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卡夫卡的死亡意識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I521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死亡的恐懼
(一) 猶太人的永世流浪
(二) 童年的陰影
(三) 雙親的影響
(四) 中學階段的精神的教育
二 卡夫卡死亡意識的特征
(一) 現(xiàn)實的批判
(二) 道家的超脫
(三) 情感的釋放
三 研究卡夫卡死亡意識的美學意義
結(jié)語
注釋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雪靜;;靈魂守望——卡夫卡與庫切[J];世界文化;2008年09期
2 昂智慧;解讀卡夫卡與老莊哲學[J];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01期
3 張新穎;;自由寫作[J];讀書;1993年07期
4 冀桐;畏父·叛父·審父——略論卡夫卡創(chuàng)作中的父子沖突主題[J];張家口師專學報;1994年03期
5 趙淳;哲學三題——析卡夫卡《變形記》[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6 廷芳;黎奇;;卡夫卡書簡日記選 書簡篇[J];出版廣角;1997年01期
7 格非;魯迅和卡夫卡[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1期
8 趙山奎,寧杭紅;卡夫卡的小說與“語言空位”[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11期
9 柳營;;張楚很不卡夫卡[J];文學界(專輯版);2009年09期
10 孫坤榮;卡夫卡和他的《鄉(xiāng)村醫(yī)生》[J];譯林;198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蔚;卡夫卡在中國的譯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張玉娟;“詩之思”:卡夫卡藝術(shù)世界的“圖式”[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張曉琴;中國先鋒小說精神血統(tǒng)和文本來源的考辨[D];蘭州大學;2009年
4 王永兵;歐美先鋒文學與中國當代新潮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明明;感知的變遷[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柳東林;西方文學的非理性特點及禪意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廖峻;迪倫馬特戲劇中的迷宮世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7年
8 王天兵;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小說死亡敘事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尚一鷗;村上春樹小說藝術(sh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栗丹;當代小說視閾中的“另類”作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飾玉;論卡夫卡創(chuàng)作中的悖謬[D];吉林大學;2004年
2 何芬;生存困境中的艱難跋涉[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曲偉;試論卡夫卡筆下的荒誕世界[D];吉林大學;2004年
4 陸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5 黃玲;殘雪對卡夫卡小說模式的接受與變異[D];湘潭大學;2010年
6 劉穎;“卡夫卡”的囈語[D];安徽大學;2005年
7 張弘;孤獨的行路人——卡夫卡和魯迅的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8 竇燕;“我寫的一切都與您有關”——榮格心理學視閾下的卡夫卡及其創(chuàng)作[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蔡智敏;卡夫卡小說的生存論解讀[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大奎;卡夫卡悖論式人格解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40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284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