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人源噬菌體抗體庫的構(gòu)建和初步篩選
本文選題:血小板 + 噬菌體展示��; 參考:《臨床輸血與檢驗》2006年01期
【摘要】:目的運用噬菌體抗體庫技術(shù)構(gòu)建一個經(jīng)血小板自身免疫的抗體組合文庫。方法從3例慢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者的外周血中分離淋巴細胞,提取總RNA,經(jīng)逆轉(zhuǎn)錄合成cDNA,通過半巢式PCR擴增抗體輕鏈κ鏈基因和重鏈Fd段基因,并依次克隆到載體pComb3中構(gòu)建人源噬菌體Fab抗體庫。結(jié)果20次電轉(zhuǎn)后得到庫容約為2.3×106cfu的人源噬菌體Fab抗體庫。用多聚甲醛固定的血小板細胞作為抗原,通過3輪親和選擇,ELISA鑒定結(jié)合活性較高者,選取3個經(jīng)測序分析后顯示抗體輕鏈和重鏈Fd段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都符合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結(jié)構(gòu)特征。結(jié)論成功構(gòu)建了抗血小板人源噬菌體抗體庫,可用于進一步篩選針對血小板特異性靶點如GPIIb/IIIa等的人源抗體,進行以GPIIb/IIIa受體等作為靶點的治療性人源抗體的研究和開發(fā)。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platelet autoimmune antibody library using phage antibody library. Methods lymphocytes were isol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three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Total RNAs were extracted and synthesized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The light chain 魏 chain gene and heavy chain FD gene were amplified by semi-nested PCR. The human phage Fab antibody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by cloning into the vector pComb3 in turn. Results the human phage Fab antibody library containing about 2.3 脳 106cfu was obtained after 20 times of electroporation. Platelet cells fixed with paraformaldehyde were used as antigens, and three rounds of affinity select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ose with high binding activity. Th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d fragment of light chain and heavy chain of antibody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mmunoglobulin gene at the level of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Conclusion the anti-platelet human phage antibody library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can be used to screen human antibodies against platelet-specific targets such as GPIIb/IIIa, and to study and develop therapeutic human antibodies targeting GPIIb/IIIa receptors.
【作者單位】:
【分類號】:Q789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初曉霞;ITP患者IgG酶切片段的免疫活性及其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D];山東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桂云,朱筱娟,王麗;噬菌體展示外源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2 郝文波,徐偉文,陳白虹,王萍,董文其,李明;噬菌體展示ICAM-1模擬肽的制備及活性鑒定[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3年01期
3 徐容,沈毅佒,鄧松華,蔡春曉,陳秋莉,賈建安,王錦紅,潘欣,潘衛(wèi);噬菌體展示protein A及protein L Ig結(jié)合單結(jié)構(gòu)域隨機組合文庫及Ig親和篩選[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5年06期
4 劉佳,鄭文嶺,馬文麗;噬菌體展示抗體文庫的研究進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04年06期
5 彭昌文;噬菌體展示技術(shù)研究進展[J];生物學教學;2002年10期
6 張力群,王清明,范國才,陳吉中,陳惠鵬;具有GCSF活性的噬菌體展示肽[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4年06期
7 溫宗梅;潘衛(wèi);張玉俠;周波;潘欣;陳秋莉;周霞;賈建安;蔣少華;鄧松華;;噬菌體展示IgA親和體隨機組合文庫的構(gòu)建[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許正平,李伯良;噬菌體展示系統(tǒng)的研究進展[J];生命的化學;1996年03期
9 吳國球,沈子龍;噬菌體展示載體的構(gòu)建[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10 馮福民;小分子蛋白骨架提高噬菌體展示肽親和力[J];生物技術(shù)通訊;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純見;曹永長;畢英佐;;口蹄疫病毒3C基因的克隆和噬菌體展示[A];豬的重要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防檢疫專業(yè)委員會第7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2 陸一鳴;王俊杰;王凱慧;魏玉保;王娜;孫樹漢;;海蛇蛇毒神經(jīng)毒素組分的初步研究[A];中國遺傳學會第八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4-2008)[C];2008年
3 孫東波;朗洪武;時洪艷;陳建飛;崔曉辰;王承寶;佟有恩;馮力;;PEDV S蛋白B細胞抗原表位的篩選和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shù)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路秀英;楊貴貞;;應(yīng)用噬菌體展示短肽探索腺病毒表位[A];第七屆中國抗炎免疫藥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0年
5 楊渝珍;;利用生物工程技術(shù)篩選生物活性肽——噬菌體表面展示肽庫的研究和應(yīng)用進展[A];湖北省暨武漢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七屆第十四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6 尹仁福;丁壯;;噬菌體展示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教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7 黃英;張君;張秉強;黃愛龍;;HBV轉(zhuǎn)錄后調(diào)節(jié)基序相互作用蛋白的篩選與鑒定[A];第五屆全國肝臟疾病臨床暨中華肝臟病雜志成立十周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王永山;范紅結(jié);李銀;周宗安;王選年;張改平;;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五個抗原表位短肽的鑒定與序列分析[A];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學暨第11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5年
9 劉定干;孫麗;;C/EBPbeta mRNA 3'UTR專一結(jié)合蛋白的鑒定及其生物功能的探討[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05年學術(shù)大會、青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袁櫟;佟輝;德偉;;FSHR抗原表位融和蛋白的克隆及表達[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8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蔡忠仁;我國海洋生物毒素檢測技術(shù)獲突破[N];中國海洋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露露;基于表位預(yù)測的抗B型肉毒毒素基因工程抗體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2 郭永超;噬菌體展示介導的免疫擴增病原檢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7年
3 王曉艷;雞貧血病毒結(jié)構(gòu)蛋白抗原表位研究及感染性克隆構(gòu)建[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7年
4 安廣宇;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工程抗體的制備和性質(zhì)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5 孫東波;豬流行性腹瀉病毒S蛋白抗原表位鑒定及受體結(jié)合域的初步篩選[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8年
6 周政;青霉素G�;富虻幕蚬こ毯投ㄏ蜻M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3年
7 陸慧君;豬血凝性腦脊髓炎病毒的分離鑒定及其受體的篩選[D];吉林大學;2008年
8 劉新宇;內(nèi)肥素的克隆表達及與其結(jié)合短肽的篩選[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田旺;應(yīng)用噬菌體隨機肽庫技術(shù)研究干擾素-α2b的模擬肽和拮抗肽[D];南開大學;2006年
10 高柱虎;兩種新型多功能纖溶酶的鑒定及其分子生物學特性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曉麗;噬菌體在血液中的失活及其機理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9年
2 費小戰(zhàn);SARS冠狀病毒刺突蛋白S144-643的原核表達及其重要生物特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3 陳美娟;噬菌體展示青霉素G酰化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通用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D];揚州大學;2002年
4 孫美艷;展示白色念珠菌熱休克蛋白90特異表位的雜合噬菌體抗系統(tǒng)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保護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彭伍平;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shù)鑒定豬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7年
6 黃琰;瑞氏木霉纖維素二糖水解酶CBHI噬菌體展示系統(tǒng)的構(gòu)建[D];山東大學;2005年
7 彭博;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H52毒株病毒中和多肽的體外鑒定及S基因的克隆[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8 楊乃娣;全人源胃癌噬菌體單鏈抗體庫的構(gòu)建及其初步篩選[D];浙江大學;2010年
9 安燁;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抗原表位的篩選及鑒定[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10 朱威;羥喜樹堿結(jié)合肽的實驗與模擬計算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499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94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