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TTC染色法顯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本文關鍵詞:改進的TTC染色法顯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更多相關文章: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面積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染色 大鼠
【摘要】:目的比較應用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方法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后梗死面積的檢測效果。方法將20只SD大鼠(雄性,8周齡,體重250~300 g)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10只。A組:傳統TTC染色法組;B組:改進后的TTC染色法組,分別進行大鼠心肌染色,隨后計算心肌梗死面積及測定血清cTnI濃度水平。結果 A組和B組均能較好地標記梗死心肌;A組和B組心肌梗死面積百分比無統計學差異(48.69%±5.37%vs.47.41%±3.28%,P0.05);A組和B組血清cTnI濃度水平無統計學差異(4.51±0.88 ng/mL vs.4.70±0.71 ng/mL,P0.05);但B組心肌切片染色色澤對比度及心肌非梗死區(qū)與梗死區(qū)區(qū)分度均高于A組。結論改進后的心肌TTC染色法采用在體染色,不僅操作簡便,節(jié)省了實驗時間和經費,而且提高了染色效果,能更準確地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程度。因此改進后的心肌TTC染色法是一種經濟、簡便、快捷、高效的染色方法。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yī)院麻醉科;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麻醉科;
【關鍵詞】: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面積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染色 大鼠
【分類號】:R542.2;R-332
【正文快照】: whc6202@163.com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近十幾年來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現心肌梗死區(qū)。而心肌梗死面積是評價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一個重要指標[1-3]。2,3,5-氯化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常用于估計心肌梗死面積[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王卓瓔;張雯;李曉珍;韓藝;陳燕萍;魯翔;季勇;;兩種測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后梗死面積方法的比較[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8期
2 何濤;李海霄;;健康大鼠胸導聯心電圖分析[J];實用心電學雜志;2010年02期
3 劉丹妮;馬芹芹;黃秀蘭;;健康大鼠及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電圖表現[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0年03期
4 詹麗英;夏中元;夏芳;程邦昌;;Effect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on expression of p38 MAPK/iNOS/HO-1 in rat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7年05期
5 ;Comparison of the veracity of real-time perfusion, harmonic angio, and ultraharmonic myocardial contrast imaging modes in evalu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6年03期
6 師恩yN,江曉菁,白菡,中島芳樹;嗎啡預處理的晚期心肌保護作用及其與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的關系[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4年11期
7 王波;李慶志;閻德民;陶涼;;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式對心肌梗死面積檢測的對比[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年02期
8 王燕;胡慧媛;趙美瞇;閔冬雨;聶志偉;孫雪菲;趙金生;印丹丹;郝麗英;;TTC染色評價豚鼠離體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梗死面積的適宜觀察時間及計算方法[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澤龍;陳淼;曹海軍;錢明江;王洪敏;謝海輝;;血紅素加氧酶-1對急性肺損傷大鼠肺形態(tài)學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1年09期
2 冉珂;萬晶晶;楊東林;肖艷英;常業(yè)恬;;銀杏葉提取物延遲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時細胞色素c氧化酶表達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1期
3 冉珂;唐正國;丁麗萍;肖艷英;常業(yè)恬;;硫化氫預處理延遲相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年02期
4 湯成春;馬根山;黃峻;楊國平;張建橋;;提高開胸結扎法建立豬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探討[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5 何勁松;曲楠;劉婧;白法文;楊小英;易自剛;岳桂華;;冠通方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積及心肌組織CRP mRNA表達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年01期
6 焦博;張琳;余立群;盧元明;岳志杰;余志斌;;模擬在體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離體心臟模型[J];生理學報;2013年06期
7 劉仰斌;張志花;周建榮;徐燕;呂軍華;李啟華;;苦菜總黃酮對離體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生化指標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16期
8 王強;聞劍飛;;運動聯合嗎啡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韓文杰;文小軍;;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對心臟的作用[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10 甄月巧;吳國亭;;格列吡嗪對健康新西蘭白兔心肌缺血預適應的影響[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熊軍;α7nAChR激動劑后處理對大鼠在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1年
2 湯成春;心室成纖維細胞向心肌樣細胞轉化用于心肌重建的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周秀娟;MyoD基因局部轉染心肌成纖維細胞用于心肌重建的實驗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4 林浩東;銀杏酮酯對周圍神經再生影響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趙雙平;七氟醚吸入對急性肺損傷大鼠肺組織HO-1表達的影響及機制初探[D];中南大學;2009年
6 陳嬋娟;基于心肌mitoK_(ATP)通道龍牙id木總皂苷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臟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朝中;不同途徑移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至心肌梗死大鼠的實驗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2 朱燕;舒芬太尼延遲預處理對在體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劉丹妮;葒草苷抗心肌缺血藥效評價及機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熊江琴;不同濃度嗎啡經冠脈灌注的心肌保護作用及其機制[D];南昌大學;2011年
5 譚澤龍;血紅素加氧酶-1對急性肺損傷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細胞保護的實驗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09年
6 王洪敏;血紅素加氧酶-1對原代培養(yǎng)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細胞抗氧化損傷的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7 秦超;心肌梗死大鼠的肢體導聯與胸導聯心電圖對比及甘蔗葉多糖對心肌梗死面積的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楊永輝;改良Fujita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黎慶捷;縫隙連接蛋白43在離體大鼠心臟缺血后處理效應中的作用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趙佑君;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復合丙泊酚維持麻醉對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洪云;管慧紅;鐘雪云;陳運賢;;開胸冠狀動脈結扎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J];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5年12期
2 董淑英;童旭輝;劉浩;高琴;;石榴多酚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心功能的保護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7期
3 王曉園,夏中元,杜大平,孟慶濤;HO-1/CO在大鼠內毒素性急性肺損傷中的保護作用及硝普鈉對其的影響[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1期
4 王硯青;江時森;劉平;毛廣平;;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電圖變化分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08期
5 何濤;陳蒙華;宋鳳卿;李海霄;;大鼠多導聯同步心電圖與單導聯心電圖的對比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年08期
