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戲劇特征看《等待戈多》的象征意義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反戲劇特征看《等待戈多》的象征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等待戈多》是薩繆爾·貝克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后現(xiàn)代主義流派——荒誕派戲劇的經(jīng)典作品。這部作品主要敘述了兩個流浪漢式的人物——戈戈和狄狄——連續(xù)兩天在一顆枯樹下等待戈多,然而戈多一直都沒有出現(xiàn)的故事。這部作品主要借助于"反戲劇"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形式,以非理性的、荒誕的藝術(shù)手法來反映真實的人生,從而達到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本文主要通過戲劇背景、人物以及人物進行的一些活動來分析貝克特的象征意義以及表現(xiàn)方法在劇中的運用,由此來反映戰(zhàn)后西方世界真實的社會狀況以及人們所遭遇的深刻精神危機。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薩繆爾·貝克特 《等待戈多》 象征意義
【分類號】:I562.07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仍然是“次日。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盵2]整個場景都《等待戈多》是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代沒有什么變化,不同的只是“次日”。然而,具體的時間表作,也是第一部成功演出的荒誕派戲劇。1969年塞繆地點仍然無法確定!暗,哪個星期六呢?今天是星期爾·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謝寶霞;朱獻瓏;;反戲劇·反傳統(tǒng)·反理性——《等待戈多》語言藝術(shù)解讀[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 柏云彩;;論《等待戈多》“反戲劇”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特色[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李燕;;從《等待戈多》看荒誕派戲劇的反戲劇特征[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4期
4 朱永玲;;枯樹背后的風景——淺析《等待戈多》中枯樹的意義[J];青春歲月;2013年18期
5 藍仁哲;感受荒誕人生 見證反戲劇手法——《等待戈多》劇中的人及其處境[J];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蕾;;荒誕之中見真實——簡論貝克特的《等待戈多》[J];大學英語(學術(shù)版);2007年01期
2 梁本彬;;《等待戈多》的對話特色[J];電影文學;2010年13期
3 陳曉霞;;現(xiàn)代性視野下的文化闡釋與經(jīng)典重讀——以《等待戈多》為例[J];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4 佘曉潔;李清華;;從后現(xiàn)代主義視角研究荒誕派戲劇《等待戈多》[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5 王小燕;;論《等待戈多》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深度契合[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6 畢鳳珊;;與荒誕人生對抗——從《等待戈多》到《真正的西部》[J];名作欣賞;2010年12期
7 丁大琴;;由《等待戈多》看荒誕派戲劇的語言特色[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8 馬廷新;;《等待戈多》的經(jīng)典“等待”重讀[J];芒種;2013年20期
9 孫丹;;從《等待戈多》看荒誕喜劇的語言特色[J];芒種;2013年24期
10 溫玲霞;;論《等待戈多》的語言藝術(shù)[J];芒種;2014年1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烏蘭;當代蒙古族戲劇批評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展;荒誕派戲劇情境的構(gòu)成形態(tài)[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1年
2 賈喜鋒;解讀荒誕劇《等待戈多》:對人類生存狀況的反思[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周治家;含混的魅力——論荒誕派戲劇的語言特色[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柳鳴九;荒誕概說[J];外國文學評論;1993年01期
2 辛潮;諾貝爾獎文學的現(xiàn)代人類文化意識[J];外國文學研究;1991年01期
3 李賜林;探究人類生存的奧秘——《等待戈多》的主題淺析[J];外國文學研究;1993年02期
4 舒笑梅;詩化·對稱·荒誕——貝克特《等待戈多》戲劇語言的主要特征[J];外國文學研究;1998年01期
5 陶健昕;;等待的荒謬——《等待戈多》主題分析[J];戲劇之家;2000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蘇華;樹木花草的傳說、習俗、象征意義[J];俄語學習;2003年04期
2 劉艷敏,胡社考,田花芳;顏色的象征意義在中西文化中的運用[J];邯鄲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陳忱,朱建華;中德熟語中動物象征意義的比較[J];德國研究;2004年04期
4 師銳敏;;淺議顏色詞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象征意義[J];晉中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何林軍;謝艷花;;論象征意義的超越維度[J];云夢學刊;2006年02期
6 余莉;龍麗娟;;中西方顏色的象征意義對比研究[J];科技資訊;2006年06期
7 張犁;;中西文化中顏色詞語象征意義的比較[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03期
8 張娜娜;郭玉華;;俄漢文化中彘的象征意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4期
9 李莉;;淺析顏色的象征意義在中西文化中的體現(xiàn)[J];安康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劉星星;;顏色詞在中西文化中的差異[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黃冬梅;;俄漢文化中樹木象征意義的對比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孫媛媛;張小平;;談色生“輝”——論中國五色的象征意義[A];色彩科學應(yīng)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戚海峰;;基于本土文化的中國企業(yè)品牌象征意義的定位研究[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4 卜囡囡;;淺析?思{小說《熊》中老熊的悲壯之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四輯)[C];2014年
5 李金善;;《離騷》“滋蘭樹蕙”證解——也談《離騷》香草的象征意義[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6 紀永貴;;槐樹意象的文學象征[A];東方叢刊(2004年第3輯 總第四十九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曲一琳;何星亮(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讓壓歲錢回歸象征意義[N];光明日報;2011年
2 周明華;超越“關(guān)燈1小時”的象征意義[N];青島日報;2013年
3 邱發(fā)平;女性溫柔執(zhí)法 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N];東莞日報;2012年
4 李士謙;極具象征意義的“甲午馬”[N];中國集郵報;2014年
5 潮白;“包青天三鍘”的象征意義[N];南方日報;2013年
6 云飛子;何必強求這個“象征意義”[N];遼寧日報;2010年
7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呂巖松;頗具象征意義的會議[N];人民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楊兵;展示的不只是產(chǎn)品[N];樂山日報;2007年
9 賈柱;正利率的象征意義[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10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覃紅霞;院士當班主任不能徒有象征意義[N];中國教育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權(quán)純梅;中朝兩國數(shù)字象征意義的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09年
2 王招弟;兩周時期五色象征意義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燕;《覺醒》中的象征意義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樊曉英;語義場理論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象征意義的解釋力[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5 馬丹;論漢語成語中十二種生肖動物的象征意義及其教學[D];四川大學;2006年
6 張芳麗;論帕·懷特小說《人樹》的寓言性和象征意義[D];蘭州大學;2011年
7 張茜;自然現(xiàn)象詞匯象征意義的俄漢對比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8 龔茂莉;綿延的生命線[D];云南大學;2010年
9 李坤;基于文化伴隨意義的俄語植物名詞分類[D];新疆大學;2012年
10 張樹娟;詹姆斯·艾倫·麥克弗森短篇創(chuàng)作中的象征意義與文化身份認同[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從反戲劇特征看《等待戈多》的象征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71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9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