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抗原基因真核表達質(zhì)粒pVAX1-SAG1和pVAX1-SAG4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弓形蟲抗原基因真核表達質(zhì)粒pVAX1-SAG1和pVAX1-SAG4的構建
更多相關文章: 弓形蟲 基因疫苗 真核表達質(zhì)粒
【摘要】:目的構建弓形蟲抗原基因真核表達質(zhì)粒pVAX1-SAG1和pVAX1-SAG4。方法根據(jù)弓形蟲RH標準株SAG1和SAG4基因序列分別設計一對特異引物(分別含有HindⅢ/BamHⅠ和BamHⅠ/XbaⅠ內(nèi)切酶位點),PCR擴增目的基因,并將這兩段基因分別克隆至PEGM-T Easy載體,經(jīng)菌落PCR和雙酶切鑒定;用HindⅢ/BamHⅠ和BamHⅠ/XbaⅠ分別雙酶切PEGM-T Easy-SAG1、PEGM-T Easy-SAG4和pVAX1,得到含內(nèi)切酶位點的SAG1和SAG4基因片段,分別與pVAX1連接,構建pVAX1-SAG1和pVAX1-SAG4真核表達質(zhì)粒,經(jīng)菌落PCR和雙酶切鑒定。結(jié)果PCR擴增得到目的基因SAG1和SAG4,測序結(jié)果分別與弓形蟲RH標準株SAG1和SAG4基因比較,符合率均為100%。構建PEGM-T Easy-SAG1、PEGM-T Easy-SAG4克隆質(zhì)粒和pVAX1-SAG1、pVAX1-SAG4真核表達質(zhì)粒,分別經(jīng)菌落PCR和雙酶切鑒定,顯示722bp的SAG1基因片段和511bp的SAG4基因片段均插入載體PEGM-T Easy和pVAX1中。結(jié)論成功克隆了pVAX1-SAG1、pVAX1-SAG4真核表達質(zhì)粒,為弓形蟲基因疫苗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廣西醫(yī)科大學寄生蟲學教研室;
【關鍵詞】: 弓形蟲 基因疫苗 真核表達質(zhì)粒
【基金】: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桂科攻10124001A-64)
【分類號】:R382.5
【正文快照】: 剛地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是一種重要的條件致病病原體,呈世界性分布,廣泛寄生于人體及其他動物的有核細胞內(nèi),可引起嚴重的人獸共患弓形蟲病,為免疫功能抑制或缺陷者(如器官移植、惡性腫瘤及艾滋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慢性期緩殖子的活化對免疫功能缺陷者有致命的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周光前,Sten Hammarstr銉m;DNA疫苗接種的免疫學機理、優(yōu)越性及安全性[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7年02期
2 楊雯;田春林;朱穗京;劉曉泉;;弓形蟲表面抗原SAG1基因的克隆表達、純化與鑒定[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龔婭,陳曉光,馮明釗;弓形蟲P30基因重組質(zhì)粒的構建及其免疫效果[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1年05期
4 楊雯;萬孝玲;田春林;王衛(wèi)群;劉曉泉;;弓形蟲表面抗原SAG4基因的克隆、表達和鑒定[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9年04期
5 高世同,吳少庭,龍彩虹,張仁利,袁仕善,黃達娜;弓形蟲pVAX1-SAG2真核表達質(zhì)粒的構建及其誘導的小鼠免疫應答[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年08期
6 易艷軍;許麗芳;周支香;楊秋林;;弓形蟲P30基因-乳酸乳球菌重組質(zhì)粒的構建及其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6期
7 張曉磊;張進順;朱曉波;王春苗;賈曉暉;賈天軍;徐云鵬;高雪;;剛地弓形蟲RH株ROP11基因的克隆與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11期
8 趙煥閣;韋yN;黃用豪;梁麗娟;林映瑩;譚光宏;;弓形蟲ROP18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凱;陳興智;;弓形蟲主要抗原的研究進展[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景洪標,余宏宇,戴益民,姚玉成;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誘導小鼠體液免疫應答[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9期
3 余宏宇,景洪標,孫靜,何金,戴益民,劉會敏,張佩華,胡以平;HBV adr亞型基因疫苗誘導小鼠產(chǎn)生特異性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8期
4 袁子國;王曉虎;徐慧娟;張守峰;扈榮良;張秀香;;狂犬病病毒8202株糖蛋白膜外區(qū)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在DK細胞中的表達[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1年06期
5 李運娜;黃金貴;李建華;宮鵬濤;楊舉;李赫;李淑紅;張西臣;;剛地弓形蟲親環(huán)蛋白基因TgCyP真核表達質(zhì)粒的構建及其在Hela細胞內(nèi)的表達[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1年04期
6 楊雯;田春林;朱穗京;劉曉泉;;弓形蟲表面抗原SAG1基因的克隆表達、純化與鑒定[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7 張濤,曾霞,王樹聲;乙肝DNA疫苗的研究進展[J];廣西預防醫(yī)學;2001年03期
8 王世海;弓形蟲病的免疫學診斷和疫苗研究的新進展[J];貴州醫(yī)藥;2005年04期
9 劉霞;杜衛(wèi)華;朱化彬;曹文廣;;基因槍轉(zhuǎn)化技術在動物轉(zhuǎn)基因中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年08期
10 水黎明,陳坤;流行性感冒的免疫預防[J];疾病監(jiān)測;200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世海;;弓形蟲速殖子表膜蛋白的組分和抗原性分析[A];貴州省科學技術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2 王世海;熊美華;唐麗娜;王秀珍;劉露霞;;弓形蟲速殖子表膜蛋白的組分和抗原性分析[A];貴州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5年
