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 Deng致病島基因進化特點
本文關鍵詞: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 Deng致病島基因進化特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分析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致病島(PAIs)基因進化特點。方法 EPEC Deng分離自我國嬰幼兒腹瀉患者糞便標本,鑒定該菌株血清型并進行藥敏試驗;采用Illumina 2000儀器對菌株進行全基因序列測序,PHAST軟件定位菌株原噬菌體(prophages,PPs)在染色體中的位置,MUMmer軟件進行共線性分析,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了解同源基因進化規(guī)律。應用PAI_finder軟件對基因組進行PAIs預測,了解PAIs核心區(qū)域(LEE)和核心基因同源進化規(guī)律,并進行遺傳多態(tài)性分析。結果 EPEC Deng菌株歸屬O119∶H6,藥敏結果顯示該菌株對環(huán)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氨芐西林耐藥,對其余的抗菌藥物均敏感;蚪M(染色體)序列大小為5 025 482 bp(GC含量為50.52%),質粒序列大小為207 564 bp(GC含量為49.50%)。共找到17個PPs,系統(tǒng)發(fā)育樹分析發(fā)現(xiàn),EPEC Deng株基因組與O26∶H11、O111∶H同源性較高;EPEC Deng株PAIs和核心基因均與RDEC-1和O26∶H413/89-1株具有高同源性;遺傳多樣性分析結果顯示,緊密素(eae)及其受體(tir)多態(tài)性豐富,π值均0.10,Ⅲ型分泌系統(tǒng)(TTSS)分泌蛋白相對穩(wěn)定。結論此研究明確了EPEC Deng株基因組及PAIs的進化特點,有助于了解了本土分離的EPEC基因特點。
【作者單位】: 廣東醫(yī)學院附屬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深圳市內源性感染診治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 高通量測序 全基因組序列 致病島 核心基因 同源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0370/H0312) 深圳市科創(chuàng)委項目(JCYJ20130402151227180) 深圳市衛(wèi)人委項目(201203203;201203211;201302199;201303186;201401083;201401084;201402130;201402131;201402133) 深圳市醫(yī)學重點學科經費資助
【分類號】:R378
【正文快照】: [Chin J Infect Control,2016,15(1):1-9]大腸埃希菌是目前腸道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而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是引起全球嬰幼兒腹瀉和成人散發(fā)性腹瀉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4],目前未見我國EPEC全基因序列及基因結構特點的分析報道。近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特鎏;;有或無腹瀉嬰兒帶EPEC粘附因子基因的特異性血清型大腸桿菌的流行[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90年03期
2 伍碧雯;;致瀉大腸桿菌對Hep—2細胞的粘附模式[J];廣東衛(wèi)生防疫;1990年02期
3 宦海霞;高崧;劉秀梵;;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的致病機理[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06年06期
4 孫暉;趙愛蘭;白向寧;熊衍文;許彥梅;;不同來源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分離株eae基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年07期
5 王淦;;論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的致病機理[J];中國水運(學術版);2007年07期
6 管遠志,薛莉,葉菜英,張德昌;THE TRANTHE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DUCTION INHEp~(-2) CELLSINDUCED BY BACTERIAL ADHERENCE[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0年01期
7 楊健;王朝莉;彭麗娟;楊曉紅;;EPEC粘附相關蛋白融合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10期
8 謝秀華;;介紹一株罕見的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J];鐵道醫(yī)學;1990年01期
9 吳萍,蔣桂蓮,周富梅,任申蘭,羅安良;邵陽市首次檢出O_(26)∶K_(60)EPEC的報告[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2年03期
10 劉渠,白松濤;EPEC的分離鑒定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0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強;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及其突變株UMD874感染對腸粘膜屏障功能及腸道菌群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郭永明;EPEC粘附相關分子抗血清制備及其中和能力探討[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2 陳超;EPEC胃腸感染小鼠模型血漿Th1、Th2、Th17淋巴細胞因子變化及意義[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腸致病性大腸埃希菌EPEC Deng致病島基因進化特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9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xiyixuelunwen/419867.html