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勒·克萊齊奧的“飛散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1-02-16 08:52
本文旨在以“飛散”在現(xiàn)代社會的演繹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克萊齊奧小說中“飛散世界”的文化意蘊與審美范型,并通過作者的人文主義情懷的書寫,洞悉現(xiàn)代物質(zhì)社會中人類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失落,最終剖析其小說中尋求出路的迷茫和重新審視現(xiàn)代文明世界的訴求,并結(jié)合文本闡釋這種背棄現(xiàn)代文明的對理想生存境地的凄美追尋與建構(gòu)對克萊齊奧自身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義。論文的引言部分以兩個層次展開。第一個層次扼要梳理前人對克萊齊奧作品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引向本文的立論;第二個層次展開本文的立論根據(jù)、批評范式以及創(chuàng)新價值。論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分三章展開。第一章“飛散世界”的整體建構(gòu),本章主要從克萊齊奧的早期遭遇及家族變遷所帶來的隱性創(chuàng)傷對他創(chuàng)作的影響,分析“飛散”在其作品中演繹出的超越歷史概念的意義。同時本章通過總括克萊齊奧的廣闊環(huán)球旅歷提煉“飛散世界”在其作品中的多重表現(xiàn),分析其對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下人的生存所隱含的焦慮和深思。第二章“飛散世界”的文化表征,結(jié)合克萊齊奧的具體小說文本,本章分析其小說中匕散個體在文化移位中的困境并結(jié)合拉康的“鏡像說”分析失去根基的個體喪失身份標志的憂傷。由于不滿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世界的生存現(xiàn)狀,個體在尋求與構(gòu)...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飛散世界"的整體建構(gòu)
第一節(jié) 失衡的境遇與生存頓悟
第二節(jié) 價值主體的感知與重建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與歷史突變中的"劫難"
第二章 "飛散世界"的文化表征
第一節(jié) "飛散"與個體固化身份的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生命中的"烏拉尼亞"
第三節(jié) 非理性世界中的生存悖論
第三章 "飛散世界"的審美范型
第一節(jié) 本真世界中的生命體驗
第二節(jié) 彰顯生命意志的荒誕美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飛散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 王小靜.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從“坎波斯”看盧梭對克萊齊奧烏托邦的影響[J]. 張夢. 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8)
[3]在悖論的森林里——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J]. 勒·克萊齊奧,孔雁. 散文選刊. 2009(07)
[4]物質(zhì)的遮蔽和反物質(zhì)主義的“戰(zhàn)爭”——勒克萊齊奧《戰(zhàn)爭》評析[J]. 盧志博. 新東方. 2009(04)
[5]勒克萊齊奧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思想追蹤——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J]. 許鈞. 外國文學研究. 2009(02)
[6]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論勒克萊齊奧的作品[J]. 袁筱一. 當代外國文學. 2009(02)
[7]勒克萊齊奧的創(chuàng)作歷程簡述[J]. 譚成春. 當代外國文學. 2009(02)
[8]行者勒克萊齊奧[J]. 陳路. 譯林. 2009(01)
[9]Interview avec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J]. 王雨. 法語學習. 2009(01)
[10]勒克萊齊奧的世界視野[J]. 董強. 讀書. 2009(01)
博士論文
[1]康拉德小說倫理觀研究[D]. 王松林.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36526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
第一章 "飛散世界"的整體建構(gòu)
第一節(jié) 失衡的境遇與生存頓悟
第二節(jié) 價值主體的感知與重建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與歷史突變中的"劫難"
第二章 "飛散世界"的文化表征
第一節(jié) "飛散"與個體固化身份的轉(zhuǎn)型
第二節(jié) 生命中的"烏拉尼亞"
第三節(jié) 非理性世界中的生存悖論
第三章 "飛散世界"的審美范型
第一節(jié) 本真世界中的生命體驗
第二節(jié) 彰顯生命意志的荒誕美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飛散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 王小靜. 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2]從“坎波斯”看盧梭對克萊齊奧烏托邦的影響[J]. 張夢. 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8)
[3]在悖論的森林里——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J]. 勒·克萊齊奧,孔雁. 散文選刊. 2009(07)
[4]物質(zhì)的遮蔽和反物質(zhì)主義的“戰(zhàn)爭”——勒克萊齊奧《戰(zhàn)爭》評析[J]. 盧志博. 新東方. 2009(04)
[5]勒克萊齊奧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思想追蹤——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J]. 許鈞. 外國文學研究. 2009(02)
[6]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論勒克萊齊奧的作品[J]. 袁筱一. 當代外國文學. 2009(02)
[7]勒克萊齊奧的創(chuàng)作歷程簡述[J]. 譚成春. 當代外國文學. 2009(02)
[8]行者勒克萊齊奧[J]. 陳路. 譯林. 2009(01)
[9]Interview avec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J]. 王雨. 法語學習. 2009(01)
[10]勒克萊齊奧的世界視野[J]. 董強. 讀書. 2009(01)
博士論文
[1]康拉德小說倫理觀研究[D]. 王松林.華中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365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30365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