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姆斯原型視角觀照下的《愛瑪》主要女性人物
本文關鍵詞:阿尼姆斯原型視角觀照下的《愛瑪》主要女性人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榮格原型理論之阿尼姆斯原型的觀照下,《愛瑪》主要女性人物之阿尼姆斯即男性特質(zhì),因個體成長經(jīng)歷、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在發(fā)展程度上存在極大差異。愛瑪因阿尼姆斯發(fā)展過度而男性特質(zhì)突出,由其被動投射覓得情感歸宿;簡·費爾法克斯因阿尼姆斯發(fā)展適度而提供合理補償,其正確投射成就美滿姻緣;哈麗埃特則因阿尼姆斯發(fā)展不足而女性特質(zhì)濃重,異性交往經(jīng)歷使其得到促發(fā),并最終正確投射。
【作者單位】: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
【關鍵詞】: 愛瑪 女性人物 榮格 阿尼姆斯 投射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2012年教研項目(jyxm678)
【分類號】:I561.074
【正文快照】: 在簡·奧斯丁為數(shù)不多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愛瑪》無疑是其中藝術成就最高,最受世人矚目的一部。同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樣,《愛瑪》遠離主流宏大敘事而囿于家庭婚戀生活之一隅,但是,它卻使人們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管窺19世紀初期英國鄉(xiāng)村生活風貌。小說所塑造的愛瑪這一獨具特色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莉;張文博;;父權傳統(tǒng)下反靜態(tài)的新女性——試析愛瑪形象的女性意識[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畢青;;試用榮格“阿尼姆斯”原型理論探究《女扮男裝求學記》中燕特爾的行為[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偉麗;;論蒲松齡紀昀小說創(chuàng)作心理相同點[J];蒲松齡研究;2008年01期
2 劉杰;;論《格薩爾》與《詩經(jīng)》周民族史詩中的英雄救濟主題[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劉嘉偉;叢國巍;;^褪枰庀筇轎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4 楊敏,萬春;《雷雨》中的“雷雨”意象及其原型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陳家倫;文學研究的人類學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7 王海洋;;薛寶釵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評價[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8 劉子木;;敞開“百寶箱”中的真理[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王華玲;;命運的悲歌——曹禺筆下女性悲劇命運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10 劉志慶;縱談散文教學與高職學生敘寫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奎林;;一個水做的宿命論者——李輕松詩歌論[A];李輕松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薛航;;神話傳說在現(xiàn)代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中的文化價值[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3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曹山柯;;從《白雪公主后傳》看后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的道德嬗變[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呂偉紅;;詩的心理治療作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榮光啟;;詩歌的中年——論屠岸詩歌與卞之琳、馮至的關系[A];屠岸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賈一心;;詩態(tài):民族精神的個體呈現(xiàn)[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08年卷)——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當代文論與審美文化的轉(zhuǎn)型[C];2008年
8 步少華;;無政府狀態(tài)是國家造就的嗎?——再論溫特建構(gòu)主義中的結(jié)構(gòu)-施動者問題[A];國際關系研究:新發(fā)展與新問題——2012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劉雯;;網(wǎng)絡傳媒的“審丑”研究——“小月月”事件折射出的消費投射與消費欲望[A];第二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1年
10 李祥林;;女花臉·陰陽共體·文化原型[A];東方叢刊(2001年第2輯 總第三十六輯)[C];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曉紅;喬治·艾略特小說的心理描寫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蘇勇;解構(gòu)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周峰;“漁”行為與海明威[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7 徐媛媛;德爾斐神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報》中的性別與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9 李雁;新時期文學中的烏托邦精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宋金民;水滸小說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萍;用生命探尋文學的夜路[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婷婷;尋找精神的救贖—梯姆·奧布萊恩的《他們攜帶的物品》的原型解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姜俊;接受理論視角下的“金陵判詞”霍譯本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黃華;災難新聞“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殷劭;好萊塢電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學;2010年
6 熊志敏;海派語境中施蟄存小說創(chuàng)作突圍[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席志武;雅克·德里達解構(gòu)符號學與美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凌燕;思與藝的“道場”[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鄭璞玉;榮格理論角度解讀《野草在歌唱》[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于莉莉;金圣嘆《西廂記》評點的闡釋理論[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峰;;論《非誠勿擾》中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原型[J];當代小說(下);2011年02期
2 于一;;TASTE[J];當代經(jīng)理人;2007年11期
3 畢青;;試用榮格“阿尼姆斯”原型理論探究《女扮男裝求學記》中燕特爾的行為[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戴小霞;;解讀《十八春》里曼楨的阿尼姆斯[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宋向紅;阿尼瑪與阿尼姆斯——論曹禺早期劇作的角色配置模式[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李向梅;周海霞;;阿尼姆斯原型統(tǒng)攝下看苔絲對阿萊克及安琪兒的感情[J];電影文學;2010年22期
7 羅建平;;“領”與領導原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劉曉玲;;《聊齋志異》中的“阿尼姆斯”原型[J];語文學刊;2007年09期
9 張彥;;若芷幽蘭,寂靜無言——張欣《鎖春記》中莊芷言的死因探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10 李學珍;;探詢宋代男性詞人作品女性化的表象[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實習生 魏偉;女人的心思,男人能“讀”懂嗎?[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向倩;榮格“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論[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阿尼姆斯原型視角觀照下的《愛瑪》主要女性人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19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7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