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血管內皮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發(fā)布時間:2017-04-28 02:03
本文關鍵詞:鼠尾血管內皮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血管內皮細胞(VEC)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組成,襯貼在血管內側,形成血管的內壁。血管內皮細胞具有多種功能,除了具有屏障作用之外,血管內皮細胞還可以合成、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在血管運動、炎癥損傷以及免疫應答中具有重要作用。自從人血管內皮細胞的培養(yǎng)方法被報道之后,其它動物來源的血管內皮細胞分離與培養(yǎng)方法也陸續(xù)被報道。內皮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既可以此研究血管內皮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同時也可以為血管生成在多種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礎。內皮細胞培養(yǎng)方法常采用組織塊法和酶消化法等,但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點,還需要逐步改進與完善。血管抑素(Angiostatin)可以顯著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與遷移,進而抑制血管生成過程。由于血管生成在腫瘤發(fā)生和轉移過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通過血管抑素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對于腫瘤治療是非常有潛力的,目前正處于臨床實驗階段。貫葉連翹(Hypericum perforatum Linn)是藤黃科金絲桃屬植物。貫葉連翹提取物中具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抑郁、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作用。在成功構建鼠尾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方法之后,我們又通過血管抑素及貫葉連翹提取物對這種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進行了試驗觀察。本論文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鼠尾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從小鼠尾部剝離出血管,去掉血管表面組織,血管表面經(jīng)膠原酶消化,將血管切成小段后移至培養(yǎng)板中,包被基質膠后加入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天后可見內皮細胞從血管邊緣擴散生長,逐漸形成細胞集落。鏡下可見,細胞融匯成片后呈典型的“卵石鋪路樣”排列。2.血管內皮細胞鑒定經(jīng)血管內皮細胞表面標志物CD31抗體鑒定,95%以上的細胞為血管內皮細胞,證實了利用小鼠的尾部血管作為血管內皮細胞來源,建立體外細胞培養(yǎng)方式的可行性。3.血管抑素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抑制作用在建立血管內皮細胞原代培養(yǎng)方法的基礎上,我們采用MTT法對重組人血管抑素K1-3(rh K1-3),進行了部分生物學活性檢測。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rh K1-3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關系。4.貫葉連翹提取物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將貫葉連翹提取物與血管內皮細胞共培養(yǎng),藥物終濃度分別為0.025μg/ml、0.25μg/ml、2.5μg/ml。MTT法檢測結果表明:在0.25μg/ml濃度下,貫葉連翹提取物可增強血管內皮細胞的活力。
【關鍵詞】:血管生成 原代培養(yǎng) 血管抑素 貫葉連翹提取物 藥物篩選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329.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前言9-21
- 一、血管內皮細胞簡介9-11
- (一)血管內皮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9
- (二)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9-11
- 二、血管內皮細胞與血管生成11-12
- 三、血管內皮細胞與腫瘤12-14
- (一)腫瘤的發(fā)生12
- (二)腫瘤的血管生成12-14
- 四、體外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14-16
- (一)體外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發(fā)展概述14
- (二)體外血管內皮細胞培養(yǎng)來源14
- (三)體外培養(yǎng)血管內皮細胞條件14-15
- (四)體外培養(yǎng)的血管內皮細胞的形態(tài)15
- (五)體外培養(yǎng)血管內皮細胞的應用15-16
- 五、血管抑素16-20
- (一)血管抑素的發(fā)現(xiàn)16
- (二)血管抑素的結構16-17
- (三)血管抑素的作用機制17-19
- (四)血管抑素治療腫瘤研究19-20
- 六、貫葉連翹研究現(xiàn)狀20-21
- 引言21-22
- 一、實驗材料與方法22-26
- (一)實驗材料及試劑22
- (二)實驗儀器及器材22
- (三)實驗方法22-26
- 二、實驗結果26-32
- (一)鼠尾血管的提取26-27
- (二)鼠尾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與形態(tài)27-28
- (三)內皮細胞的鑒定28-29
- (四)血管抑素對小鼠腦微血管內皮細胞株增殖的影響作用29-30
- (五)血管抑素對鼠尾原代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作用30-31
- (六)貫葉連翹提取物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31-32
- 討論32-35
- 結論35-36
- 參考文獻36-40
- 致謝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玲,索朗斯珠,馬俊英;金絲桃素的提取分離及其藥理活性研究現(xiàn)狀[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5年05期
2 朱瑋冰;微血管內皮細胞與人工血管內皮化[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1994年03期
3 詹永樂,李維業(yè);牛脈絡膜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J];解剖學報;1997年03期
4 閆妍;董曉光;;新型血管抑制因子纖溶酶原Kringle1-5蛋白[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7年11期
5 陳云波,何燕飛;血管內皮細胞的生物學功能[J];生物學通報;1994年11期
6 夏欣,許迅,顧青;牛視網(wǎng)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和周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J];中華眼底病雜志;2004年01期
7 陳晶;劉寧;張毅杰;;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與原發(fā)性高血壓[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年23期
8 李宗金,韓忠朝;血管發(fā)生和血管新生的體外模型[J];中國微循環(huán);2003年01期
本文關鍵詞:鼠尾血管內皮細胞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1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31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