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來吉蘭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胃腸TH、nNOS和α-Syn表達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司來吉蘭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胃腸TH、nNOS和α-Syn表達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觀察司來吉蘭(selegiline)對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胃竇、結腸酪氨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和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達的影響,探討司來吉蘭對PD胃、腸功能障礙治療的作用及可能機制。方法1實驗動物分組將72只健康雄性SD實驗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對照組)、PD模型組(模型組)和司來吉蘭治療組(司來吉蘭組),每組又隨機分為4d、8 d兩個亞組,每組各12只大鼠。2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制備將葵花油與魚藤酮充分混勻震蕩,使其配置成2mg/ml的魚藤酮葵花油乳化液,后兩組大鼠采用頸背部皮下注射魚藤酮制備PD模型,仔細觀察并詳細記錄給魚藤酮后實驗大鼠的行為學變化。發(fā)生行為學計分后即中止給藥。參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為學評分標準進行行為學檢測,選取2-6分實驗大鼠作為PD模型。3給藥方法對照組:每日頸背部皮下注射葵花油2mg/kg,待模型制備成功后停止皮下注射,并灌胃給等體積生理鹽水直至時間點。模型組:在大鼠頸背部每日皮下注射魚藤酮葵花油乳液2mg/kg,待模型制備成功后停止皮下注射,并予等體積生理鹽水灌胃直至時間點。司來吉蘭組:模型制備成功后,每日予司來吉蘭0.5mg/kg灌胃,根據亞組分組情況分別連續(xù)給藥4 d或8 d。4胃固體食物殘留率和1 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測定每組大鼠分別于治療后4 d、8 d測定胃固體食物殘留率和1 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5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和Western blot法,分別檢測各組大鼠胃竇、結腸TH、n NOS、和ɑ-Syn的表達變化情況。6組織切片采用OLYMPUS攝像顯微鏡(400×)攝像,并應用Motic Med 6.0數碼醫(yī)學圖像分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Western blot結果用Image J分析。7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做正態(tài)性W檢驗和方差齊性Levene檢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各時間點胃內固體食物殘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1);與模型組相比較,治療組大鼠各時間點胃內固體食物殘留率顯著低于模型組(P0.05或P0.01);與治療4 d組相比較,治療8 d組大鼠胃內固體食物殘留率顯著低于治療4 d組(P0.05)。2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各時間點1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均低于對照組(均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組大鼠各時間點1 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均高于模型組(P0.05),與治療4 d亞組相比較,治療8 d亞組大鼠1 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高于治療4 d亞組(P0.05)。3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各時間點胃竇、結腸TH表達均明顯減少,n NOS、α-Syn表達均明顯增加,有顯著性差異(均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組各時間點胃竇、結腸TH表達均明顯增多,n NOS、α-Syn表達均明顯減少,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與治療4 d組比較,治療8 d組大鼠時間點胃竇、結腸TH表達均升高(P0.05),n NOS、α-Syn表達降低(P0.05)。結論1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胃竇、結腸TH表達均減少,n NOS、α-Syn表達均增多,TH、n NOS和α-Syn參與了帕金森病胃腸功能障礙的發(fā)病過程。2司來吉蘭可改善PD大鼠胃腸功能障礙,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減輕PD模型大鼠胃腸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損傷和抑制n NOS、α-Syn表達有關,且隨著時間的延長,作用更明顯。
【關鍵詞】:帕金森病 胃竇 結腸 司來吉蘭 酪氨酸羥化酶 神經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α-突觸核蛋白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2.5;R-33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縮略表10-11
- 引言11-13
- 第1章 實驗研究13-48
- 1.1 材料與方法13-22
- 1.1.1 主要試劑13
- 1.1.2 主要儀器13-14
- 1.1.3 實驗動物及分組14
- 1.1.4 帕金森病模型制備14-15
- 1.1.5 給藥方法15
- 1.1.6 胃固體食物殘留率測定15
- 1.1.7 糞便排出量及含水量測定15
- 1.1.8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方法15-17
- 1.1.9 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法檢測方法17-22
- 1.1.10 統(tǒng)計學分析22
- 1.2 結果22-37
- 1.2.1 各組大鼠胃固體食物殘留率的比較結果22
- 1.2.2 各組大鼠 1 h糞便排出量及含水率的比較結果22-24
- 1.2.3 各自大鼠胃竇、結腸TH、n NOS和 α-Syn蛋白免疫組化的檢測結果24-32
- 1.2.4 各組大鼠胃竇、結腸TH、n NOS和α-Syn蛋白Western blotting檢測結果32-37
- 1.3 討論37-43
- 1.3.1 帕金森動物模型的制備38-40
- 1.3.2 TH、n NOS、α-Syn在帕金森病胃腸功能障礙中的作用40-42
- 1.3.3 司來吉蘭對PD胃腸功能障礙的治療作用及其對胃腸TH、n NOS和 α-Syn表達的影響42-43
- 1.4 小結43
- 參考文獻43-48
- 第2章 綜述 帕金森病消化功能紊亂的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48-59
- 2.1 流涎48-51
- 2.2 吞咽困難51
- 2.3 胃排空延遲51-53
- 2.4 便秘53-55
- 參考文獻55-59
- 結論59-60
- 致謝60-61
- 導師簡介61-62
- 作者簡介62-63
- 學位論文數據集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王艷;齊馨馨;文薇;艾青龍;;錐體外系疾病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治療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2年03期
2 習予祥,秦玉翰;帕金森病的胃腸功能障礙8例分析[J];河南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4年03期
3 梅加明;牛朝詩;韓暄;張俊;;單側紋狀體多靶點注射6-OHDA誘導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J];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雜志;2013年02期
4 袁昌文;楊柏林;;莫沙比利聯(lián)合聚乙二醇4000治療帕金森綜合征便秘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06年10期
5 陳麗;梁思泉;張志明;;帕金森病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年24期
6 段國賢;周開順;趙利軍;董淑云;張連元;;一氧化氮在大鼠肢體缺血/再灌注后腎組織細胞凋亡中的意義[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09年02期
7 沈鴻雁;徐赫男;胡春;;用于帕金森病治療的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的臨床評述[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11年06期
8 張宇紅;陳生弟;李江林;楊紅旗;鄭lm;周海燕;王剛;陸國強;;紅景天甙促進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表達內源性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蛋白保護多巴胺能神經元[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年08期
9 王玉玲;高華;楊新玲;;6-羥基多巴胺單側兩點注射法構建的帕金森病模型鼠[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年46期
本文關鍵詞:司來吉蘭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胃腸TH、nNOS和α-Syn表達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7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