線蟲感染情況調查及其分子生物學鑒定[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647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64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