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視閾下莫里森小說《寵兒》中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構(gòu)
本文關(guān)鍵詞:空間視閾下莫里森小說《寵兒》中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構(gòu),,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社會空間轉(zhuǎn)向的出現(xiàn)打破了以往時間獨大,而忽視空間維度的局面,大量學者開始關(guān)注空間與空間理論。在文學上也出現(xiàn)了文學作品的空間敘事,非裔美國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寵兒》正是空間敘事的典范,通過在作品中建構(gòu)社會文化空間、心理空間、社區(qū)公共空間,以小說中三個黑人女性命運為時間線,從時間的歷史性與空間的共時性兩方面實現(xiàn)十字交叉式敘事,從而實現(xiàn)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構(gòu)。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關(guān)鍵詞】: 《寵兒》 空間敘事 女性身份建構(gòu)
【基金】: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項目資助(項目編號:CX2015SP184)
【分類號】:I712.074
【正文快照】: 二十世紀以前,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世界對時間的關(guān)注始終是研究的重點,而在文學領(lǐng)域也同樣,“在歷史決定論的強勢話語統(tǒng)治下,傳統(tǒng)的文學研究同樣也存在著注重時間維度而輕視空間維度的傾向,人們更多地關(guān)注文本中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性格發(fā)展、敘事因果、邏輯線索等歷史性因素”[1]。但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麗慧;美國夢——評彼得·凱里的短篇小說《美國夢》[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2 孫妮;評《三位女性的文本與帝國主義的批判》譯本——兼論西方文論的翻譯標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華燕;呂品;;對《奧斯卡與露辛達》中玻璃教堂的意義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4 盧悅寧;;淺析后殖民理論在庫切《青春》中的體現(xiàn)[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1期
5 李濱;;帝國話語的解構(gòu)——論杰克·倫敦眼中的中國移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2期
6 石統(tǒng)文;金蘭芬;;魯濱孫·克魯索雙重身份解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2期
7 許輝;;美國黑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綜述[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4期
8 薛偉中;美國的中國形象與華裔美國文學[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9 章輝;;如何理解《東方學》——兼談學界對薩義德的批評與誤解[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10 李云云;;無處安身的彷徨——論H·萊德·哈格德探險小說中的“他者混雜體”[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何傳龍;;《紫顏色》中的黑人困境與生存[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任平;;寒山精神:走向全球的“和合”文化[A];中國·蘇州——首屆寒山寺文化論壇論文集(2007)[C];2007年
3 劉淑梅;;淺析《簡·愛》中羅切斯特的秘密[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華金余;從趙樹理到趙本山[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鍔;Homi Bhabha后殖民理論闡釋及其對翻譯研究啟示的案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惠玲;話語維度下的賽義德東方主義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羅四
本文編號:473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7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