3 王世海;;弓形蟲病的免疫學診斷和疫苗研究的新進展[A];貴州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第二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騰霄;感冒/時行感冒600例發(fā)病規(guī)律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2 巴月;HBV DNA免疫引起多器官病理損傷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3 高桂新;感冒雙解合劑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損傷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4 王洪法;弓形蟲ROP2基因在大腸桿菌和卡介苗中的表達及免疫原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江濤;豬弓形蟲病分子診斷方法的建立與基因免疫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6 楊培梁;弓形蟲多表位基因的疫苗研究及其重組抗原在免疫診斷中的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7 吳小南;弓形蟲P30-P24聯(lián)合DNA疫苗的免疫保護作用及安全性評價[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許應天;牛瑟氏泰勒蟲病診斷方法的建立及核酸疫苗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庫熱西·玉努斯;西帕依潰結(jié)安作用機理及基因槍聯(lián)合RNAi技術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實驗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張東林;弓形蟲病分子診斷方法及弓形蟲分離株耐藥性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魯陳;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法在孕婦弓形蟲感染檢測中的優(yōu)勢及臨床應用[D];南昌大學;2010年
2 黃茂;中醫(yī)預防方案干預社區(qū)流感的隨機對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荊振宇;基于rROP18-rSAG2犬弓形蟲ELISA檢測技術及藥物篩選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1年
4 楊興;牛瑟氏泰勒蟲pVAX1-2p33真核表達質(zhì)粒的構建及其免疫學初步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5 王金蘋;弓形蟲病PCR和ELISA診斷方法的建立和初步應用[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6 李昕;仙臺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免疫幼鼠的效果評價[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7 趙東英;抗流感合劑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8 張宇斌;IL-2聯(lián)合STAg鼻內(nèi)免疫BALB/c小鼠誘導的免疫應答[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何保凌;新型基因槍用微粒研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祁光宇;弓形蟲自然弱毒株(QHO)棒狀蛋白2基因片段的克隆、表達及鑒定[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科榮;申麗潔;;特殊人群弓形蟲感染的研究進展[J];大理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劉娟娟;殷國榮;;弓形蟲包囊體外培養(yǎng)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5年06期
3 周光前,Sten Hammarstr銉m;DNA疫苗接種的免疫學機理、優(yōu)越性及安全性[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1997年02期
4 都建,沈繼龍,汪學龍,王維;弓形蟲表面抗原SAG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4年01期
5 褚宏亮,姚永偉,蘆王英,劉劍南,陳玲,侯敏,章子豪,張耀娟;剛地弓形蟲P30兩個不同片段的克隆、表達及鑒定[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6 趙云鶴;侯玉英;;剛地弓形蟲致生殖毒性的研究進展[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6年09期
7 叢華,古欽民,周懷瑜,趙群利,何深一,李瑛;弓形蟲P30基因非融合蛋白表達的研究[J];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8 王素華;曲道峰;蔡渭明;杜愛芳;;弓形蟲P3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E.coli中的融合表達[J];檢驗檢疫科學;2008年04期
9 李學瑞;趙象忠;王艷華;張德林;;弓形蟲速殖子與弓形蟲緩殖子相互轉(zhuǎn)換的研究進展[J];畜牧與獸醫(yī);2006年02期
10 章輝;朱蔭昌;;B細胞表位預測的研究進展[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0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洪花,韓廣東,王昌源,劉湘萍,閆歌,劉玉冰,劉鳳梅,傅斌,賈鳳菊,辛福敏,岳繼娥;弓形蟲抗原的保護性研究[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1年01期
2 于恩庶,黃桂森,嚴延生,姚虹;弓形蟲抗原分型的研究[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88年S1期
3 彭祚全;我國弓形蟲抗原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1年05期
4 林愛芬,傅翠娥,余毅,楊旭明,張樂,陳彩華;弓形蟲抗原的部分理化性質(zhì)研究[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1997年06期
5 姜淑芳;弓形蟲抗原研究新進展[J];實用寄生蟲病雜志;1998年02期
6 潘惠忠,徐瑋華;肺部良、惡性疾病患者血清弓形蟲抗原、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應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1999年02期
7 劉向紅,趙月卿;肝病患者血清弓形蟲抗原、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0年02期
8 朱穗京;李玲群;;弓形蟲抗原基因及臨床診斷研究[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1年03期
9 楊秀珍;;無胸腺裸體小鼠急性弓形蟲感染期存在高濃度的循環(huán)弓形蟲抗原[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1988年03期
10 章華礎,肖祥熊;弓形蟲抗原、抗體檢測在眼科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7年06期
,本文編號:10326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03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