6 趙文來;李曉珍;黃進;黃艷;季勇;;阿利克侖對1型糖尿病大鼠氧化應激的影響[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7 肖駿;佘強;羅開良;黃開順;曹友德;;大鼠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備的改進[J];四川動物;2008年03期
8 蘆玲巧;于剛剛;張冬梅;曾翔俊;王紅霞;張立克;;cyp2j3基因轉染對在體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9 姚養(yǎng)正;CHN近交系大鼠正常心電圖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4期
10 閆日成;48例大白鼠心電圖分析[J];實用心電學雜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磊,馬虹,黃守堅,孫家鈞;補體耗竭對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護作用及機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年06期
2 邱志兵;;內皮素與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1年04期
3 王大偉,莫成榮;中藥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實驗研究概述[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2年03期
4 狄鳴,成蓓,郭蓮軍,曾玉杰,曲玲;硫氮怡酮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內皮功能的保護作用[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2年12期
5 馬余鴻;熱休克蛋白70、腺苷與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J];廣西醫(yī)學;2003年02期
6 李春杰,余柏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機制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04年01期
7 嵇富海,薛張剛,蔣豪;p38 MAPK信號通路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4年03期
8 李斌,張樂之,周紅,何華美;心肌缺血再灌注時核孔復合體通透性變化與細胞核鈣含量關系探討[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04年04期
9 范書英,程文立,申玉良;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及其與間隙連接的關系[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王曙光;徐小虎;顧黎;竇建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對大鼠腦組織損傷及發(fā)生機制的探討[J];山東醫(yī)藥;2005年3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濤;徐明江;滕旭;管又飛;;AZ12417698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的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第23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生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文集[C];2010年
2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進展[A];第二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論壇暨第二屆黃河心血管病防治論壇資料匯編[C];2011年
3 吳儀;謝中光;;心肌缺血再灌注,有關自由基的幾個問題(簡報)[A];第三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0年
4 李長嶺;蔣峻;樊友啟;丁芳;Wieming Fan;Ling Wei;;腫瘤壞死因子a受體1敲除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2006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進展[A];2011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心病分會學術年會暨北京中醫(y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陳協輝;李鵬;黃小平;王東明;陳宋明;楊澤民;陳智凡;許文敏;陳麗萍;;氣體信號分子硫化氫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心血管病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7 李培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基礎與臨床[A];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重癥心臟全國學術大會暨第二屆西湖重癥醫(yī)學論壇、2013年浙江省重癥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辛平;朱偉;李靜;劉銘雅;李京波;Andrew N.Redington;魏盟;;缺血后處理聯合遠端缺血期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吳志明;董麗莉;樊冰;潘翠珍;舒先紅;;斑點追蹤顯像技術評價心肌缺血再灌注對心肌扭轉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十屆全國超聲心動圖學術會議論文[C];2010年
10 袁肇凱;黃獻平;曹金枝;胡志希;簡亞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冠狀微循環(huán)改變的實驗研究[A];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第五屆中國微循環(huán)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陶春祥;何占德;中藥單體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2 陶春祥 何占德;中醫(yī)方藥防治MI/R損傷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廣文;讓心肌重現生機[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4 武開宏;心肌也能再生[N];健康報;2005年
5 ;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實驗研究通過鑒定[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1年
6 江蘇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李偉 沈明勤 陸曉暉;中藥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作用機制探討[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7 ;中藥可用于心臟保存[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8 馮友根;黃芩苷對缺血心肌的保護作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福曼;心肌微環(huán)境誘導間充質干細胞通道蛋白表達及丹參酮的干預作用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2 吳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及藥物保護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1992年
3 沈波;趨化因子受體5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4 林運靈;高遷移率族蛋白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丙酮酸乙酯的療效[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徐世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腫瘤壞死因子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6 郭佳;脂聯素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抑制內質網應激[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吳錦波;促紅細胞生成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保護性作用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8 張貴燦;腺病毒載體介導人白介素10轉基因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杜秋香;Intermedin心血管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方石虎;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臨床和基礎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璋;長期間歇性缺氧預適應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機制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3年
2 陳唐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α-輔肌動蛋白含量變化及其與心功能的關系[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方石虎;心肌缺血血漿尾加壓素Ⅱ變化機制及心肌細胞表達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4 梁勝;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表達及氯沙坦預處理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溫永金;機械創(chuàng)傷大鼠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敏感性增加[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繆文麗;中西醫(yī)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現狀[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7 楊偉;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D];汕頭大學;2009年
8 李雙鳳;硫化氫延遲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D];中南大學;2010年
9 楊冬;TNNI3K基因表達與心肌肥厚形態(tài)學變化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吳大盈;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環(huán)障礙中纖維介素表達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534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53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