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性傷寒Vi多糖結合疫苗的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22 15:22
【摘要】:傷寒Vi多糖疫苗主要用于5歲以上人群預防傷寒,目前我國已取得正式生產(chǎn)文號。傷寒Vi多糖免疫一針,對5歲以上人群的保護效果只有70%左右,對2-5歲兒童只誘導短暫的低水平抗體,在2歲以下嬰幼兒中不能誘導有保護作用的抗體,再次免疫在任何年齡段也不產(chǎn)生免疫增強反應。 為提高傷寒Vi多糖的免疫原性,本文最初采用1-氰-4-二甲基氨基吡啶四氟硼酸(CDAP)和溴化氫(CNBr)活化傷寒Vi多糖,與1,6-己二酰肼(ADH)結合來制備傷寒Vi多糖的ADH衍生物(Vi-AH)。結果沒有得到Vi-AH,說明CNBr、CDAP作為活化劑不適合制備Vi-AH。 在鹽酸-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亞胺(EDAC)的作用下,傷寒Vi多糖可直接與破傷風類毒素(TT)結合,形成Vi-TT結合物。第二種方法是TT先與ADH和EDAC反應,形成TT的ADH衍生物(TT-AH),TT-AH再與傷寒Vi多糖結合形成TT-AH-Vi結合物;第三種方法是傷寒Vi多糖先與ADH和EDAC反應,形成Vi-AH,Vi-AH再與TT結合形成Vi-AH-TT結合物。本文用以上三種方法制備了若干批Vi多糖結合物,分析了其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 實驗結果表明,免疫3針后,所有Vi多糖結合物誘導的抗Vi IgG抗體均顯著高于傷寒Vi多糖單獨免疫。其中TT-AH-Vi_1結合物的免疫原性最好,其抗Vi IgG抗體的GMT達到735.17,,與Vi-TT、Vi-AH-TT結合物的抗Vi IgG的GMT有顯著性差異。TT-AH-Vi_1、TT-AH-Vi_2、TT-AH-Vi_3 3批結合物免疫1針后誘導的抗Vi IgG的GMT均顯著高于傷寒Vi多糖單獨免疫;第2針免疫后均顯著高于第1針;第3針免疫后抗體反應各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R392
本文編號:2725861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R392
【引證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潘殊男;肖詹蓉;;傷寒疫苗的現(xiàn)狀及展望[A];2011中國生物制品年會暨第十一次全國生物制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本文編號:2725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25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