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Roux腸袢長度的十二指腸空腸旁路術對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糖代謝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6-29 08:27
目的:探究不同Roux腸袢長度的十二指腸空腸旁路術(DJB)對2型糖尿病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術后體重、空腹血糖(FPG)與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的影響,并進一步探究GK大鼠的GLP-1相關受體在胃十二指腸吻合處、十二指腸殘端屈氏韌帶處以及共同通路空腸處的術后表達的情況及其相關機制。方法:采用抽簽法將40只GK大鼠隨機分成5組,每組8只。對照組離斷十二指腸后重新吻合作為A組,手術組實施保留全胃的不同Roux腸袢長度的DJB,分別留取10、20、30和40 cm的Roux腸袢作為B、C、D和E組。分別于術前3 d及術后1、3、5、8周眼眶后采集靜脈血,動態(tài)監(jiān)測大鼠體重和FPG值變化,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大鼠的GLP-1水平。8周后統(tǒng)一取出GK大鼠胃十二指腸吻合處、十二指腸殘端屈氏韌帶處以及共同通路空腸處三處標本,采用免疫組化法分析GLP-1受體的表達。結(jié)果:全組40只GK大鼠的手術成功率為72.5.%,保留40 cm腸袢的E組術后1~5周相繼死亡。與術后同時間點對照組相比,手術組在術后整個周期中體重改變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
【文章來源】: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9,21(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準備
1.2.2 手術過程
1.2.3 術后管理
1.3 檢測指標和方法
1.3.1 檢測體重
1.3.2 測定FPG及GLP-1
1.3.3 免疫組化分析(SP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GK大鼠的手術成功率及術后存活情況
2.2 體重變化
2.3 FPG水平的變化
2.4 GLP-1水平的變化
2.5 GLP-1受體表達情況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6~2016年中國≥20歲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meta分析[J]. 閆彬源,張維璐,田敏,吉兆華,邵中軍.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8(11)
[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8(04)
本文編號:3256105
【文章來源】: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9,21(04)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準備
1.2.2 手術過程
1.2.3 術后管理
1.3 檢測指標和方法
1.3.1 檢測體重
1.3.2 測定FPG及GLP-1
1.3.3 免疫組化分析(SP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GK大鼠的手術成功率及術后存活情況
2.2 體重變化
2.3 FPG水平的變化
2.4 GLP-1水平的變化
2.5 GLP-1受體表達情況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96~2016年中國≥20歲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meta分析[J]. 閆彬源,張維璐,田敏,吉兆華,邵中軍.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8(11)
[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8(04)
本文編號:32561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32561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